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51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0节

很多人在出发以前,怀里就揣着钱呢。羽札嘛,在座的凑一凑,绝对不止十万二十万的。忠右卫门如果多要,明早他们专门开了票,也能送来,等一夜罢了。
“不不不,我并非是要尔等的钱财,我是要买一件东西。”忠右卫门其实事后是后悔的,但是当下并没有想这么多,只是摆手。
“那……”
居然有不要钱的?奇了!一众豪商手都已经开始往怀里面掏了,这钱还没掏出来,忠右卫门就说不要,这是怎么一回事?
“请问殿下是需要何物?但凡举国应有之物,旬月之间,快慢总能寻来。”另外一名豪商开口了。
或许江户川殿下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呢?喜欢名驹或者宝刀之类的,凭在座的财力,也是一句话的功夫,就能把东西弄来。这玩意儿一个意思,总之就是讨好呗。若是忠右卫门一定要付钱,给个十两八两的就完。
“我要买尔等手中之债券!”
好家伙,忠右卫门这句话说完,原本还很淡定的豪商们,面色就有所变化了。这话令他们想到了一些非常不好的事情。
比如德政令!
幕府出面宣布所以出贷者对武士的借款无效,原有的一切债务关系全部作废。或者是幕府出面代为偿还百分之二三十,剩下的则强行逼迫出贷者免除。
上一次发生这样的事,还是好些年前水野忠邦搞的。那时候水野忠邦为了施恩旗本八万骑,可是出面帮他们赖掉了不知道多少欠账。把江户城下的豪商们,坑的半死。
“不必惊慌,我意乃是尔等与城外四野农民之债券。最好是那些已经无力偿还,行将粜卖子女的。”忠右卫门解释了一句。
众豪商懵了,那种债券,基本上已经被确定为坏账。因为农民最值钱的是土地,其次是房屋,再次是十岁出头,调教两年就可以从事特殊行业的女孩。最不值钱的则是一把年纪的老婆,以及几岁的孩子。
实话实说,一个孩子值什么钱?还不如一头牛,甚至两只鸡值钱。你花钱养大个孩子要什么用?养大做奴婢?等到灾年,年轻力壮的小伙,十五六岁的姑娘,根本不要钱,一口冷饭就能买下来。
你闲的?还是傻的?花那养活别人的钱?有那钱,够在灾年买几十几百个男女了。
这种家里就剩欠债农民,以及黄脸婆老婆和挂鼻涕小孩的农民,基本上已经被打上了还不上债的标签。你说男人可以去干苦力啊,可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了去了,根本不差你一个。
老婆孩子那就纯粹是累赘,在没有生产资料的情况下,屁用没有,还真不如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鸡。
忠右卫门要是买这些人的债券,那就约等于是给豪商们送钱!
天底下还有这么好事?
“尔等可将此等人家,选出一二千户,债券送至奈良屋,由奈良屋包买。”忠右卫门没管众豪商的奇怪脸色,继续说道。
“殿下是缺仆役?”有人如此这般的想到。
“哈哈哈哈哈哈……与我而言,难道还缺仆役?尔等只管送来就是。”瞧他们的样子,根本就不明白忠右卫门要这些不良资产有什么用。
第52章 坑蒙拐骗来江户
武州葛饰郡内匠新田村内,大大小小的村民都被聚集了起来,所有人都是惶惶不安的样子,因为江户城里面的老爷,趁着夏粮下来,要来收款了,各种意义上的款。
内匠新田村,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个通称内匠或者官职为内匠的人,带领当地百姓开垦出来的新田,进而聚集起人丁,发展起来的村落。
江户时代关东地方的新田,大多是幕府召集豪商、豪农,在沼泽滩涂或者河流沿岸开发出来的。围湖造田什么的,这年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关东地方的许多沼泽,更是在这一时期完全消失不见。
这些开发出来得新田,自然是归豪农豪商所有,只不过幕府给以年贡征收上的优惠,以及政策上的协助。双方都能得利嘛,等新田耕种成了熟地,幕府就能够得到了一笔年贡米。而豪农豪商则扩大了家业,增加了收入。
反正是合起伙来的坑农民,就这么一个事情。
眼前这个村,所有的土地都归属于江户城内的豪商。而那位豪商,在前头已经应承了忠右卫门。要将那种最穷的,在本地也快活不下去,但是又处于生育年龄,最好是有老婆孩子的农户债权,全部转让给忠右卫门。
然后再以债务要挟逼迫这些农户,全家迁移去虾夷或者桦太,当然要是愿意去勘察加也好的。只不过勘察加因为捕鲸业的渐渐繁荣,现在已经出现了自发的季节性迁移。
怎么一个迁移法呢?当然是每年开春以后,东日本地区的渔民和豪商,就组织船只北上。在北太平洋地区捕猎鲸鱼,北太平洋因为才刚刚开始有人类捕鲸,鲸鱼的资源非常充足,不需要潜入深海,都能够捕获。
况且世界顶级渔场,北海道渔场就在这一块,沿着千岛群岛有大量的渔场分布,有鱼虾自然就有吃鱼虾的鲸鱼。趁着有勘察加的港口依靠,以及外国人又十分需要鲸油。
能赚钱,而且是快速赚钱,那都不需要政府引导,就会有无数的人去干这一行!
反正奥州、羽州、关东的渔户和船主,已经有不少人自发的赶去千岛群岛一线,捕捉鲸鱼去了。他们春夏秋三个季节出没于勘察加之外,冬季就回到自己的家乡。
为了服务这些直接赚英镑法郎和美元的大爷,勘察加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商业集群,和配套的特殊行业服务业。加上幕府迁移民户前来屯种土豆,当地不再需要外界大量补充粮食,这发展的速度,你说他能不快嘛。
至于鲸鱼没了以后咋办?
那时候忠右卫门早就蹬腿了,你去问别人吧。
且不去管勘察加,还是说桦太和虾夷的事情。忠右卫门有意今年夏季各送一千户等岛屯垦,但这只是目标,要看实际能够威逼到多少农民作数。
最好是那种家里五六个小孩,甚至七八个小孩的,忠右卫门最喜欢了。这种家庭送去北方,要不了三十年,就能开枝散叶,变成一大群。到时候农业有人,矿业有人,工业也有人,多么美好啊。
眼前的内匠新田村,就有两户佃农是这么一个场景。他们因为家里人口多,收成又坏,欠下了不小的债。这租佃权也被别的农户分去了,现在就是男的给人家打短工,女的帮别人养蚕,勉强混一口稀饭。
但凡再有点风吹草动,那就是阖门饿死的结局!
“你倒是交了好运啦,我们老板要免了你全家的债……”夹着账簿的一名伙计,走到一户人家面前。
这话说出口,左右都是不可思议的眼神。什么时候老爷们有这么大的善心,能够免除他们这群老农民的债了?看他们家那五个孩子,两男三女,最大的男孩也就十岁,长得歪瓜裂枣,绝对不适合卖去特殊场所从事特殊行业。
至于三个女孩,最大的也才七岁,根本就没有楼馆要这样大小的女孩子。起码要十岁,脸差不多定形,瞧出了端倪来的。他们才愿买了去,教养两年再接客。
所以为啥豁免债务?
“跟着我走吧。”那伙计也不说原因,只让这家人跟着走。
“老爷,老爷老爷,小的这一大家子,去江户做甚么?”跪倒在地的男人,壮着胆子询问收账的伙计。
“做甚么?难不成去做老爷,当然是去做奴婢的。”伙计蹲了下来,以一种“怜悯”的眼神望向跪在地上的男人。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