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68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2节

而且船厂造民船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德川邮船是忠右卫门的产业,这面子上怕抹不开,得偶尔造一条商船出来,敷衍一下德川邮船通信株式会社的用船需求。
谁叫整个日本,就这么一个近代工业化造船厂呢!
这也是为什么德川邮船明明已经基本垄断了国内的航运,还在东亚航线上,同洋商展开竞争,但是却几乎没有盈利的关键原因。
赚的那点钱,都拿去买外国船了。想要占据市场,开拓航线,就需要船。可是幕府的官营造船厂三天两天的打发一条船过来,就这还是为了卖两个钱,给船场的工人发点补贴。
反倒是在香港,在新加坡,在香料群岛的外国造船厂,因为德川邮船的订单,不断地开工造船,大获其利。甚至通过互相勾结,抬价要钱。没有船的德川邮船能怎么办?只能够花高价去买外国船。
之前幕府把明轮军舰都淘汰下来,拆除武备送给德川邮船做商船,奈良茂别提有多高兴了。一下子多了好几条上千吨的商船,可以少求不知道多少洋人。
你当奈良茂这个皇商兼买办,愿意天天求洋人?
如今德川兴业已经大大的盈利了,德川铁道则因为主要是为了安置旗本八万骑,所以搞到现在弄了一个收支平衡。明明没有接纳多少武士的德川邮船,到现在却只能正常维持运转,问题就出在这里。
按照奈良茂的想法,不光是应该把神户造船厂卖给住友家,最好是再建设三到五座造船厂。平时就建造民用船只,未来或许还能够补充横滨造船厂军用船只的不足。
整个东亚的贸易量,现在呈井喷的状态,满东亚都在要船,只要造出来,不愁没买家。
而且奈良茂还有一个非常非常机密的消息,据说清国朝廷正在试图用白银一百万两,向各国购买一支近代的西式舰队。用以防御渤海湾,以及沿着长江朔江而上,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
只不过由于同英法的战端又开,而清国自己本身不会制造近代的蒸汽轮船,这事情才搁置了下来。
如果神户造船厂能够获得这笔订单,立刻就能够大开工,进而成长发育。等到这一批船只得到了清国的认可和喜爱之后,或许仅仅只是清国的订单,就能够让日本的造船厂受用不尽了。
奈良茂不知道,忠右卫门知道,清国最早的近代造船企业福州船政局,得延后至1867年才开始建设。真要开始有船下水,得等到1870年之后了。最少最少,幕府有十年的时间,可以向清国出售各种类型的舰船。
又能让日本的造船厂练手,又能获得订单赚钱,幕府为什么还不上马更多的船厂呢?
就算清国不要买船,德川邮船也需要买船啊。没有几百条蒸汽轮船,怎么垄断日本国内的航运啊。一条商船一千吨,一百条才十万吨,十万吨商船在二十一世纪可能只是一条船的运量,现在却已经是大船。
运量不足,只能靠多造船来补充了哇。之前奈良茂就想说的,幕府再开两个船厂吧。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现在终于把这个事情说出口了。
方今日本,只有幕府有足够的人才储备,能够建设新的造船厂。住友吉看上的神户造船厂,那是因为配套了法国人的技工学校,才可以立刻上马开工建设。
忠右卫门给萩藩援建船厂,也得抽调横滨造船厂的人员,不然单凭萩藩自己的实力,根本没有办法建立起一座完全的的近代化造船厂。
如果仅仅是要钱,奈良茂能够立刻拿的出一百万英镑,可是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熟练的造船工人,奈良茂买不到。
眼下神户造船厂我不想争,但我愿意出钱,请幕府协助,专门给德川邮船通信株式会社配备一家大大的造船厂,就挂在我们奈良屋的名下。
第79章 邀请法国来搅局
按照奈良茂的想法,他已经在横须贺看好了一处地方,完全适合建立一座新的造船厂。而且横须贺距离横滨和江户都非常近,处处都方便。
钱奈良茂可以自己出,但是技术和人才,就得幕府帮着想办法了。
忠右卫门自无不可,只命他先行挑选人员,去往横滨造船厂学徒。同时商船学校的部分学员,也可以接受奈良茂的雇佣,先把横须贺造船厂的框架搭起来。等到造船厂建设起来之后,方便直接投产。
“另外就是清国求购兵轮一事,你且说说看。”
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忠右卫门其实脑子里有些感觉,只不过还不能够完全确定奈良茂说得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毕竟按照奈良茂的说法,清国人购买兵轮,主要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的军队,其次才是防御渤海湾的要津。
这与历史上的“阿思本舰队”,似乎有所出入。当然啦,也有可能是忠右卫门的历史没有学好,没有记住。总之这是个不大不小的事件,可以了解一下。
因为历史上阿思本舰队解散之后,他的旗舰“江苏号”,是被幕府买了下来,然后进入幕府海军的作战序列,甚至之后还参与了“牡丹社事件”的出兵。再后来,因为海军发展的太快,这条船没有服役很多年,就退役拆解了。
所以说嘛,真要是阿思本舰队,和幕府确实是有关系的事件呢。
既然忠右卫门问了,奈良茂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他也是从一道做贸易的英国商人那里听说了这件事。推动这件事的,自然是积极镇压太平天国的地方督抚,以及在京师辅佐朝政的恭亲王等人。
如今的主要目的,自然是镇压江南地区的太平军。毕竟被列强两次用海军撞开国门,就算带清的上层统治者还麻木着,下面的裱糊匠们也看明白了。洋人船坚炮利,而我带清有银子,为什么不直接把这船坚炮利给买回来呢。
既能够加强带清的封建统治,又能够镇压太平军。重要的是八旗不耐水战,这军队恐怕最后都得落入汉族官绅的手中,管他是团练也好,营兵也罢,掌握兵马,在清廷内部就能够大声说话啦。
借着太平天国的战事,汉族官绅地主,在清朝廷中越来越重要。只不过现在满清还有一个僧格林沁在,有他的三万马步官军在。所以满清自己还掌握着一支,以封建眼光来看,算是能征惯战的部队。
可以同汉族官绅地主的团练武装平分秋色,不至于将军权什么的,全都被汉族官绅掌握。
双方的斗法还在继续,但是购买西式军舰,建立近代海军的想法,确实已经出现,而且带清的需求还蛮迫切的。
只不过现在因为同英法处于战争状态,而带清的统治上层,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哪些国家有能力建造新式军舰。对于满清的权贵而言,一直到八国联军那会子,还有人问怎么条约上有两个“日国”啊。
分不清楚日斯巴尼亚和日本……
听到这个消息的英国代理海关税务司赫德,以及税务司李泰国等人,上蹿下跳。和带清打仗是一回事,但是设法垄断和控制带清的海军,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为世界级的搅屎棍,带英很是会闻风向,看东西。打仗归打仗,不妨碍赫德在海关,积极的同各路大员协商,英国愿意卖船,十分愿意,你们快来买吧。
这个消息确实挺重要的!
忠右卫门当然没有什么心思,去干点卖头援清的烂事。带清这狗屁玩意儿,要是有办法让他快点死,忠右卫门还巴不得呢。这种屑政权,比德川幕府还要屑,早死早好。
可是这带清该死,不影响其他的啊,阿思本舰队的订单给谁不是给?你给英国佬,英国佬能念你的好吗?保不齐赫德、李泰国和阿斯本在背后直接骂带清是傻胚呢。既要赚你的钱,还要图你的权,最后夺你的国,带英就这套路。
反正这个舰队的订单是“无辜”的!
与其给带英拿下,为啥幕府不能够争取一下呢?未必需要和带英直接撕破脸的竞争,因为带英指望着以此掌控带清的海军。幕府要是直接下场和带英对着干,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这事最好得拉上法国人,法国人对于给英国使绊子,那可是相当的热衷。他和带英联合起来,跨越数万里海波,前来清国,还不是为了分享带清的侵略利益?
法国是不会乐意见到带清被英国人一家霸占的,不仅法国人不乐意,理论上应该是所有的列强都不乐意。沙俄他难道不想要清国的北方?他要是有机会,直接把扬子江以北全都夺走,都是轻易。
历史上带清能够苟延残喘到二十世纪,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清国的利益实在太大了,不是任何一家列强能够吃得完的。所有的列强也不允许,有任何一家独大。一个个都高呼“门户开放”,各自掠夺在清国的利益。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