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节
英国人就算是再来几十条战舰,也未必能够攻破!
况且你小子嚣张什么?听说上个月你们在大沽口,被僧格林沁吊起来打。
不光是船被打沉了好几条,人还死了一千多。你都被人揍成这个鸟样了,难道是欺负我不知道,所以来吓吓我,觉得我更好欺负?
“总之责任全在贵方,大英帝国这不是在同贵方商议,是在通知!”阿礼国觉得是这次自己没有一开始就提高调门。
只需要威言恫吓助六,助六最后一定会服软的。他在福州这么做,获得了成功。在上海这么做,也获得了成功。外表再是威严的清国官员,被他一恐吓,最后还不是吓得屁滚尿流,乖乖的签订卖国条约。
“那今日就不必再谈了。”助六巴不得拖延呢,你说得这么厉害,我回去报告上级好了吧。
“还请贵方考虑清楚。”阿礼国见助六要走,还真以为是自己调门提高了,把助六给恐吓住了,助六心中胆怯,要回去打报告了。
是以他也不拦着助六,让助六赶紧回去上报。封建国家嘛,大臣说了未必算,还得君王点头,才是真的算。在他想来,助六把他这番“非常正义”的言辞带回去之后,幕府就应该被吓得手足无措,然后乖乖求饶。
“不必送!”见阿礼国也起身,助六正言拒绝,转身就离开了鹿鸣馆。
其实助六打的主意就是打太极,不管你说什么东西,我反正就和你周旋着。你说我就听,横竖我也不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你要是逼我,我就说回去报告给上级。报告三天两天的,再回来继续谈。
不好意思,我上级还要再商议两三天。
拖呗,反正能拖一天都是万岁。忠右卫门给助六的要求就是拖,阿礼国要是觉得烦了,那就去找忠右卫门呗。去了忠右卫门那边也是拖,一个意思。
实在拖不下去了,再用士兵疲惫,以及要借兵就先给三百万的借口来对付。总之一层一层,一环一环的来,不信阿礼国还能打人。
有一点幕府上下还是有共识的,英国正在打清国,不可能在两国尚未完全分出胜负之前,再启战端。就算要来弄幕府,起码也得等清国的战事结束。
按照上一次战事的经验,怎么着也得打两年吧。
两年之后?
两年之后的事情,两年之后再说。幕府能把今天的钟给撞好就不错了,这一天天过得,各种烂事层出不穷,哪儿还能提前去撞两年后的钟。
助六回到一桥邸,包括忠右卫门在内的幕府要人,齐刷刷的都在等着他同阿礼国谈判的结果。毕竟英国势大,幕府确实惹不起。同阿礼国的交涉,不关心都不行。
听完助六的回报,大伙儿都感觉这个阿礼国有点不懂事。前面的额尔金和阿尔考克,虽然也都带着带英帝国的优越感,但起码正常的交往还是会的,而且也能够好好谈。怎么这个阿礼国这么嚣张,谁给他惯的?
一瞬间忠右卫门甚至产生了错觉,这个阿礼国是不是英国人啊?
前两任公使在同幕府交往的时候,都知道一个非常关键的点。那就是德川幕府,在必要时是带英在远东抵御沙俄的急先锋。
所以对幕府要既拉又打,幕府有其本身的利用价值,不能够只有打压没有拉拢。
要是把幕府逼急了,撂挑子不干了,远东反俄急先锋谁来干?指望带清来干吗?带清什么批样?他能干个屁啊。
第70章 英国外交有变化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英国的外交政策了,带英帝国的外交政策,最核心的政策只有两条。自十九世纪以来,一直执行。
一条是欧陆均衡政策。
一条是欧外世界,广大殖民地海上霸权的维护策略。
欧陆均衡,这一点大伙儿非常了解的哇。因为打击荷兰人,英国人联合了法国人和西班牙人,打了三次英荷战争,甚至扒开了拦水大坝,直接水淹荷兰城市。总之无所不用其极,把荷兰人的新兴海上霸权给干下去了。
然后就是拿破仑,英国人给普鲁士人大把撒钱,武装起了普鲁士的大军。又不停的支援西班牙地区的游击队战斗,袭扰法国人。连奥地利和俄国,都拿了大把大把的英援,用了七次反法同盟,终于把拿破仑给干下去了。
最近的一次,幕府也算是见识过的,克里米亚战争啊。沙俄不断地索取南欧的东正教信仰地区,试图占据君士坦丁堡,乃至于耶路撒冷。不仅影响了普奥土三国的边界安全,还将视地中海为内海的英国,推向了对立面。
于是英国拉着几乎全欧洲,又痛揍了一顿沙俄,打死了沙俄几十万人,逼死了沙俄的沙皇,令沙俄失去了黑海上的一切武装,再也威胁不到地中海。
而问题恰恰出现在了这里!
按照忠右卫门本人的理解,英国人执行欧陆均衡政策,这十分符合他本身的利益,没啥不对的。但是英国本身有人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是不合适的。
因为在那一部分英国人看来,沙俄是影响带英帝国在全世界海洋霸权中的重要一环,虽然在中亚,双方展开了大博弈,可也正是因为有沙俄这个北方的邻居。英国才可以大大咧咧的出现在土耳其、波斯、阿富汗的宫廷之中,以保护他们的自由和信仰为名,介入他们的国内政治。
你得让沙俄像个熊样,有威胁到这些国家的实力,然后让这些国家觉得没有带英我就活不了啦,积极的靠拢向带英。这样才符合带英维系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等地的霸权的利益需求,也能够增强带英在此地的影响力。
这一部分人认为,沙俄在远东以及中亚地区的扩张,并不能增加多少他的实力。尤其是上述地区存在广大的无人区,占领了之后,也没有任何的产出。
只能在表面上,让中亚的那些君主受到威胁和恐吓,并不会增加英国对付沙俄的难度。
所以如果沙俄要吃远东的地,就算一百万平方公里,两百万平方公里,都无所谓,随便他吃就完了。吃得都是无人区,也就给他脸上带点光而已,不可能让沙俄多拉十万大军出来。
于此就形成了一个冲突!
信奉欧陆均势的人,认为一定要钳制沙俄的发展,处处堵截他,不能让他再扩张了。而着眼于欧外世界的人,则认为可以让沙俄在中亚和远东稍稍扩张一下,用广阔的无人区蒙蔽沙俄的双眼,进而使得带英能够从中牟利。
带英虽然也争夺殖民地,但是主要还是争夺那些维系他海洋霸权的重要海上交通要道,以及能够成为他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地的殖民地。
沙俄则是不管不顾,有地就吃,靠近他沙俄的地方,他都得“保护”起来。现在如此,将来亦是如此。
所以……
不会额尔金是欧陆均势一派,阿礼国是欧外世界一派吧……
靠!你们带英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对德川幕府派出两个倾向完全不同的驻日公使。这不是开玩笑嘛,外交政策这东西,如果不是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一般而言都是不会轻易更改的。
现在国际形势有什么变化?忠右卫门想不到有什么大的形势变化啊。起码暂时没有什么影响国际形势的大事发生啊。
“既然上様这么说,会不会是英国国内有事啊?”助六想了想。
国际上没有事,那就是英国国内有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