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61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6节

被裹挟来的士兵知道个屁,他们只知道大半夜的突然被招呼去了滨海关抢劫领钱,等领到了钱,就被忽悠着编队来江户。有人在他们中间到处说,他们是到江户来向将军様面陈苦楚的。至于怎么陈,是武装面陈,还是伏殿上书,都没有说。
反正就是稀里糊涂到了江户,然后就听到炮声响,炮声响了,人这一吓就跟着开始打了起了。最后打进了城……
很白莲花的供词,偏偏好些俘虏还真就是这么回答的,不约而同。人类真是一种相当有共性的存在呢,奇妙的很。
那带头的呢!
带头的到底是哪个,还是哪些,都给我供出来!
最先被指认出来的就是涉川善助,他不仅身着士官制服,而且他是带兵攻击江户城的主将之一,大部分人都见过他。就算现在他半边脸肿的和猪头似的,也能认得清楚。
零零散散,前后供出来十几个士官,有辨认出首级的,也有被生俘的。但是主要的两名逆首林八郎和高桥太郎没有寻见,真一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肯定不能忍啊,井伊直弼下令必须得有个结果,尤其是林八郎,乃是鼓动一众士官的核心人物。这样的人要是抓不到,后面保不齐他能再干出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呢。
另外一个高桥太郎,到是在潮见坂被人发现,只剩下半张脸。还是几名被俘的骨干,勉强辨认出来的。可就算是这半张脸,也被立刻砍了下来,装在一个小木笼里面,被挂到了日本桥上。
幕府的处置,既严厉,又迅速。被生俘的那些乱兵,稍加辨明,但凡是个军官的,全部枪毙。剩下的士兵,不管是不是裹挟来的,一律发配五千里,去勘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上面种土豆。
对于林八郎的海捕文书,也即刻签发,全国捉捕。生俘者给黄金一千两,杀死者给黄金五百两,全国各大口岸一体追问。诸藩所领,也得张贴。若是有敢私藏林八郎者,一经发现,直接削藩。
最后的最后,由久世广周和胁坂安宅,先带三千人去往横滨,镇压骚乱,同外国交涉。后续由松平齐宣再带二千人,作为接应。
江户方面大致平息了下来,可是横滨那边应该怎么办?连英使馆和滨海关都被打破了,据说还杀伤了非常多的英兵,又是一场重大外交事件。
唉……
第111章 责任全部在英方
望着被装船运往箱馆港的乱军士兵以及家属,忠右卫门略带着一分失败感。不知怎么的,总觉得同英国人的交涉,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突然就被系上了草绳,串在一块儿,即捕即送的那些乱兵家属,哭得凄惨无比。因为虾夷地方缺妇女,所以负责把他们送去北方的官吏,往往将一家人口拆散,男丁送去千岛群岛捕鲸鱼和种土豆,女性则分船送往箱馆。
交箱馆地方的官吏妥善处置分配,说得再直白一点,指给单身矿工、伐木工或者甜菜工为妻。
井伊直弼就是这么下令的,不仅要家属连坐,远流五千里,还得拆散其家,绝灭其种,勿使其留有余孽。
你问忠右卫门为什么不插手?因为忠右卫门很清楚的看到了自己便宜哥哥德川家定愤怒的眼神,生怕多说两句,就变成直接杀全家了。
出了这样的事,你指望封建君王冷静?那他就不是封建君王了,他得是旷世明君,而且是流芳百世的那种。
先期赶到横滨的久世广周和胁坂安宅,带兵快速镇压了在居留区以外的乱兵,又同已经移驻到船上办公的阿尔考克联系上,配合英国军警以及日裔巡警,将居留区内的乱兵也基本肃清。
最大的战果是之前带着林八郎等人十七万两黄金的二十多个骨干,在横滨郊外被人举报逮捕了。经过审问,确定没有更多的钱之后,直接就被拉出去枪毙。
整场大乱,除了躺在医院,和始终坚定的守在营内的一千余人外,其余的传习队征印军,基本上算是一网打尽了。
粗略清点,算上在江户城本丸火场内发现的遗体,至多失踪了二三十人。
后续肯定是要调查清楚身份,全国海捕的。至于现在嘛,则是暂且放下,将全部注意力转移到同英国的交涉上面来。
英军小兵营里,直接被打死压死的就有一百多,后来经过挖掘抢救,活下来四十多个兵。使馆和海关工作人员,没有死亡,只有两个受伤的。
除了人员损失,然后就是财物损失,林八郎等骨干人员行动时,相对克制,初期称得上纪律严明。除了彻底摧毁英军小兵营以外,只开炮轰击了英使馆,导致建筑部分受损。滨海关更是完好无损,金库已经重新锁上了。
反倒是幕府这边的损失更大一些,横滨城代官厅被彻底烧毁,横滨火车站也被纵火烧毁了大半。一部机车被哄抢红铜的士兵捣毁,交解给英商的红铜也正在追缴之中。
最冤枉的是川路圣谟和槺疚溲铮蛭宦冶玻谡獾毕碌奈浼曳ǘ戎校蝗衔怯惺涫刻迕娴男形T舅凳且星懈沟模铱髁礁龆际瞧状怀汲錾恚挥弥矣椅烂徘笄椋灿腥税镒呕鼗ぁ�
于是槺疚溲锉灰唤捧呷チ嗽希等叮H卧嫌肓Α6肥ペ由砦詈睿煌聪魑迩嶙髌毂荆⑼胩H畏嵩钚校ㄉ枘翔胩厍�
英使阿尔考克对于在横滨发生这样的事情,极其的不满,完全不愿意同前来交涉的久世广周以及胁坂安宅沟通。要求幕府大老井伊直弼亲自出面,代表德川家定向英国政府道歉,并保证严惩一切乱兵,赔偿英方的所有损失。
井伊直弼不乐意和阿尔考克交涉,没办法,只能让正在梳理第一江户师的忠右卫门跑一趟,去横滨同阿尔考克对接。务必要把这个事情给圆满处置了,避免造成英日两国的冲突。
所以基调是什么?
幕府不背锅!
按照德川家定和井伊直弼议定之后的思路,幕府肯定是不能够承担本次事件的主要责任的,最好是不承担责任。
责任全在英方!
和洋人大小也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幕府的统治者们肯定也学会了。一旦责任落在幕府头上,洋人必定小题大做,大题上天做,保准讹幕府一个底朝天。所以幕府怎么着也不能认错,一旦承担主要责任,这幕府剩下那点主权,全卖了不够给英国人塞牙缝的。
得了,有这么一个交涉核心,忠右卫门就知道整个交涉思路的关键在哪里了。
传习队征印军,不是幕府官兵,是英国自己的雇佣兵!
双方的军饷还没有结清,整个雇佣关系还在存续期内,是你们英国人自己内部发生了兵变。还导致乱兵攻击了幕府的财产,导致幕府当面受到了损失。幕府不向英国人索赔,已经很好了,英国怎么还能反咬一口呢?
而且这一论据,除了不要脸以外,证据十分充足。传习队征印军的最高统帅是阿尔考克,部分军官就直接是英国军官,武器、弹药、被服等一切军需,均系英国人组织提供。
幕府当年签订条约的时候,也讲明幕府方面只负责人员的招募,剩下的训练、调动、部署和作战,全系英方管辖。该支军队,同幕府已经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难不成,你们英国人招募的印度人、锡克人、廓尔喀人、土澳人,就不是英军了?印度人还起兵了呢,你去找印度殖民政府的麻烦?
大伙儿都是文明人,说话得讲道理啊!
阿尔考克听到忠右卫门的这一番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面色就不是很好看。以往只有我带英帝国这么不要脸,现在好了,手把手教出来一个更加不要脸的学生。
偏偏这一番话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当初雇佣幕府军参战的条约还是阿尔考克签署的呢,确实明说了这就是英国政府雇佣的日籍士兵,从入营开始,就全部接受英方管辖,接受英军的调遣,去往印度镇压起义。
“您未免有些强词夺理了吧……”阿尔考克开始思索应该怎么反驳忠右卫门。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