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生活>消费系男神> 第134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8节

很多人能够赚到钱是因为赶上了时代或者踩中了风口,安安全全顺顺利利就发了大财,等真正开始享受的时候才发现哎哟我去,怎么那么多骗子啊?
娱乐圈收割煤矿主不是个例。
叠码仔做套诱赌收割工厂主也不是个例。
以翟欣欣为代表的婚恋杀猪局收割IT富豪更不是个例。
再普遍点讲,以奢侈品、红酒、艺术品、文玩收藏来收割圈外富豪,更是经久不衰的生意。
有钱≠会花。
能力强智商高≠永远不会上当。
隔行如隔山,金融大忽悠是怎么收割那些圈外富豪的,酒商就可以怎么收割金融专家。
韩烈要是一时兴起直接把那1.5亿砸出来,能买到一半真货都算是烧高香了。
办事儿缺乏章法,结果必然是这样。
现在倒是不至于了,庞晓光虽然没有直接搞定问题的能力,但是他出的主意确实靠谱。
于是韩烈回头就找到金融办的某科室领导,联系上了保税区红酒交易中心的老总苏婉凤女士,以及魔都红酒交易中心的老总顾光。
当天傍晚,便坐在一起吃了顿饭。
他们两家平台,硬要算的话,其实也算是搞金融的。
把平台上面的红酒,理解为股票就好。
平台方保证每个种类的红酒都来自于酒庄,做的是F2C模式。
实物交割流程大致是全球原产地酒商酒品→入自贸区保税区恒温恒湿24小时监管的酒品仓库→消费者。
但大部分客户在平台上购买红酒都不需要交割实物,而是持有所有权,作为一种投资长期持有或者低买高卖。
因此,两家平台不但要受到商务委和工商局的监管,同时还得接受金融办的监管。
甚至,金融监管对他们的生存更有发言权。
而那位金融办科室领导理论上对韩烈的私募也有监督管理权,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韩烈给他面子,他反而要承韩烈的情。
是不是不太容易理解?
人行、当地金融办、证监,理论上都是金融机构的爹娘公婆。
但在具体执行上,区别很大。
人行除了反洗钱根本没有精力理会别的,也不会越过证监去找事儿。
金融办则是每年开几次会,总结一下成绩,打打秋风,你好我好大家好。
证监才是真正的班主任。
私募如果做得小,那么谁都得罪不起,谁来检查都得供着。
可如果做到韩烈这种程度,尽管人行依然懒得搭理他,证监也只是正常监管,但当地金融办却会视其为政绩的一部分,不能随意拿捏。
像韩烈这种钱多人脉广、岳父又牛哔的主,一旦跟上级领导歪歪嘴,区区科长是扛不住的。
但是韩烈会做人,很尊重直管单位的好大哥和好朋友,开讲座的时候发了邀请函,结束后主动招待,那自然就是平等论交,互相帮忙了。
红酒交易平台则不一样,它们不受证监管辖,金融口的唯一婆婆便是金融办。
看似是减少了很多限制,实则成为了金融办能够具体管理的少数平台,不得不拿出更大的精力来应对监管要求。
简单理解……一个普通科员对他们的管理权威都很强。
现在是直管科的科长做中间人,两位老总不敢有丝毫怠慢。
当然了,他们的企业本身,跟韩烈的众美也不是一个量级的,有机会坐到一起吃饭,还得感谢韩烈给机会。
于是,聊天变得既有氛围,又有诚意。
韩烈向他们请教红酒方面的知识,他们向韩老师请教金融交易方面的见解,各有所得。
以烈哥的情商,自然是专挑好听的讲。
“贵平台的模式对于那些不具备保存条件的中小投资者而言,实在是太便利了,买到了红酒的所有权,又可以继续保存在平台的双恒酒库中,静待升值,非常棒!
等我的红酒到了国内,希望也可以借用贵公司的仓储临时存放,该交多少钱交多少钱,我先提前谢过了。”
此时,懂事的人一定已经开始拒绝了。
“存酒而已,提钱就太见外了!”
“对嘛,酒库空在那里不产生任何价值,借给朋友用一用还收钱,那得多心黑啊?”
真正心黑的狗烈顿时又省下了一大笔存储费。
至于定酒,更不是问题。
“韩老师,回头您派个人过来,跟我们对一下需要的品类和数量,单价十万以下的红酒,我可以给您做到百分之百酒庄直销,保真!”
“哎哟,那可太感谢了,解决了我的一个大麻烦啊!”
“太见外了太见外了,您照顾我们的生意,这不是应该的嘛?”
侯科长适时举起酒杯中指和拇指捏着杯口,食指伸出去,指着顾光:“老顾,这可是你说的啊,保真!”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