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71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3节

反正法国也是要更新铁甲舰的,不如就让清国人出钱造两条,法国人一起造两条,又能省钱,又能做对照组。
后续怎么磋商,会有法国驻清公使布尔布隆继续和文祥接洽的,葛罗得赶紧回转法国。根据他在法国的某些线报,他有可能被册封爵位。另外实际指挥法军的夏尔·纪尧姆·马里·阿波利奈尔·安托万·库赞·蒙托邦(Charles Guillaume Marie Appollinaire Antoine Cousin Montauban,comte de Palikao,1796年6月24日-1878年1月8日),甚至连称号都起好了,就叫做八里桥伯爵,以纪念法军在八里桥的胜利。
三国干涉还辽的事件到此结束,既然文祥已经担任了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那么后续的跟进工作,只需要对接就得了。带清的订单到底花落谁家,全凭手段。
助六急匆匆的带着人马回转江户,俄国人的那些降兵,由英国人负责收容,全都带去上海,后面俄国人怎么说,那就不是幕府需要管的事情了。幕府在欧洲已经派驻了使节,会专门致函给圣彼得堡,询问俄国挑衅的原因。
至于俄国的特使普廷雅,在病床上挨了几天,到底还是一命呜呼。
松平齐宣带领一部分人马,留在对马,处置善后事宜。其余的部队各自归建,后话不提。
一路跑回江户,助六把带清有意向法兰西订购新式军舰的情况,全都给忠右卫门讲明了。忠右卫门并没有急着回答他,而是先命江川英敏把松平齐宣拟定的赏功名单给批了。
打了胜仗,就得赏功。若是没有奖赏,以后怎么驱策将士,为幕府作战啊。我给你赏赐俸禄,你武装保卫我这个幕府嘛。
等把江川英敏给送走,忠右卫门才单独和助六坐了下来,商议这件事。
订单肯定是希望争取的,但是现在清朝廷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了,恐怕几百吨的船他们看不上了。起码得一二千吨的军舰,清朝廷才能够有点兴趣。
急吗?很急!
只不过别人急,忠右卫门不是很急。因为别人不知道,英法不知道,幕府自己的官吏不知道,可是忠右卫门知道。
咸丰病势沉重矣!
再过两三个月,咸丰就得蹬腿。后面的事情不去赘述大伙儿也都知道的,一系列的争权夺利,包括政变什么的。
不是说短时间之内,恐怕二三年内,清朝廷本身是不会有什么进取的能力的。他能够保持对国内太平军的作战就很不错了,根本就不可能还有空去管其他的事情。
而英法建造铁甲舰的计划,早就展开了,甚至连美国都开始设法建造铁甲舰。往后半个世纪的海军发展,那是日新月异,基本上几年就是一代。参与进入了这个竞赛之中,就没有人可以有什么喘息的时间。
清朝廷自己能够等,自己会麻木,可是其他外国不会等。到时候驻清的公使们,恐怕一时间还是不能够理解清朝廷为啥会突然失去所有买船的欲望,甚至见都不见他们一面的。
再者说了,两三年之后,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讠斤建立的政权稳固了下来,再度开始对外求购西洋兵舰,幕府可就有优势了。
我有现船!
时机又在我这边!
等到英法第二轮的铁甲舰建造出来之后,幕府的甲铁舰和乙铁舰就完全落后了,装甲强度也不行。与其留在手里面,不如甩卖给带清。然后拿着带清的钱,去英国和法国,订购新船,跟上铁甲舰的发展脚步。
顺道培养幕府自己制造大型军舰的人手,开始着手进行幕府自己的铁甲舰建设工程。保不齐再过个十来年,幕府正好能够赶上铁甲舰的新时代。
英国著名舰船设计师巴纳贝(Barnaby)于1870年设计了“英弗莱息白”(英语:Inflexble)号军舰,此军舰在Portmouth Naval Dockyard建造,建期1874年-1881年,在战列舰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是当时英国“式最新、甲最厚、炮最大”的铁甲舰。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设计后来有部分为定远级铁甲舰所沿用,成为了一时之选。譬如定远和镇远的主炮就设置船身中部的巨大炮房内,并非后世那种安装在舰首或者舰尾的设计。
英弗莱息白号铁甲舰,就是所谓的船面旋台铁甲舰了,主体构造完全摒弃了旧有的木质,采用钢铁建造,排水量高达11880吨,属于一等铁甲舰,动力系统由两座三胀往复蒸汽机和12座锅炉构成,双轴推进,航试时测得功率8407马力,航速14.75节。
到时候幕府一起上马得了!
第121章 暗示带英要夏岛
助六好生端详了一番忠右卫门,怎么忠右卫门又这么笃定此事不急,带清的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都快要和法国人坐到一块儿了,你怎么还能这么淡定?
“此事你静观其变即可!”
忠右卫门站起身来,拍了拍助六的肩膀,让他别想那么多,好好办差就得了。虽然带清看上了法国的铁甲舰,可是一般的船他们肯定也会要买的啊。
就和历史上的北洋水师是一样的,定远、镇远要买,次一等的经远、来远一样买。甚至再次一等的无防护巡洋舰扬威,照样存在于舰队之中。航空母舰尚且需要护卫舰是吧,咱们暂时就争他一个小订单嘛。
赚钱是次要的,先把造船工人给培养起来,那样咱们将来才能够学着造大船嘛。
嘱咐助六准备在带英的仲介之下,和带清签一个《日清友好通商条约》,正式建立一下外交关系就得了。后续工作慢慢展开,好事多磨。
把助六送走,忠右卫门迎来了额尔金。葛罗兴冲冲的回了法国,额尔金还有好几千俄兵要处置,他是代表英国,以中立国的身份,来收容约束这些投降的俄兵的。毕竟带英好在世界上搅屎管闲事嘛。
具体怎么处置的,忠右卫门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和他弟弟普鲁斯在上海忙活了几天之后,就来到了横滨。
按照国际公法,交换俘虏是文明国家应当履行的外交义务之一。德川幕府也没什么想法要弄死那些俘虏,赶紧送走算求。反正没了海军,这些人也就只能在陆地上叫。
你叫的再欢,能游过日本海打江户不?
再者就算有海军,幕府还有铁甲舰呢,我能怕你不成?有本事再打一仗试试?等你有了铁甲舰,我都要跟着带英和法国更新换代了,看谁船多炮大咯。
所以额尔金就过来通知一下幕府,顺道感谢一下忠右卫门,愿意派遣部队,协助带英逼迫沙俄归还旅顺口。额尔金和忠右卫门也算是不打不相识的关系,如今颇有两分交情了。
人家上门来拜谢,正常的外事活动,忠右卫门肯定设宴款待一众英国大哥啊。额尔金在日本老熟人多得很,跟忠右卫门走的近的,现在大多进入了幕府的中枢,自然也都认识额尔金。
见满场的“精英”,额尔金也不装了,询问幕府是不是也准备淘汰其余的木制船只,改换新式的铁甲舰。带英肯定会在研判了法国光荣号,以及日本的甲铁舰之后,参考对马海战的情形,改进现有的铁甲舰。
带清的订单英国会继续争取,幕府的订单,英国肯定也是要拿的。
全世界就几个大国有制造铁甲舰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幕府尚且没有这种能力。额尔金说这个话的另一重意思就是带英可以再拉一把幕府。
沙俄在远东的野心这么昭彰,英国又不可能投入太多太多的精力在远东。与沙俄已经算是翻了脸的德川幕府这个好马仔,英国肯定要继续扶持的。
清军的表现令额尔金十分怀疑其抵御俄国侵略的能力,还是扶持德川幕府来得好!
如今怎么拉幕府一把?当然是幕府向英国订购两条铁甲舰,然后幕府直接派人去英国的船场,全程从设计一路跟到制造下水,掌握建造五千吨大船的技术。英国获得了订单,幕府获得了技术,双赢嘛。
以后幕府就可以自己建造五千吨级的铁甲舰了,岂不美哉。
忠右卫门知道额尔金这是临走之前再拉拢一把幕府的意思,希望幕府继续出兵出船,为带英在远东扛枪放哨。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