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55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8节

不仅仅是男童要入学,女童也要入学。男的将来不论是奉公任职,还是扛枪打仗,识字的就是比不识字的强。而女童入学,未来遍及日本的上万家纺织和缫丝工厂,需要天量的纺织女工,识字的纺织女工,肯定也比不识字的强。
重点是在小学教育之后,培养选拔出足够聪慧的孩童,进入三至五年的中学校。等中学毕业,这人就可以用了。
起码比颟顸无能的幕府旧官僚好用!
学习成绩好的,幕府可以资助他上学,免除所有的学费。而且官设小学校,还可以提供一顿午饭。用不着多好的,就学锅岛直正那边的经验就行了。
抹盐饭团!
为了中午的两个抹盐饭团,全佐贺的子弟都跑来上学了,钱又花不掉几个,还能让所有的孩童都乐于在上学读书,这很好。
说一千道一万,幕府必须拉起一支有上进心,起码比现在要强的基层管理队伍,才能够进行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改革。队伍建设不加强,谈什么都是白瞎。
只需要十年的时间,幕府就足以培养出几千名新人,有这几千名合格的中学生,天领内的改革就能够正式的全面展开。
过往的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不得人。没有一支足够强大的队伍,忠右卫门就不准备谈什么改革了。
或许有人要问了,你就算推行了教育,可是怎么保证将来这些人为你所用呢?咱们也不需要所有人都能为我所用,有一大半能用就行。
历史上的新政府,干这玩意儿,不照样也干出成果来了。
“臣弟以为,新设小学校之后,当颁布《教育御令》!”
这天下的小学校,都是由永远伟大,永远光明,永远正确的将军様设立的,是他用自己的钱,来为天下的臣民百姓施教。臣民百姓应当感念德川将军永生永世的恩德,在接受教育之后,以拳拳报答幕府之心,为德川将军奉献牺牲。
每一个学生,都要做扶翼将军的忠勇臣民,为了幕府的发展和延续,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心力。使得将军的治世,能够万世万年,永存不朽。
不用说,当忠右卫门把《教育御令》的中心思想给说出来之后,在座的老中们都意识到了这其中所蕴含的东西。
德川家定当然是希望全天下的臣民百姓永远都恭从幕府的,可是事实证明,这天底下的反贼太多了,杀了这么多年,几任老中接二连三的杀,还是杀不完。
隐藏和潜伏在隐影下的反贼,车载斗量,无法计数。既然我杀不尽反贼,那我就让我的臣民变多。此消彼长,支持幕府的人变多了,反对幕府的力量就减小了。
若是能够让天下的臣民百姓都明白将军様那无私的爱民之心,令他们感念将军的统治,则幕府的天下,不安自安,不平自平,不和自和。
“好,极好!”原本还只是躺坐的德川家定,罕见的站了起来。
第36章 经费来源须确定
任是谁,这会子都看出德川家定的动心。而德川家定动心,便意味着这件事可以推行,起码在幕府中枢层面上,可以推行。整个幕阁,暂时也没有顶着将军办事的老中在,那还不是将军说啥就是啥。
其实忠右卫门说《教育御令》这玩意儿,不仅仅是为了对小学生的思想进行影响,其实也有投德川家定所好的意思在里面。
作为一个领导,还是最大的那种领导,诸位觉得德川家定想不想在青史上留下点笔墨?
一定想!
钱、权力、美人,凡俗之人所追求的东西,德川家定都已经拥有了,只要他想,这些东西随时随地都能摆到他的面前。什么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他都不在乎了。
那么他需要啥?无非就是青史留名咯。总不可能想着遗臭万年吧,就算是昏君,可能也指望着史官别把自己写的那么糟糕啊。要不然怎么会有杀史官编撰,以及大规模修改删除起居注和实录的事情发生呢。
任是哪个封建统治者,他大抵都是要脸的!
既然要脸,而且要快速的得到脸,事情就得往速成的那种方向上面办。到了后世,那些老爷特别喜欢搞形象工程,就是为了这个。三五年建一个形象工程,既可以当成政绩,又可以宣扬自己的官声。
或者就去办那些大活动,有本事的就承办世界级的,没本事的就承办国家级的。实在不行的,就搞点品类博览会,乡土展览啥的,总之得打响一个名气。
保不齐要是德川家定知道有世界博览会这么一个玩意儿,你看他有没有那个兴趣,在江户办一届。
现在盖什么形象工程,是肯定来不及了。可能重修近代化的江户城,勉强算是一个功绩,将来能够落到青史上一笔。但是这玩意儿是大地震之后重建才有的,总归起因不美,不太适合大肆宣扬。
可办小学,颁布《教育御令》就不同了。
很简单啊,第一年当然只会引起一阵讨论,但形不成什么太大的声势。等到第二年第三年,所有的小学生都会背诵《教育御令》之后呢?
到时候,江户每日的清晨,除了军营内奏响《将军将军御马前》的军歌之外。大大小小的街町小学内,传出所有小学生背诵御令的声响。那种情景是多么的美妙啊,起码对德川家定而言,一定是美妙的。
他开创日本历史上首次的四年义务制教育,同时还是免费教育,免费午餐,这将在青史上大大的留名。
如此速成的留名青史之法,最适合时间不太充足的德川家定了。所有人包括德川家定自己,都知道他不是那种长命百岁的人,他所欠缺的就是时间。
他可能看不到日本从一个农业国,演变为一个工业国。他也可能看不到幕府新军十万,一匡天下的盛景。甚至有可能,他连拾丸的成年都看不到。
唯有今年办,明年成的小学,他看得到!
事实就是如此,就是这么简单,直接击中了他心间最痒的那一处。
“天领内创办小学校,四十万够不够,若是不够,可酌情再加!”德川家定兴致被挑了起来,今儿相当的高兴。
“四十万创设小学校已然足够,只是次后每年,须得添设经费,资助办学,此事尚需再议。”忠右卫门笃定德川家定会答应,趁着他在兴头上,最好把之后的教育经费给敲定了。
日清战争之后,明治政府将一千万日元的赔款,用于设立教育基金,投入到教育之中。也是得益于此,日本的小学教育,从四年制,扩展到了六年制。而且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女童,也得以进入小学学习。
一时间,日本全国的小学校,增设至五万四千八百所。当然主要也就是小学了,中等学校,一共也就二百所冒尖,大学更是只有几所罢了。这钱的大头,还是落在了小学上面。
如此想来,仅仅只是天领内创设小学的话,除了头期的四十万两黄金之外,以后每年固定开支可能也就十来万罢了。至于中学和大学,中学那就可以收费了,只有极少数优等生,可以免费就读。
大学?大学现在就一所,江户大学是不招收一般学生的。都是御家人考试,或者幕府和诸藩挑选的武士就读,门槛不低,其中一半多还都会继续出国留学。
等小学生念出来,那都是十来年以后的事了,到时再考虑大学不大学的事情吧。
回到小学经费上面,忠右卫门的意思是直接从海关上面拨,海关的关税结余,每年都在增加,明年专款专拨个十几万,充当教育经费应该没有问题。
虽然盯着这笔钱的人不少,可是毕竟增长的那一部分还是未知数,暂时没有人争。要是实在缺乏的话,就从足尾铜山的盈利上面支出。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