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节
“若有事,掘断路基便是。”比吉田松阴的位置要靠前很多的井上馨显然也赞同迁移去山口。
“正是如此!”桂小五郎也开口赞同,同样的,桂小五郎的位置也比吉田松阴要靠前。
“山口乃险要之所,只需好生巩固,有我藩内二万雄兵,等闲难以克下。”吉田松阴知道毛利家这帮人到底在顾虑什么。
说白了就是又想要夺权,又不敢立刻出头,畏畏缩缩,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见萩城容易遭受海上的攻击,而且自己还没有什么有效的反击手段,就慌了神,想要往内陆搬。
要搬到内陆吧,又怕内陆有火车通过。火车上会拉着成千上万的幕府大军,立刻赶来山口馆杀你全家。
竖子不足与谋!
“我有陆师二万,足以当敌!”桂小五郎是毛利敬亲的侧近,说话总归能够更大声一点,况且桂氏是毛利氏中兴家业的元老,有资格大声说话。
“唔……”只可惜啊,做决定的是毛利敬亲。
这位老兄连袁绍都不太比得上,袁绍虽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可到底真要干仗的时候,他也敢上啊。公孙瓒打过来的时候,他处于弱势,不照样能拼命迎上去。
“还请主公三思。”吉田松阴心下暗叹。
以前真是看错了这帮人了,一个个都是怂包,既想要争权,又如此惜命,实在是不堪为君。幸好我心中已有他策,视尔等如冢中枯骨尔。
“还请主公三思!”桂小五郎、井上馨也纷纷出声。
“也罢!先向幕府呈请,若是可行,便迁移至山口馆罢。”毛利敬亲经历了一番天人交战之后,终于下了半个决定。
毕竟他是坐着铁甲舰回日本的,知道铁甲舰厉害。你让他现在掏几十万出来买一条铁甲舰,他倒也有这个钱,可是暂时也没处买啊。况且他买了,幕府不会买?他买一条,幕府买两条三条,甚至更多。
拼黄金多的话,恐怕他是拼不过幕府的。
既然如此,那还是把钱拿来募兵买枪炮好了。幕府新军也不过二三万,我也有二三万新军的话,那就不怕幕府军了。至于其他诸藩的军队,那就是土鸡瓦犬,毛利敬亲在江户看诸侯行列的时候,都看在眼里的。
所以他还是下了半个决定,为啥是半个?先看看幕府答应不答应,要是答应了,那就变成一个决定,迁移藩厅去山口馆。要是幕府不允许,那就之后再说,想想别的办法,总归萩藩这个地方有点危险了,不太好呆了。
“主公英明!”毛利敬亲决定已下,那诸位大臣也不争了,只管应命就是。
大伙儿目送毛利敬亲离开大殿,几位家老也尾随离开之后,余下的主要大臣,这才纷纷起身,准备离开。
部分人是自顾自的走出殿内,部分人是和自己相熟的亲戚朋友什么的,三三两两的结伴离开。
唯有吉田松阴,虽然在家臣团的位置不算多高,可是不少家臣都环绕在他的身边,跟随在他的身后。即使在毛利家的地位要比他高的,同样也是如此。众人或是以兄长侍奉于他,或是以师傅侍奉于他,总之皆是以他为首。
他们这个小团体,在萩藩已经渐渐成了气候。
第132章 长州之事大加速
松下村塾,办学一年多,成果如何,不言自明。
不仅仅是中上级武士有人已经完全站到了吉田松阴这一边,广大的中下级武士,以及豪农豪商子弟中的有识之士,也有许多人前来松下村塾读书。
吉田松阴那一套“和魂洋才”的东西,以及睁眼看世界的大视角,令局限于萩藩一隅的青年们,真是大开眼界。
退城归家,松下村塾内传来朗朗书声,即使吉田松阴不在,高杉晋作这个大弟子,也在带领着许多学生读书。学生有哪些?说出来俱是在某个未来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久坂玄瑞同高杉晋作更是被称为松下双璧「識の高杉、才の久坂」。
至于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品川弥二郎、山田顕義、野村靖、松本鼎、岡部富太郎、正木退蔵等,那一概在历史上的明治新政府颇得重用啊。
众人见到吉田松阴回来,纷纷起身同他打招呼。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差别和隔阂,所有人俱是亦师亦友的状态。
因为没有什么经费,所以众人便约定,上午学习,下午耕作,同心合力将松下村塾给办好。到了晚上,师生们就聚在一起,讨论每日所学,或者纵论天下大事,互相教导。这样愉快的气氛,是一般的藩校难以见到的。
坐到一众学生之后,吉田松阴试图静下心来,听高杉晋作在上面讲课。只不过今儿城内议论的迁移藩厅这件事,属实是令吉田松阴没有想到,这使他久久不能安定。
实在是好机会啊!
为什么呢?原本吉田松阴需要用三五年的时间,建立社团,招募同志,进而在藩内掌握士论和民心,最后架空毛利敬亲以及一众保守派的家老。
现在突然抛出来的迁移藩厅之论,令这个“草莽崛起”的过程大大加快!
北魏孝文帝施行汉化,决意将国家的都城从平城迁移到河南洛阳。为什么仅仅只是迁移一个都城,就能够推行汉化了呢?牵扯到的方面很多,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迁都洛阳,可以打击守旧派贵族的势力,进一步推动汉化。
在平城,贵族大臣们的势力盘根错节,互相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如果去洛阳,万事万物都是新立的,就算贵族还是那批贵族,大臣还是那批大臣,可是他们重新构建一个利益网络需要时间。
这个时间,就足以成为改革的窗口期!
吉田松阴想的其实也是这个,在萩城,那么旧藩臣的势力非常强大,到处都是他们的人。可能随便干点什么,就会被人给发现。就算没人举报,也有可能被有心人瞧出个一二三来。
但是如果突然间迁移到了山口馆呢?二百多年没来山口馆了,所有人到了山口馆都是两眼一抹黑。这对吉田松阴而言,那就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了。
他很自信,自己手下这批人的组织度和行动力,一定胜于藩内那些守旧派武士。一步快,步步快,只要能够迅速的拉拢同志,原本需要三五年才能掌控的藩政,保不齐二三年内就有成功的可能。
真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啊。
凭他和忠右卫门的关系,悄悄地送一封信到江户,把自己的计划朝忠右卫门说一嘴,想必幕府很快就会批准萩藩藩厅迁移到长门国·山口馆去的。
幕府御令一下,藩内主事的武士,肯定都忙着搬家,那就更是天赐良机了。他们在忙搬家,而吉田松阴等人,就可以忙怎么抄家的事啦。
正在想着,久坂玄瑞从外间轻手轻脚的走了过来。天气炎热,整个村塾两面大开,久坂玄瑞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教室末尾的吉田松阴。
“下关那边,一切顺利!”久坂玄瑞的眼神中流露出欣喜的神采。
顺利什么?当然是之前忠右卫门下令为萩藩援建的各种军工企业啊。经历了一年半的建设,下关造船厂,下关枪械制造所,下关铸炮所,下关冶炼所等等等等,几乎主要的军工企业都已经建立了起来。
甚至很多设备都是幕府掏钱送给萩藩的,就是明晃晃的送给萩藩,然后看萩藩接不接了。
巴不得你赶快和幕府展开军备竞赛,把大把大把的钱投入新武器的制造和研发之中,同时培养各式的近代军工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