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69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7节

第99章 老大帝国败通州
整个夏天,忠右卫门顺带着幕府上下,都在同伊达家往来交涉。当得知忠右卫门有意以伊达斐姬为嗣子拾丸之婚约者后,那真就是大喜过望。
除了之前说过的,增强幕府和伊达家之间的关系之外。还不用担心幕府这是为了抢夺伊达家的基业,因为拾丸是世子,就算德川家想要塞一个儿子来继承伊达家,也不至于拿世子来开玩笑。
那么把女儿嫁给拾丸,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了。
伊达家的在府家老但木土佐守是个坚定的佐幕派,不断地鼓动伊达庆邦把这件事情给答应下来。好在伊达庆邦也知道幕府这么做,除了拉拢伊达家之外,肯定也有点别的原因在的。
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幕府将编练第三仙台师,常驻在仙台和会津一带,作为幕府控厄北国的武装力量,同时接应虾夷和桦太。
幕府大军驻我家?
这事就令伊达庆邦不太乐意了,可没多久,水野忠精就找到了他,表示可以接通江户到仙台之间的铁道,这可是能够大大的促进仙台繁荣的好事啊。
仙台藩在江户时代,一来因为本身的领土就足够庞大,且占据了一片沿海的河川平原,所以稻米产量充裕,拥有相当的坚厚的财政基础。二来历代的家主,居然也没有出什么特别的昏君,相对克制节俭。
又碰上先代笔头家老中村景贞乃是首屈一指的能吏,很难理解一个从来都不认识,也根本不吃鱼翅的人,居然知道鱼翅在清国可以卖出高价。
于是中村景贞下令在仙台藩沿海收集鱼翅,然后转运去长崎,出售给清国商人,进而谋取了丰厚的利润,使得仙台藩的财政大为好转。
本身仙台藩就是一个专门在江户制作味噌出售,并获得利润的家族。好像藩内上下,对于做生意,并不怎么排斥。
如今一听到铁道马上修通到仙台城,而且仙台城将成为奥羽铁道的中心枢纽站,伊达庆邦终于动容了。这要是奥州羽州所有的铁道交汇在仙台,那么仙台就将成为奥羽的中心城镇,到时候城下町繁荣至极,伊达家不知道能够获利几何呢。
心中不住盘算的伊达庆邦面上到是表情淡淡,一旁的侧近三好清房反倒有些沉不住气,任是谁见识过了铁道带来的繁荣兴盛,都期望铁道修筑到自己家门口啊。要是有铁路,那就可以直接坐上火车,拉着仙台的鱼翅去横滨贩卖了。省时省力,轻松快活。
只不过伊达庆邦不表态,他的家臣怎么可以先表态呢。水野忠精也是人精一似的存在,这么多年老中干下来,美国的詹姆士,法国的美戴士,哪个不是谈笑风生。情知已经说动了面前的伊达庆邦,便笑眯眯的不再多言语。
“不知铁道上出役,是否也是选用仙台藩士?”谁曾想伊达庆邦居然慢悠悠的问出了这么一句话。
“那是自然!”水野忠精立刻答应。
这难道还能不雇你们的藩士嘛,幕府的旗本八万骑都已经安置完了,现在修铁路本来就是要拿来安置诸藩的武士的。况且诸藩那些下级武士,去干干铲煤工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嘛,总比在家饿得两眼冒金星要强。
“真是上様御恩浩荡啊。”伊达庆邦听到水野忠精的保证,颇为感叹。
虽然仙台藩的财政还是可以的,起码他知道卖鱼翅这种奢侈品。但是供养藩士一万人,陪臣三万五千人,到底还是吃力。只不过就是不需要像其他藩那样,欠欠一屁股债罢了。
如果幕府还愿意再雇佣个二三千仙台藩的下级武士,让他们去铁道上做做铲煤工、机修工、卸货工,那真就是善莫大焉啦。起码这二三千人本身,以及他们的一家老小,就能够过上吃穿不愁的小康日子咯。
至于仙台师在仙台募兵的事,伊达庆邦一时间还没有想到。他还以为幕府会在关东天领募兵,然后驻防去仙台呢。等他知道就在仙台募兵,那恐怕半夜睡觉都能笑醒。
现在伊达庆邦的态度也比较明确了,他基本上同意了幕府驻兵的要求。双方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合作愉快,幕府总算也把仙台藩给绑上了船。
没多久,幕府将要建立第三仙台师的消息,正式对外公布。并且明确表示了,此番募兵,除了以前规定的必须是苗字佩刀及以上阶层以外,还尽先招募奥羽两州士民。
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的,是为了保证士兵们能够忍受得了奥羽两州的苦寒。别你一个萨摩的,也跑来应募,然后被奥州零下十几度的大冷天给冻伤冻病了。实际上嘛,大家都知道的,水野忠精已经说过理由了。
就是为了吸纳奥羽地方的“壮士”!
把“壮士”们都吸纳进了幕府的队伍里面,其他人想要造反,也没有那么多能写会算,或者舞刀弄枪的骨干啦。
正当忠右卫门嘱咐寺泽新太郎,去往仙台之后,务必约束军旅,不能侵扰百姓之类的军规时。一封上海发来的急报,终于送抵了横滨。
急报的内容非常骇人,清军统帅僧格林沁的三万余马步官军,在通州八里桥被英法联军轻易的击败,三万大军全军覆没。仅在现场发现的战死者,就超过四千人,逃散的更是不知凡几。僧格林沁几乎仅以身免,仓皇如败家之犬一般。
获得了空前大胜的英法联军,立刻乘胜追击。而偌大的清国,简直是令人不可思议一般,在僧格林沁的三万大军兵败之后,居然再也没有任何一支能够拿得出手的军队,用以同英法联军作战。
甚至连防御京师的军队都已经拿不出来了……
于是英法联军轻兵进占通州城,距离老大帝国的首都京师,只剩下区区几十公里而已。
战报当即便发往上海,又迅速转送到横滨,如今便静静的躺在忠右卫门面前的书案上,刚刚供幕府大臣们浏览完毕。
第100章 终于能再卖一回
未曾想清军又这么轻易的败了,左右的幕府大臣脸上阴晴不定。毕竟唇亡齿寒,收拾完了带清国,列强未必不会来收拾幕府。
上一次英法联军从欧陆过来,表面上说是在横滨暂时休整,结果呢?因为传习队六千余大军被调去印度,导致江户空虚。于是幕府被迫进一步的签订卖国条约,允许外国人在日本境内自由旅行,不再限制为外交人员。
而且还强行掠夺了日本各铁道的勘测权力,并要求对德川铁道注入股本,获得股权。法国人甚至想在主要的站点都派驻警卫或者守兵。
这一次,谁知道英法两军会不会收拾完了带清,再过来给幕府上一课呢?很难讲,起码眼前的诸位幕臣,觉得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
历史上英法两国就是在回师欧陆的时候,顺势到幕府这边来收割了一波,什么治外法权,横滨驻兵权,居留区管辖权,全都给他们夺到了手里。额尔金伯爵甚至直接对幕府的大臣说出那句经典台词。
今日但有允与不允而已!
不允我就立刻开五十条大兵轮过来,直接炮轰江户!
然后历史上的幕府就怂了,怂的非常快。当然带英肯定有本事开五十条战舰来东亚的,额尔金也不是诓人。只不过为了幕府这点蝇头小利,调动带英皇家海军五十条战舰,未免有些太小题大做了。
“只恐英法等国,得陇望蜀啊。”松平齐宣有些担忧。
现在清朝廷在京师附近数百里,乃至上千里内,唯一一支机动作战兵团被摧毁了,通州失陷,很快京师就会被包围。以清军的表现,京师恐怕也是守不住的。到时清朝廷必定签署更加丧权辱国的条约。
搂草打兔子是吧,松平齐宣想的也没错的。
“应当不至于吧。”助六倒不是觉得列强突然改性了,变得和平与真诚了。
主要是幕府能卖的都卖了,而且现在同法国的合作非常友好,同英国,其实也是很不错的。除了和阿礼国之间,发生了一点纠纷矛盾外,其他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