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节
对于这一点,两人都是心知肚明。
但是,丘总要的原本也就是这么一个态度。
有了张校长的签名,如果到时候韩烈拼着名声不认账,老丘大可以拿着声明去找管总。
管总肯定是要替张校长补偿他的。
不见得是钱,但一定比钱更有用处。
丘总占了大便宜,签字之后,跟韩烈拍胸脯打保票:“韩老师,你的讲座,我一定带几位重量级客户来捧场!”
烈哥心里吐槽:好像我不给你分成似的……
当然了,他对丘总的人脉确实也有一丢丢的期待。
作为魔都自有的信托公司,他搞没搞好公司发展是一回事,他的位置、人脉和关系网是另外一回事。
“好,感激不尽,咱们共同发财!”
丘总得了准信,心满意足的走人了。
韩烈也没在乎这人心黑,不知道在哪儿凑了那么多现金出来。
反正保底归保底,分成还是有利于自己的,你凑再多钱,不都是给我做贡献?!
现在【超新星一号】的总额是22亿,合同全是一样的分成条款
亏损20%,提前清盘,管理费一分不收。
期末清盘时盈利15%以上才有提成,并收取5%的管理费。
盈利100%以内,分给客户净盈利的80%。
盈利100%以上200%以内的部分,分给客户净盈利的60%。
盈利200%以上300%以内的部分,分给客户净盈利的40%。
盈利300%以上400%以内的部分,分给客户净盈利的20%。
盈利400%以上的部分,客户没有分成,全归众美所有。
下限堪称私募里最宽松的条件,但上限最严苛,谁都别想借着韩烈的能力发大财。
一个亿买进,最多赎回不到2.9亿,听着是挺带劲挺过瘾的,但韩烈之所以把总体额度压到25亿,是奔着翻10倍去的。
250亿出场,分出去80亿左右,剩下的全是咱烈哥的利润。
什么叫金融黑吃黑、借机生蛋的极致啊?
额,好吧,其实别的私募更黑,只是他们没有挂,所以黑的是另外一方面。
比如,某家私募最开始签合同的时候因为信心不足而没有设定分成上限,结果赶上了好时候,在大牛市里把净值干到了6以上。
管理人一看,卧槽,客户拿大头,自己只能喝点汤,这他妈太亏了啊!
于是赶紧找同行合作,帮人抬轿子或者接盘。
好了,自家基金的净值被打下来了,亏到了3左右,但是在另外的渠道赚到了上亿的分红。
行了,舒服了,念头通达!
结果客户最后一看,卧槽,净值居然有3点几,赚了两倍多。
哎呀我去,这是股神啊!
不行,我得替他宣传宣传,安排好大哥洗脚按摩大宝剑!
玄幻不?
其实一点都不玄幻,管着大钱的行业,挖空心思玩猫腻才是常态。
你们敢给他机会割韭菜,就别幻想他能靠自律顶住吃饺子的诱惑。
韭菜鸡蛋虾仁馅,真香!
……
丘总离开后,重量级人物只剩下了最后一位。
金行。
但是他到最后都没有投进一分钱,倒是那位办公室主任出面,给韩烈介绍了一位客户。
客户名叫卢大茂,开了家二手奢侈品回收公司。
本身它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收货压货需要很多现金。
然而那哥们带了一个亿来买基金,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却对韩烈客气得不行。
于是烈哥不但收了他的钱,还给他一份保底协议。
全程没有任何公事之外的沟通。
我不问客户是哪来的干嘛的为什么投那么多,我只看他是谁介绍来的。
会办事儿的人,都这么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