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游戏竞技>禁区之狐> 第394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46节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足坛有越来越多的球员通过校园足球进入职业足球。一方面是我们的校园足球开展的好,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那些经过完善学校教育的球员能够很好的适应职业足球。要想踢好足球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聪明的头脑,这两者缺一不可。身体条件保住的是下限不要太低,而头脑则能保障上限足够高。
“而让我们的球员学会用脑子踢球,最好的阶段,也是唯一的阶段便是青训时期。这就要求我们的青训教练也要具备同样的思维。如果我们的教练只会让自己的球员用最偷懒的方式踢球,又怎么可能培养出具备思考能力的球员呢?
“两年前,我曾经在某个足球培训机构看见他们的‘金牌教练’,一个拥有亚足联C级教练证,某大学体育系的毕业生,是这么训练小球员的:整堂训练课就是放两个球门,然后让十几个九岁的孩子追着足球跑。还美其名曰是让小球员们保持对足球的乐趣……追着球单纯跑步有什么乐趣呢?我没想明白。有谁会对跑步这件事情感到乐趣?那他应该去练田径,而不是练足球。
“而四年前,我去西班牙看世界杯,在马德里就看见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已经知道利用场地宽度,拉开空间送出直塞球了。小球员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是我们教练和西班牙教练之间的差距。
“我们很多教练员,认为教孩子踢足球,就是教授他们踢球的技术。但实际上我认为让孩子们保持对足球的思考能力,教会他们足球思维才是更重要的。
“再举个例子:很多教练都有在带领孩子们训练、比赛的时候,大喊大叫的习惯,大声告诉球员们应该这么踢,应该那么踢。但我个人觉得,这么做除了彰显自己的教练权威,在场边刷存在感之外,对小球员百害无一利。因为你们已经把答案告诉孩子们了,还需要他们动什么脑子呢?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就会去找教练,希望教练把正确答案告诉他们。到最后我们培养出来的是球员吗?不,是提线木偶。
“……有一些很基础的理念和习惯,在欧洲是要求球员在十五岁之前做到及格的。但在中国国内,大多数U19的球员还在学。比如接球前回头观察这么简单一个事情,国内有几个球员能做好的?夏小宇为什么能够在罗马城这样的意甲强队中成为核心?就是因为他具备出色的观察能力和方向感……
“对于那些想把孩子送上足球道路的家长们来说,其实国家队成绩好坏、联赛繁荣与否、职业教练水平怎么样……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大,毕竟离他们的孩子太过遥远。真正能够让他们下定决心的关键因素,其实是基层足球教练的水平有多高。现在足球运动越来越普及,家长中懂球的球迷也越来越多,他们或许没见过猪跑,但他们吃过猪肉。所以一个青训教练水平究竟怎么样,其实他们多少都能看得出来。还用过时的理念去指导小孩子,往大了说不利于中国足球的未来,往小了说不利于大家的绩效奖金。
“……在欧足联C级教练员的理论考试中,有这样的题目:如何训练球员的平衡能力?如何用画图方式解释人体膝盖构造?球员每天摄入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是多少?大家看看,头脑简单的人怎么做教练?没有学习能力能不能行?我们不能指望一群自己都不愿意动脑子的教练能够教出来善于思考的球员,所以在座的大家,无论什么时候也要继续学习、提升和进步。
“不要认为青训教练远离职业足球一线,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恰恰相反,我认为越是青训教练,越需要时刻了解世界足坛的流行趋势和战术演变,甚至还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因为你们现在培养的球员,是要等到十年后才可能踢上职业比赛的……我很高兴看到今天来听课的大多数人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学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比我这样的老头子强。而你们是中国足球的地基,你们越好,中国足球的未来才可能越好!”
胡立新的话说的不客气,但是教室里没有响起不满的喧哗,也没有人摆烂躺平。
大家都在认真听讲、做着记录,不少人脸上浮现出思索的神情,还有人和自己的实践工作一结合,便恍然大悟地点头。
第四章 东川中学的退队仪式
熊家辉站在队友当中,用带着羡慕的眼神看向他们对面的那二十几个人。
这二十几个人里站在最前面C位的还有五个人。
他们是所有人注视的焦点。
看着他们五人,熊家辉心里忍不住地想:
我什么时候也能像学长们那样站在所有人面前,向大家告别啊!
和熊家辉一个想法和眼神的绝对不仅仅只有他自己,和他站在一起的东川中学足球队的一百零五名球员,都用同样的目光注视着与他们相对而站的五人。
在他们之外的东川中学足球场看台上,还有很多人,同样在现场见证这一刻。
这里面既有东川中学的学生,也有从侧门进来的校外人士,包括就住在这附近的居民,以及东川中学的拥趸们。
他们很多人都是提前得到消息,专程赶过来的。
因为这一幕有极其特殊的含义。
这是东川中学足球队一年一度的高三队员退队仪式。
“真是好,今年的东川中学有五个人被职业俱乐部选中,创纪录了!”
看台上,有个中年人用欢喜的语气感慨道。
“如果不是有三个人学习成绩太好了,想要继续上大学,还能创造更大的纪录……”旁边有人叹了口气,“一次输送八个人去职业球队,全国纪录!”
“哈哈!无所谓,现在这样也已经很棒了!”中年人并不觉得遗憾,“咱们重质不重量。这次的五个人里肯定有以后能进国家队的!”
“你是说黄昌宇吧?”旁边的人干脆和大叔聊了起来,“他现在可就已经是U19国青队球员了。”
“对对对。这小孩厉害,东川中学今年能打进全国大赛决赛,全靠他在中前场的发挥。能传球还能进球,身体素质也不错,感觉去职业队的话,可以不用适应……”
“去闪星的话确实可以不用适应,赵康明也很看好他呢。哎呀,多少年了,咱们东川中学终于又出来了一个超级天才!就是可惜,还是没能帮东川中学拿到全国大赛的冠军……现在那个全国冠军还是胡莱帮咱们拿下的……”
“那肯定不能比啊。当初那可是咱们东川中学的黄金一代啊,除了胡莱还有夏小宇呢,多厉害!黄昌宇怎么也不能和胡莱、夏小宇比不是?我觉得啊,他以后能够入选国家队,就算是最大的成功了……”
“哈哈,说的也是,说的也是。和胡莱比,那是找不痛快……”
在主看台的角落里,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就坐在第一排座位上,面带微笑注视着下面球场上密集的人群。
就像是辛勤劳作了一年的老农看着自家丰收的稻田一样。
那些水稻被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低垂着,随风轻轻摇摆。
※※※
“黄昌宇,你代表离队的球员,给大家说两句。”
站在一边的李自强说道。
黄昌宇便从人群中站出来,朗声说道:
“十分感谢和大家在一起奋斗的三年。也谢谢我自己当初选择了东川中学。感谢教练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指导和照顾……东川中学是一个有着优良足球传统的学校,接下来的人生路上,无论是在职业球队,还是在大学、社会,也都会始终牢记自己是东川中学足球队的一份子,绝对不给东川中学足球队丢脸,不给胡莱、罗凯、夏小宇这样的前辈丢脸!”
在这里顿了一下后,黄昌宇继续说:
“这次的全国大赛虽然我们已经拼尽全力,但却很遗憾没有能够赢得全国冠军,作为队长,我感觉还是很对不起大家的信任……不过我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当做继续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我相信东川中学足球队终有一天,会站在全国大赛的冠军领奖台上!谢谢你们,谢谢,能够和你们一起踢球,是我们高中三年最宝贵的财富!”
接着黄昌宇率先向自己眼前的队友们鞠躬,在他身后的二十一名确定离队的球员,跟着他一起,向自己的前队友们鞠躬。
起身后,黄昌宇又转向李自强,其他人同样跟着转身。
他们一起向李自强及其身后的教练们鞠躬,感谢教练们的培养。
自李自强以下,所有教练团队的教练们都坦然受之。
看台上那些围观的人们纷纷鼓掌叫好起来。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