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节
“还是传医师过来瞧一下吧。”忠右卫门感觉这就是心脏病,最好还是看一下。
既然忠右卫门都说话了,那大冈忠恕肯定也不能够再反对什么。众人退回公厅,等待医师的到来。而后医师的诊断也确实令人忧虑,医师认为这可能是痹症。但是发病的时候,医师也没瞧见,不敢完全下论断。
而且按照几人的描述,大冈忠恕发病的时间非常短暂,这说明症状也属于轻微的症状,应该不至于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短期内嗷!
长期,或者说什么一两年以后,那就不敢打什么包票了,先行针灸治疗吧。医师表示这病不是那么好治疗的,大冈忠恕得多注意。
听了这话,众人面上大多流露出对大冈忠恕的关心。毕竟一个“本分人”在幕阁,平时不挑事,干好份内的工作,又和大伙儿关系都不错。这样的人在松平齐民告老之后,就剩下大冈忠恕了哇。
如果大冈忠恕再出点什么事,那幕阁内部就缺少一个够分量的和事佬了。
再者大冈忠恕是忠右卫门的心腹大臣之一,还算是忠右卫门的母家,属于无声支持忠右卫门的那一部分人,默默做事的那种。
至于大冈忠恕本人,心中也是浮想联翩啊。他们家本身没有心脏病的遗传,一个个都挺好的,他怎么就有了心脏病的样子。最重要的还是在一桥邸内,诸多老中和忠右卫门面前发病了。
如果没人大嘴巴往外说,那也就罢了。要是消息抖露了出去,肯定会有舆论说他身患重病,还恋栈权势,不肯放手。逼迫大冈忠恕把老中的位置让出来,好让新人升上去。
他这个位置那可是拼了老命,当年站队忠右卫门,最终才爬上来的。现在他儿子还小,正在给拾丸做侧近。这要是倒下了,大冈家就又要沉沦十几年啦。
第151章 清国再起水师意
一桥邸公厅走廊上发生的事情暂时没有什么人抖出去,大伙儿也只当他是一个小插曲,略过。幕府还有其他的大事,要接着办理呢。
松平齐宣乘船去对马巡视边防和银矿了,忠右卫门这边则是得到了一封来自上海的急报。内容是不太出乎预料,可也令人欣喜。
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文祥移文上海道,询问日本国制造西式兵轮的情形,命令上海道赶紧呈文以报。
在咸丰皇帝死了一年之后,满清的朝廷终于慢慢的恢复了平静。顾命八大臣杀的杀,流的流,以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讠斤为首的政治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
作为所谓的洋务派,以恭亲王奕讠斤为首的满清内部自救运动徐徐展开。为了拱卫渤海湾,尤其是天津地方的海防,同时极力镇压江南地区的太平天国运动,一支强力的海军,成为了满清朝廷所必须的东西。
说得再稍微那么直接一点,两宫太后和恭亲王不希望攻克南京的功劳,全都被曾国藩的湘军人马所获得。
如果有一支强力的水师部队,且是旗人,最好是满洲旗人统帅的,最终参与进入对南京的攻城战。那么不用问,这个克复南京的首功,自然而然就是八旗的了。满清朝廷便可以重新拥有一支能与汉族地主团练相抗衡的军队。
僧格林沁的三万马步官军在通州八里桥被摧毁之后,满清的上层统治者实际上是心急如焚的。因为他们手里已经没有制衡汉族地主的强大军事力量了,这几乎就是要他们的命。
所以同历史上一样,恭亲王奕讠斤极力主张,建立八旗水师。或者至少是旗人担任主要军官和统帅,能够由满清如臂使指的一支水师。
恰好当年文祥在三国干涉还辽一事中,亲眼目睹了英法日等国的强大舰队。尤其是对法国建造的两条铁甲舰更是记忆深刻,历史随即在这里发生了转变。文祥移文法国驻清公使布尔布隆,询问订购铁甲舰的诸项情况。
同时,他对于日本的海军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加上这一年来,忠右卫门命人在上海活动,了解满清的动向,隐隐有一种大船向法国人买,小船可以直接向日本订购的舆论产生。
日本距离带清很近,轮船自上海出发,一二日便能抵达长崎。也就是说,如果在长崎订购兵轮,造好了两天就能送来清国。这个优势是其他列强所没有的,也是文祥比较看中的。
快!
铁甲舰一造起来好几年,攻击太平军的事情却拖延不得。那么先行挑选旗员,购入日本的中型兵轮,参与进入江南的战事。既能够争功,也能够练兵,重点是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一支八旗军队。
虽然满清朝廷的公文还没有接到,可是这个事情,德川兴业上海支店的人员,却立刻报给了江户这边。
做好准备,随时迎接订单!
这是大事,好容易搅黄了阿斯本舰队,忠右卫门得争一争满清的这个舰队订单。铁甲舰看样子满清是铁了心要和法国人接洽了,其他的一般战舰,幕府还有机会。
忠右卫门当即找来助六和胜海舟,命二人在滨海关支用两万英镑的现款,去上海持币游说。如果必要的话,也可以去一趟京师。这个游说的费用可以回来再要,但是务必要把这个订单给拿到。
如果满清朝廷要得急的话,甚至可以先把幕府海军中的二三条大船,妥善交售给满清。反正幕府这边的横滨造船厂在不断地建造新船。现在一千吨两千吨的船,在幕府海军还算大船,不超过二十年,这些船就连进入战列线的资格都没有了。
毕竟再过二十年,你身上没层铁甲,你都挨不住主力战舰几发大炮。也就撞击巡洋舰这种特殊时代发展起来的船会只追求航速,其余一概忽略。正经的主力战舰,没点装甲,只能在后方做运输船。
下濑火药发明之后,木船还有参战的可能吗?
可能为零!
趁着他们船龄还不大,给他们找个下家,也挺好。幕府的海军还能够得到一笔现成的钱,投入新船的建造。现在江户湾内的浅水重炮艇也得更新换代了,必须换上更大口径的大炮,才能对身覆铁甲的敌舰,发挥作用咯。
或许这二三十条“蚊炮船”,也能够打包卖给满清。
正好让他拿去在长江上攻城,而且这玩意儿其实挺适合近代海军刚起步的国家的。这些浅水重炮艇是蒸汽机驱动,打一炮就能换一个地方。而南京城是死的,他就在那里,城上的大炮也是死的,二三十条浅水重炮艇送上去,还不是一轮就能敲掉一个炮位啊。
感谢带清为我接盘好吧,就算是只要一个成本价,也完全可以的。甚至最后折本卖给满清,换一个人缘也很不错。总比最后拿去拆解掉,或者直接报废来的强。
得到忠右卫门命令的助六和胜海舟立刻出发去往上海,进行事前的活动。因为根据情报,眼前满清想要组织起来的这支水师,其实只是京师方面热心,江南方面的曾国藩并不热心。
曾国藩本身已经有了压制太平军的水师力量,虽然不过都是些旧式的木船帆船,但是也足够了。他只需要在陆上稳扎稳打,就能够获得胜利。为什么要朝廷派一支八旗水师过来抢功?
但是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满清的赋税重地江南已经被打烂了,满清他自己没钱。现在他最稳定的税收来源居然是江海关,也就是上海海关。但是江海关这地方又处于曾国藩的势力影响下,需要征得曾国藩某种程度上的默许。
为了江海关一年六百八十三万两白银的关税,实际上满清内部也在斗法之中。
买船的钱肯定要从江海关出,但是掌控江海关的又是英美法三国洋人,他们需要曾国藩的兵马保护上海,这里面是个无限循环的套。
第152章 九十万两小订单
两万英镑撒下去了一小部分,助六和胜海舟就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报。
因为铁甲舰的造价起跳就是三十万英镑,换算一下就是白银九十万两。这个价码,说句实话,满清朝廷一时间还真的抽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