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71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0节

欧洲贵族圈子里,对于这种能够清晰追溯到十五世纪,甚至更久远之前的贵族,那都是高看一眼的呢。
“以后必将是铁甲舰的时代。”葛罗也是这样的看法,他现在高兴的很。
甲铁舰出风头,约等于是法兰西海军出了风头。谁叫甲铁舰和乙铁舰都是法兰西制造,连军官都是法兰西培养出来的军官呢。
不用说,在座的有心人,都会拟写报告,向国内报告今日的战斗详情。将铁甲舰在海战之中的作用,汇报给自己的母国。
“战争结束了……”正当众人心思各异时,阿礼国放下望远镜,说了这么一句话。
硝烟中,最后仅存的三艘俄国战舰,向幕府海军竖起了白旗,请求幕府海军接受他们的投降。已经在阵中穿插许久的甲铁舰升起止战旗帜,并下令接受俄国海军的投降,同时放下小艇,开始救助跳水逃生的俄国水兵。
英法等国的军舰,也纷纷放下小艇,进入硝烟未烬的战场,打捞俄国水兵。这算是约定俗成的战场惯例,源自英法海军的幕府海军也是遵守的。
毕里列夫海军少将和他的战舰一道沉没了,他为他的嚣张付出了代价。
而沙俄特使普廷雅,则受了重伤,被人救下,只能立刻简单处置一下,然后送去长崎居留区的荷兰医院救治。
俄军太平洋舰队的所有军舰,或是沉没,或是投降。其中十二艘永远的沉没在了对马岛外海,还有三艘船向幕府投降。八只辅助船和运输船,也在命令之下向德川幕府海军投降。
谁下的命令?当然是残余俄军海军中的另外一位将领,统帅部队进入远东的俄国海军上校伊万(イワン·リハチョーフ大佐)。他命令俄国的海陆军士兵,全部放下武器,向幕府军投降,并请幕府妥善安置投降士兵和军官。
这是应有之义,列强的使节们此时也已经赶到对马岛上,拜会了松平齐宣,一则是恭贺日本王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一则是希望幕府后续以外交手段,处置日俄冲突,不要再扩大冲突。
当然啦,他们这些使节负责和松平齐宣拉扯,余下的海军军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跑去瞧甲铁舰和乙铁舰的状况了。甲铁舰刚刚在阵中的英姿,令他们十分震撼。以后木质战列舰都得被这些铁甲舰淘汰咯,他们得开始适应新的战争战术。
甲铁舰遭到沙俄海军的集火攻击,这是大伙儿都亲眼瞧见的。但是甲铁舰一没起火,二没降速,三没哑炮,说明现有的舰炮,对铁甲舰已经没有什么伤害力了。
以后一条船,就用不上几十门上百门大炮咯,只需要有十门八门,更大口径,更有杀伤力的重炮就行了。这是英法两国海军军官都确认的事情,他们一个个都将此记录在册。
继续观察,甲铁舰的装甲,实际上和整个船只并不是一体的。试验品嘛,法国人也没有建造铁甲舰的经验。所以还是按照当年建造一般木质战列舰的模式,先行建造一条战列舰。然后再在船壳外直接覆盖熟铁装甲。
如此简单的装甲模式,显然并不十分合格!
因为甲铁舰的装甲板,颇有几分战损情况。有些炮弹击中了装甲,因为巨大的冲击力,使得与木质船壳并不能够完美贴合的熟铁装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凹陷、移位以及崩裂。
这一点,甲铁舰是比不上英国的勇士号铁甲舰的。别出心裁的英国人用了一种相当特别的装甲技术,先在船舷上包裹一层薄装甲,然后用特殊木材做衬垫,最后把一块一块的装甲分开固定在船舷上,相比于甲铁舰的整体120毫米装甲更为牢固。
现在实战充分说明了英国人的设计更好,法国人虽然一个个喜气洋洋,但是还是把这一点记录了下来。整体覆盖的熟铁装甲,确实不如一块一块好好固定上去的强。
最后的最后,法国的海军军官还发现因为沉重的装甲,导致甲铁舰实际上有点操作困难的样子。虽然2500匹马力在这个年代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船本身就大,还要装甲,还有大炮,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对舰船进行一定的改造。
在换装更大口径,更少数量的火炮前提下,如何加强整个军舰的战斗力和防护水平呢?
有个法国军官也是布尔米克海军军官学校毕业的,他登船祝贺船上的学弟们,然后仔细的询问了一番甲铁舰的情况之后,脑子里出现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火炮就不要再这样密集的布置在船体的两侧了,因为将来如果单一大炮的火力大大提升,船上的大炮数量就减少了。
那么是否有可能将这些大炮安置在一个纯用装甲保护起来的炮房内,然后削弱其他地方的装甲,进而提升军舰的航速,增加军舰的移动性,又能保证军舰的火力输出和防护。
第117章 获知沙俄大野心
回到对马岛上,三千俄兵,一枪未发,在伊万上校的带领下,向幕府方面投降。然后在英法等国公使的监护之下,就地监押在他们自己修筑的兵营之内。
幕府的一万多大军也靠岸登陆,进驻对马府中城,设立警备,同时接管俄军各建筑,对俄军进行缴械和登记等工作。
同幕府海军展现出来的战斗力相似,幕府的陆军,也具有非常饱满昂扬的状态,还有极高的士气。加上采用西式操典,和一般的英国殖民地军队,或者是法国的外籍军团,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别。
恐怕就是再发生一场陆战,结果也是注定的。
得了,问问吧,你们这帮俄国佬,是有什么想不开的,刚刚弄完了清国,现在又来弄日本,真的是战狂吗?一天不惹事,就一天都难受?
毕里列夫沉了,普廷雅现在在抢救,所以伊万上校你说说吧。总不能是什么对马岛是悬而未决的无主之地,你们沙俄突然就看上了,然后就来占一把吧。虽然帝国主义列强,见着有便宜要上,也很正常,可是对马岛这玩意儿现在还没有太大的利益吧。
伊万上校是个爽快人,提出你们先好好安置我们这些投降者,后面问啥说啥,没有二话。
额尔金、阿礼国、葛罗、贝利考特顺带荷兰公使寇蒂斯,五堂会审。哟哟哟,你这小子脸挺大啊,真是给你惯的。你现在落在我们手里,还帮你当个人看。要是把你交给对马岛上的居民,你看他们把不把你撕成八瓣。
大实话,瞧瞧俄国人在对马岛上干的都是什么烂事,伊万上校自己也知道这要是没有英法使节团保护,他保准儿会被对马百姓给生吞活剥了。
那就实话实说吧,伊万上校把普廷雅亲自考察,亲自调研,最终定案的远东温水大军港计划,一股脑儿的就都抖露给了各国使节团。当然啦,幕府的老中·外国奉行助六也在场,他也就此知晓了俄国人的野心。
属实不小啊!
不必说,就算是阿礼国,内心都暗骂了一句“好贼子”。沙俄这野心真大,居然想到了这样的计划,甚至完全不通知英法等国,自己就决定下来。
而且坏得很,故意等英法联军全都离开,整个远东就俄军有数千大军在,才故意来玩这么一出。这不就是给我们英法上眼药嘛,居心叵测,实在是欠收拾啊。
给你们占了尼古拉耶夫斯克,那就是给你们沙皇脸了,居然还恬不知耻的想要夺占旅顺口?看我收拾不收拾你就完了。
几位使节转头去看法国特使葛罗,旅顺口是什么情形,之前不是法国人派兵攻占了嘛。葛罗好生回忆了一番之后,觉得那地方还真就是一处非常不错的军港。只可惜人口稀少,需要长时间的建设和发展,才可能有一番气象。
总之就是地理位置非常好,但是欠发展。
适合做温水大军港就得了,额尔金伯爵是坚定的堵截沙俄发展方针奉行者,他上头的首相巴麦尊勋爵更是力主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的人,对钳制沙俄的发展,那是十分上心。
所以旅顺口哪怕就是烂在清国的手里,也绝对不能够被沙俄拿走。尤其是刚刚使得天津开埠,又租借了威海卫的带英。他得立刻让俄国人把旅顺口给吐出来,交还给清国。
可是现在英国人就几百个水手,还有几条船上的一点水兵,大兵都在琉球呢。况且英法大兵,一个个兵无战心,只想着回家卖了战利品吃喝玩乐。
恩,额尔金伯爵望向了外面的传习队……
“同那个什么伊万讲清楚,凡露兵在对州杀人者,一律挑出来与百姓偿命!”松平齐宣没有参与对伊万上校的五堂会审,他主要的心思都在军事上。
外交的事情,都全权交给助六去办了。现在助六回来,松平齐宣已经找对马本地的百姓,开始辨认俄兵,同时对俄兵进行审讯登记。他既然代表了幕府来,那么就得张幕府的国威,俄国兵在对马烧杀抢掠,放下枪投降就死罪可免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