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节
尊王势力一时间风起云涌,十余藩接二连三的宣布公开加入尊王派的诸侯大会。而归国途中,停歇在京都的诸侯,以及交代途中也停歇在京都的诸侯,总算下来,居然有足足七十余人。
有这七十多个人,事实上就已经摸着天下诸侯人数的三分之一了,按照法国的先进经验,足以召开全国制宪大会,建立新的国家。
“到底小觑了彼等啊。”忠右卫门这两天全都在处置江户发生的大规模火灾。
想都不要想,全都是人为的纵火,而且已经完全指向是长州藩逃亡出去的藩士放得火。他们放火既是为了阻碍幕府组织力量,追捕毛利元德。也是为了使幕府留下更多的人力在江户,不能够应对京都的局面。
毕竟偌大的江户,想要藏下一个人,还是比较容易的。就算江户各町已经开始设置警察,到底时日尚短。以某个时期,动员力最强,人民群众最拥戴,每条街上都有治保大妈,每个院都有管院大爷的年头为例,还有特务潜伏三十年以上呢。
他们在暗,幕府在明,一个人暗夜里纵火,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等町火消和官差赶来,人早就跑没影咯。
“江户到底紧要,不能轻忽。”松平齐宣眯着眼,刚刚从外面进入屋内。
纵火犯是抓到了两个,都是长州藩的武士无疑,只不过人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报上了名号之后就闭口不言,颇有要杀要剐随你便的意思。松平齐宣主持审讯,务必要把这帮人一网打尽,可惜留下来的都是“死士”,嘴严的很。
“以臣来看,京都有五千兵,尊王之众不过乌合。京都众败,则江户立安。”助六稍微想了想,感觉这事情不能拖了。
室内就忠右卫门、松平齐宣和助六三个人,都是知道此前忠右卫门的计划的。既然在对面有内应,那么是不是更改计划,不再等更多的刺头跳出来,先把眼前这波跳的最欢的,全部杀了了事。剩下的震慑一番,便可彻底降服。
毕竟江户这边暂时抽不开人,而京都那边的势力却越来越强劲,别最后阴沟里翻船,那就搞笑了。
“是否孟浪了?”松平齐宣到是没想到助六居然这么敢。
“倒也未必……”忠右卫门一开始看着计划全都按照自己的预估进行,心里面还有点小骄傲,觉得所谓诸侯,不过尔尔。
现在看来,到是自己确实小瞧了诸侯们的本事和智谋。
咱们用阳谋,诸侯们也用的阳谋。我就在江户城下烧杀掠抢,你管不管?你不管不顾就把兵马抽走,城下可有二百多个诸侯的几十万武士呢啊,这里面只要有三分之一作乱,江户就将落入诸侯之手。
你要是把传习队第一江户师,和岸防炮兵部队的一万四千人全都留在江户,那么京都方面就只剩下一个第二大阪师的六千人。
为之奈何?
“上様只需留六千人与我,余者八千众一并上洛,两边合师,纵使诸侯有五万兵,也不过尔尔。”松平齐宣勉强算了算。
因为他可以召集两千多警察到府,然后武装陆军士官学校、海军兵学校以及商船学校和江户大学的学生兵,又可得一二千人。这样他手里就有一万大军,据守江户城的话,完全足够了。
只是城下,可能就得放弃一部分无力防御的地方。
打仗嘛,有所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没有什么不行!
“唔……”忠右卫门对传习队的战斗力是很有信心的,同时对吉田松阴的志向也是很清楚的。
吉田松阴就是要掌国家大政的人,他的心智也非常的坚定,不可能放过这个彻底击垮封建旧势力的机会。
只是局势变化的太快,脱离了忠右卫门的预计,令忠右卫门有些犹豫罢了。忠右卫门就是这样一个人,并不是神,也不是圣,绝非十全十美。
“三军之灾,生于狐疑。用兵之害,犹豫最大。”助六反而比忠右卫门更坚定。
“丰富侯说得不错,若再迟疑于江户,则京都之力日盛。稍有不甚,反至倾覆。”松平齐宣来回转悠了一圈,最终也如此说道。
忠右卫门对于内战,那是早有准备的,只是没有想到内战会来得这么快。而且原本预计可以调动两个师的兵力,现在居然就只能调动一个师了。心中曾经十足的把握,如今只剩下五六分。见两人如此力谏,又想到自己当年的志向,到底还是决定了。
“明日通电全国,余将上洛,处置诸仪!”
第41章 敦促禁中早让国
忠右卫门不准备带多少人一道上洛,江户是自己最大的本钱之一,绝对不能够乱。只要江户保得住,就算京都的事情有什么波折,幕府也能够东山再起。
所以第一江户师和江户岸防炮兵的一万四千余人,咱们不会动的。全都交给松平齐宣,镇守江户,以防生乱。
这么多年滚在政治泥水潭里面,忠右卫门很清楚,道德品性并非完全评定一个人的标准,真正的利益才有可能永远牵绊住人。
松平齐宣只是一个八万石享受十万石城主格的大名,如果没有幕府这个大靠山,没有德川家齐这个亲爹,他根本不可能担任大老,实际执掌整个日本的大政。所以他绝对不可能叛离幕府,江户交给他万无一失。
而咱们的铁兄弟助六,出身六百五十石旗本家,现在却担任老中·外国奉行,几乎就是毫无根基,纯因忠右卫门的关系,提拔到了这样的名位。一旦改朝换代,他会立刻被打回原形,甚至身死道消。加上两人几乎四十年的友谊,他一定会支持忠右卫门到最后。
所以忠右卫门也不带别人了,就带助六在身边,万事也好有个照应。
余下只带二百多近卫侧近,立刻出发去京都。反正沿途的骏府、滨松、冈崎、名古屋和彦根,那都是幕府铁杆的铁杆,一般不会出什么危险。
另外就是事情的发展,不如忠右卫门预想的那么顺利。不仅毛利父子跑路了,而且历史上的部分墙头草,因为孝明天皇意外的坚决,而提前倒戈。尤其是福冈藩,筑前勤王党的虽然未必能够直接出兵京都,却可以威胁整个九州的诸侯,还可以看好长州藩的后门,对于解除长州藩的后顾之忧,有大好处。
当年德川家定和忠右卫门商议嘉之助的安排时,就提及过,福冈藩的藩论是倾向于尊王的。当然佐幕派势力也有,双方争斗的比较激烈。
但因为时局的变化,忠右卫门没有把握刺头已经全部跳了出来!
如果不能把刺头都挑了,后患无穷的道理忠右卫门还是知道的。所以之前忠右卫门一直摆出一副逡巡犹豫的姿态,就是希望刺头们赶紧往外跳。
现在情势一变,再任由京都那么闹下去,局势的发展就将脱离掌控。忠右卫门便决定以自己本身为诱饵,进入伏见町,摆出上洛的姿态。
伏见町只有第二大阪师的五千人,呼应尊王的诸侯武士却不下十万人。这会给予许多人莫名的勇气,只要能够将伏见町的第二大阪师消灭,生擒忠右卫门,就能够逼迫幕府大政奉还,召开诸侯大会,虚君立宪了。
在如此情况下,都不敢跳出来的,那也称不上刺头了!
废物什么的,将来有得是办法收拾,根本就不需要花什么精力咯。
至于可能的发生的战斗,忠右卫门既相信传习队的实力,也相信吉田松阴的本事。等闲来二三万敌军,战而胜之,并非难事。
松平齐宣原本不同意,但是见忠右卫门坚决,便也不再多说,只道有他一条命在,就有江户城在。若是有事,必定拥少君拾丸承继大统,以续德川。
很好!
随即忠右卫门在御前会议上宣布了上洛的计划,然后便要求老中们尽力协助松平齐宣,自己则会在处置往京都的事宜之后,回返江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