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67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7节

轻松愉快的忠右卫门转天就把自己的思路向一众幕府大臣说明,左右大臣一开始还听得云里雾里,等确定带英还是看重幕府这条好狗的,便纷纷表示就按忠右卫门的意思办理好了。
加上本来就看不惯洋人的嘴脸,幕府这回办事的效率那叫一个快啊,助六下午就去拜访了阿礼国,然后干了一件早就想干的事情。
翻脸!
第72章 罗什下场做搅棍
阿礼国收到了一封他从事外交十几年来,措辞最为强硬的一封函。而且发函的,居然是他根本就不怎么看的上的德川幕府。
来函主要内容只有两条,第一条内容是解决传习队征印军的遗留问题,对于英国所欠抚恤金和军饷,暂计为四十五万英镑,请英方尽速交割完毕。
对于征印军兵变造成的损失,同时要求英方进行补偿。其数额按照《英日友好通商条约》的规定,不采信英国和幕府方面人员的数据,以第三国,也就是法国人的审查结果为准。
其数额大约在三十万英镑至四十万英镑之间,英国方面可以派遣一名调查员,进入法国人主持的调查委员会,就遭到破坏的德川幕府王室建筑,以及政府机构建筑和一般民用建筑,进行定损调查。
第二条的内容则更加的直接,在处理完了第一条所述内容之后,方可以继续商谈征调幕府军的军事合同问题。
以防再度出现征印军兵变的情形,如果阿礼国要代表英国政府,向德川幕府借兵,需要提前预支三百万英镑的开销费用,并且存储在得到英国方面和德川幕府共同承认的金融或者商业机构之中,受到双方共同的监管。
说白了就是存在奈良屋,交三百万给奈良茂,让奈良茂这个买办加封建皇商,替双方把钱给看着。随用随取,双方一道签字画押,保证不会出现款项短缺。
看到这封函,阿礼国下意识的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发热。
这是在日本啊,一个屁大点的小国家,全国只有两万多近代军队,剩下的封建军队都不值一提。而且欠了列强上千万英镑的洋债,自己年收入却只有几百万英镑的封建烂政权。
他怎么敢的?
不必说,阿礼国下意识的就认为,幕府这是转而去抱法国人大腿了。因为他根本就不相信德川幕府这个屑政权,敢于和带英帝国对着干。更不用说什么向带英帝国索要赔偿,并且还能够这么有理有据,拿着条约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条条框框说事。
肯定是该死的高卢鸡挑事!
于是阿礼国没有立刻给幕府回信,反而回转横滨,去找法国公使罗什伯爵。很可惜,他和罗什伯爵打了一个错身。罗什伯爵受忠右卫门的邀请,来江户喝下午茶了。
作为法国人,罗什伯爵是很喜欢在茶会、餐会、酒会这一类更加闲适的场合谈事情的。前代德川家定公在世时,每次都是邀请罗什伯爵来喝下午茶。现在忠右卫门延续了这一传统,还让阿兰一道出面。
忠右卫门还和阿兰说了,如果罗什伯爵向她行礼,并且低头,阿兰可以伸出手,让她隔着白纱手套,亲吻一下手背。
说完这话可把阿兰给吓的,什么洋人啊,这才刚一见面就要亲手背。忠右卫门还和她反复讲解了一番,这才算是成行。
乘兴而来的罗什伯爵,看到忠右卫门站在西洋馆会客厅的门口迎接,心中暗自高兴。他对阿礼国向幕府借兵的事情有所耳闻,但是并不清楚今天这场下午茶,会不会与此有关。既然不清楚,那就随机应变嘛。
令他稍稍惊讶的是,忠右卫门和前代一样,带着自己的老婆来见人的。而且阿兰居然学法国宫廷那一套,带着白丝手套,拿着一柄象牙扇,还朝他微微欠身点头致礼。
是个很好的开端!
亲吻了阿兰的手背之后,罗什伯爵稍稍有些后悔,早知道阿兰夫人要出面,他应该带一点礼物来的,反正拿破仑三世会报销。可惜没有提前预知,下次得带个啥。
得了,坐下谈话吧。忠右卫门还是沿用的德川家定的那一套法国沙发,侍从们送上红茶点心之后,便恭敬的离开。只留下担任翻译的两名侍从武官,以及担任大老的松平齐宣。
当得知幕府将要和英国重新开始会商征印军兵变一事,并且邀请法国人出面成立调查委员会之后,罗什伯爵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他知道幕府这是援引当年《法日友好通商条约》之规定,一旦幕府同外国发生矛盾或者冲突,可以邀请第三方进行协调,并且接受第三方的建议。
同时英国人和日本人发生冲突,进而诉诸司法时,也是采用会审的形式,并使用法国的《拿破仑法典》进行审理。
条约归条约,你得告诉我原因,我为啥要帮你来做这个活!
“此番英使阿礼国咄咄逼人,意欲立刻调集幕府官军,反扑清国。”忠右卫门看似说了一句废话。
但是话听在罗什伯爵耳朵里,就有别的意思了。法国在远东没有足够的实力,立刻反攻清国。而英国有,英国可以立刻调集幕府传习队上万人进攻清国。
表层的意思如此,深层的意思呢?当然是英国有可能甩下你们法国人,单独进攻清国,先行擭取更大的侵略利益,割占更多的领土,得到更多的租界和通商口岸。
虽然这只代表我一家之言,但是有没有这种可能,你自己想想。
英国人的外交信誉是吧,你愿意相信也好,不愿意相信也罢。作为和英国打了两次百年战争的国家,法国应该如何处置这件事?
是装作默然无知,静观事态的发展,还是稍稍出面,假装中立,多拖延一下时间呢?反正现在有了蒸汽大轮船,要不了五个月,法军就能从法国本土以及非洲殖民地调集而来。到时候手里有了兵,才更好同英国人“共进退”啊。
“陛下的话,打动了我……”罗什伯爵也不遮掩什么,很坦诚地说道。
要是法国出面成立调查委员会,并且担任英日之间的协调者,那不免有几分给幕府当枪使的意思。可是罗什伯爵认为这个枪,可以当一当。法国现在和英国正在争琉球,本来就有小矛盾。
坐视英国人提前擭取更多侵略利益,在远东的实力大涨,不符合拿破仑三世建立一个远东大殖民帝国的宏伟目标啊。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想着“进步”的罗什伯爵,当然得做一做搅屎棍。
第73章 调查团成立办公
不必说,罗什伯爵也是人精一样的存在,他也瞧出了幕府对英国此次凌逼的不满。这正是法国拉拢幕府的机会,罗什伯爵自然愿意顺杆爬一爬。
他不仅承诺将牵头成立一个由法国人担任主要调查人员的调查委员会,还表示愿意加强同幕府之间的经济、军事、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借着这一次的由头,罗什伯爵建议幕府,选派五十人或者是六十人,去往法国,专门修习法律专业,重点学习《拿破仑法典》。毕竟以前去法国的,或者说是外派出去的留学生,主要集中在军校上面。
其余的也大多集中在工科和理科上面,且高度热衷于造船、机械、矿山、冶金和印染等专业。没别的理由,造船是为了大兵轮,机械是为了蒸汽机,矿山是为了开金银铜铁煤矿,冶金是为了改良钢铁冶炼技术,造洋枪洋炮,印染则是为了提升国内纺织业的水平。
至于其他的专业,不说诸藩的藩主不怎么在意,就连之前的幕府也不是很在乎的。维新变法,富国强兵嘛,主要还是为了强大军队,维持封建统治。
现在罗什伯爵感觉幕府在军事和工业上,已经起步,有了小小的基础。应该开始重视其他的专业了,让人专门去法国学习一下教育、法律、语言之类的学科,才能进一步的协助幕府,进行维新变法啊。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