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76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3节

假设幕府要是真的穷到某种地步了,又开辟不出什么新的财源,那么割一割寺院神社的韭菜,没有一个大臣会不支持的。
都做到幕府的老中了,怎么可能还有虔信徒?
当然啦,虔信权力的应该不少。
可眼下关联上“天谴”的事情,以及京都方面,层出不穷的发生各种试图搅乱社会秩序,颠覆幕府统治的活动。忠右卫门的耐心,或许已经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尊攘运动给消磨殆尽了。
尊攘运动的核心大旗是什么?是孝明天皇!
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封建至高存在,孝明天皇拥有所谓的“君臣大义”。也即是他通过“将军宣下”,将大政委任给德川将军。德川将军则代替天皇,对日本六十六国进行统治。
虽然德川家的天下,是德川家康拼了一辈子的老命,好容易打下来的。但是毕竟在法理程序上,德川家还是走了武家的老路,接受了所谓的“大政委任”。
这就是问题所在!
包括忠右卫门在内的所有德川将军,理论上都是天皇册封的,都是天皇的家臣。德川将军实质上是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状态,只不过就是这个状态比较稳定,天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是认命,这么多年来没有想过杀了将军自己掌权罢了。
“兹事体大,恐难成行吧……”松平齐宣身为大老,见大伙儿不说话,还是要起来说一句的。
我也不反对到底,意思就是现在反对一下,将来要是有机会,咱们可以再办办看。现在嘛,内外危机重重,既有尊攘乱党,又有洋夷鬼畜,纷扰不休,日夜相迫。
值此板荡之际,一切求稳,还是不要办这样的惊天大事吧。
忠右卫门没有说话,只是转头过来,直视松平齐宣。松平齐宣原本还面对着众臣,突然感觉到忠右卫门的目光,两人一对视,他就感觉到不对劲。
不是说什么目光要吃人,或者什么像是冰刀一般刺人。而是忠右卫门的眼神,分明在说,别人不帮我,你得帮我。
十几二十年兄弟做下来,你难道不挺我一把?
如此直接的暗示,令松平齐宣稍稍顿住。两个人也确实认识很多年了,平时合作的也相当愉快。基本上松平齐宣的谏言,忠右卫门都会听从。算是相辅相成,颇为合力的局面。
以往忠右卫门是不会这样,要求松平齐宣公开、不带疑议、坚定、有力的表态的。这是忠右卫门上台之后的第一次。
“兹事体大,是以先与诸位商议!”忠右卫门收回目光。
如果此时助六在现场,那么忠右卫门只需要事前和助六通个气,御前会议上助六就会主动积极的表态,以支持忠右卫门。松平齐宣毕竟身份不同,未必那么“听话”的。
“无论上様如何决定,臣必当遵行!”反倒是大冈忠恕,他一辈子察言观色,活在权力的身边,刚刚的一幕看的清清楚楚。
侧用人的出身,使得他最清楚自己的定位。他的一切都是将军给的,要不凭啥一个岩槻藩两万三千石的藩主,能够代代参与幕府的中枢机要。
大冈家同将军家,那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是死是活,都捆绑在将军身上。
“只是……”松平齐宣回头望了一眼大冈忠恕,没想到大冈忠恕表态这么快。
“世上各国,皆以余为日本国王,何须京都宣下?”忠右卫门一定要把这个君臣关系给彻底的打掉。
“余乃东照大神君之苗裔,亦是神裔,何曾低他人一等?”
“若说诸侯百姓,数百年来,皆从我德川之号令,又何曾听洛中一旨一令?”
“正是国家板荡,才须明定国是,内外同体,毫无分别!”
话已经说得这么开了,就算是再迟钝的人,也肯定知道忠右卫门要干嘛了。要彻底把京都那一帮子人,打成神道教奉祀人员,孝明天皇做神道教奉祀官,仿效隔壁曲阜孔氏的例子。
你对内自称什么都无所谓,对外的话,以后就只能是神道教奉祀官,位在诸卿诸侯之上。但必须明确一点,天照大神的归天照大神,德川的归德川。
俗世的权力,必须全部由德川家来掌握!
我不废除你,已经是格外开恩了。凭幕府海陆雄师数万之众,天下六十六国,有何人能挡?神神道道那一套东西,忽悠旧时代的愚夫愚妇也就罢了,现在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上様已然决意?”松平齐宣突然起身。
“更待何时!”忠右卫门也猛地站了起来。
他一站起来,所有的诸侯大臣也都站了起来。大冈忠恕和阿部正外只是望向忠右卫门,松平齐宣则是不住的摇晃着身体。水野忠精一言不发,岛津定义闭着眼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末尾的德川庆福,大气也不敢喘,紧张的望着面前正在决定幕府未来走向的一帮人。
第24章 大借贷款做人质
忠右卫门很清楚,自己没有统一整个幕府内阁的意见。现在顶多是因为一时的震惊,有些人想不出好的办法或者理由,来反对忠右卫门这样捅破天的想法。
但忠右卫门很清楚,一国两君这个烂疮只要还在,那么就永远会有层出不穷的事端。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三不五时的跳出来几个尊攘分子,就要让幕府放下秋收和外交这样的大事,去专门应对。
国家还能不能好了?
还有没有精力去发展了?
说得再深一点,如果能够通过这件事,把潜在的反贼一次性逼出来,凭忠右卫门手里三个师的新军,还不是轻松应付。
如果反贼藏的深,始终不肯露头,坐视天皇以及公家变成小小的神道教奉祀官,那就更好了。失了大义名分,以后只能顶着反贼的名头,来倒幕啦。
而且眼下,实际上还算是个好机会。正好英法两国都在向幕府施压,希望幕府增加居留区,也就是租界的范围。那么这个事情,就可以拿来做文章了。
历史上萨长起兵倒幕,实际上就是因为萨摩已经和英国人勾搭到了一起,获得了英国人的支持。而法国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全力援助幕府。此消彼长之下,幕府便也就输了。
先前德川家定治世时,《明定国是御令》已经获得了列强各国的签字认可,算是在日本发生内战时,为幕府加了一道保险。
为了以防万一,忠右卫门还得再加一道保险!
怎么保?那当然是以同意英法拓界的要求为幌子,向英法大规模借贷六百万英镑!
表面上可以说是铁道实业发展基金,实际上这六百万英镑就是“人质”。英法要是不支持幕府,那么这六百万英镑就有很大的概率没了。是袖手旁观,还是对幕府鼎力相助,想来精明的资本家老爷们,应该有自己的一笔账。
到时候他们只需要保持中立,忠右卫门就有自信可以压着国内的老二加老三一起打,还有余力震慑诸侯。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