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节
只有真满洲才能得到满清上层统治者的亲信嘛,换上别人,都不可能安心。这实际上就是朝廷和曾国藩在争财权。
而上海本身因为太平军频繁的攻势,以及苏州、常州、湖州、杭州等地的全部失守,彻底成为了大海狂涛之中的孤岛。
这个时候上海的洋人和华人绅董,已经不在乎到底是谁来上海了,他的命和钱亟需一支人马来保护,管你是曾国荃来还是多隆阿来,只要带兵来就得了。
普鲁斯为什么那么爽快的把九十万关税银子交给幕府,其实也是因为上海的洋人有些着急了,担心被三十多万太平军给彻底包围打死。那么不仅上海这个租界要没,他们的性命可能也有危险。
此时清朝廷在上海筹建水师,调遣马队,其实是符合上海上下所有人的想法的。上海地方的绅董非常高兴,据说已经筹集了十八万两银子,作为给多隆阿部队的犒赏钱和军饷银子。
现在水师兵轮糜集上海,又有二三千精悍马队赶到,上海绅董心下大安。下一步是干嘛?当然是希望多隆阿主动出击,解除太平军对上海的包围。
多隆阿有心争夺克复南京江宁城的大功,自然也是愿意作战的。他请求朝廷选拔前锋营、鸟枪营以及索伦营内的精干旗员,迅速南下,充实水师的折子已经上了。但是旗员汰烂,这个选拔要好久,多隆阿等不了。
他得在上海先把权威树立起来!
所以多隆阿自率马队,而命吃水平均只有1.2m—1.5m的浅水重炮艇在后,凭借上海地区密集分布的水网,以及炮艇蒸汽机驱动的迅捷,四面出击。
虽然我不会指挥海军,但是我会指挥大炮啊。
还别说,多隆阿对于指挥炮队还是很有心得的。他直接把浅水重炮艇当成了移动大炮,而且是比什么八千斤红夷大炮还要厉害的英国进口大炮。
往往战斗就是河道中的浅水重炮艇一阵炮打,打得太平军灰头土脸,阵营大溃之后,多隆阿再率领马队践踏和冲突。未曾想到清军突然有大量移动极其迅捷的重炮的太平军,很是吃了一点亏,接二连三的从上海外围撤退。
大捷!
诚然大捷!
上海洋人和绅董非常高兴,奏捷的折子送到京师,两宫太后和恭亲王也高兴。到底是咱满洲正白旗的,多隆阿解了上海之围,江海关的银子,终于有三百多万两,相次押解到了京师的户部,这就令朝廷更加欣喜了。
于是多隆阿趁势上奏,说购自日本的炮船十分利于在江南作战,而且一条买价不过二三万两,相比较于平定发匪的几千万上亿军费,那根本就是九牛一毛。最好再行添购十条二十条的,全部调至上海,可奏奇功。
朝廷对多隆阿的建议非常重视,他们本身就希望加强多隆阿麾下的实力嘛,自然直接批准了这一要求。
“所以清国有意再购买十二只炮艇?”忠右卫门没想到第二桩生意来的这么快。
“是的,想来很快就有讯息传回江户。”助六点点头。
“好事啊!”正好把幕府的浅水重炮艇清清空。
方便咱们换装铜壳乃至于钢壳的新锐炮艇,舰炮也可以直接升级。多隆阿真是急忠右卫门之所急,想忠右卫门之所想啊。
“对了,还有一桩事,臣也是在上海听来的。”助六像是想到了什么消息。
“何事啊?”忠右卫门心里正高兴呢。
“听说原本要调来上海的一位李姓官员,这次改调清国的陕西省了,上海不少豪商还叹息少了六千援兵。”
第154章 露西亚特使到来
“李鸿章?”
“恩?上様居然听说过此人吗?”
助六原本还只是准备把在上海听到的小道消息给忠右卫门说说的,没想到忠右卫门居然知道这么一号人物。
“前头有报说他帮着清国的总督曾国藩镇压内乱呢。”忠右卫门确实收到过上海方面的讯息,说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幕府之中。
“是的是的。”助六点头。
原本历史上这个时候,因为上海多次请求援兵,所以以按察使衔在安徽督办团练的李鸿章得以署理江苏巡抚,带领大军进驻上海。还被许多上海的绅董嘲笑为乞丐兵,衣甲装备什么的,都不齐全。
但是本位面,因为蝴蝶翅膀的拨动,多隆阿率兵进驻上海,并开始筹建水师了。加上清朝廷有心经营,李鸿章自然不可能会再获准带兵进驻上海咯。
至于原本历史上为什么是李鸿章进驻上海呢?这其中又牵扯颇多。
1860年曾国藩把湘军大本营移到安徽祁门,李鸿章认为那里是个口袋地形不宜驻防,坚决要求移换。可能曾国藩杀他傲气的思想当时占了上峰?便挖苦说,谁胆小谁就离职去任好了。使得李鸿章很不满意,两人之间生出了嫌隙。
李元度是曾国藩的老部下,当年曾国藩被太平军打得差点全军覆灭想投水自杀时,幸亏被李元度拼命劝阻,这才把人救下来。
后来李元度居功自傲,防守徽州兵败,曾国藩决定予以弹劾。李鸿章对此坚决反对,甚至威胁说:老师要是弹劾李元度,学生我也不干了。曾国藩不屑一顾地说:那就请便。到头来两人谁也不让步,曾国藩真的上了弹劾折子,李鸿章也真的拜拜了。
很好啊!湘军自己内讧了,这是满清朝廷最希望看见的。但曾国藩这人确实有点意思,他杀了李鸿章的傲气,或者是反复的pua了李鸿章之后,又可惜李鸿章这人的才学,于是上书请求继续把李鸿章调到自己麾下。
恰好李鸿章自己在老家单干,朝廷也乐意他单干。先后募集了淮勇五营,朝廷又调拨了湖南新勇两营,以及投降太平军两营(丁汝昌就在其中)给他。曾国藩还送了李鸿章标兵一营,以为中军。
这十营六千多人,历史上因为上海危急,加上曾国藩陈请,最终就调去了上海。实际上也是曾国藩为了保住上海,同时掌控江海关关税的一步棋子。
现在好了,李鸿章这个上海是去不得了。
“清国皇帝已经命令这个李鸿章,署理陕西巡抚,带领十营六千余兵马,去往陕西了。”助六倒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只是当新闻和忠右卫门说。
“喔……”忠右卫门点了点头,面上淡淡的。
心下则是颇有两分感叹啊,这李剃头去了陕西,那回子可要完了啊。这位李剃头和他老师曾剃头在杀人这件事上,那是相当的有共识啊。苏州杀降十余万就不说了,后来李鸿章去了广东,为了震慑会党。
仅仅是震慑会党嗷,会党还没干点什么。他就抽签缉拿会党人员,每天杀数百人,不问良贱,只管杀。从年头杀到年尾,一日不停,通算杀了数万人。
这小子去了陕西,那……
如果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忠右卫门深感两宫太后和恭亲王选对了人。李剃头这人本事肯定是有的,打洋人未必行,打回子、捻军什么的,那绝对有一手。
“还有一桩事,对马之役中投降的露兵被英使约束在上海,如今露西亚已经派了使臣过来,全部接收,转送离去。”助六继续禀报道。
“露西亚王的特使抵达上海了?”忠右卫门心想这事都过去一年多了,俄国人终于要来面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