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玄幻奇幻>重筑2005> 第166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4节

刚刚入职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何纲看向余成东,看到这位上司目光专注,看着电脑上的发布会直播,神情略显疲惫,嘴巴微微抿着,配合着那张脸,给人一种对结果有所预期、却不肯服输的执拗刚毅之感。
……
现场,苇庆凡语气略微昂扬,说出来了所有人都在关注,又注定超过了所有人语气,甚至可以认为是拉开了国产手机新纪元的话语:
“经过四个月的销售,目前将进酒的出货量已经达到了200万台!”
“……”
现场观众一阵默然,直播间里同样如此,因为和古词手机每次宣布都是1000万台的数字相比,这个数字实在有点寒碜。
200万台而已。
不少人甚至生出了“果然卖的不好”的想法。
而一些比较了解行情的粉丝和爱好者,则一片惊呼:
“这么多?”
“真的站稳高端了?”
“苇总牛逼!”
“我以为能有100万台就了不得了,居然4个月就卖了200万台?”
“艹,就一句话:苇总牛逼!”
……
现场倒也不是没有人懂行,黎妙语甚至听到旁边有个记者直接“卧槽”了一声,显然大大超出了预期。
而至于友商的办公室里,这个数字带来的冲击就更大了。
第782章 鸟鸣涧发布会
“200万台?”
“这么多?”
“哪怕按照半年占总出货量的50%,整个生命周期也有400万台了!”
“这才四个月呢!”
“估计整个生命周期可能接近500万台了……”
华为办公室里,讨论声中,何纲看着余成东,后者表情凝滞,沉默的如同一尊雕塑。
过了会儿,那张略显疲惫的脸庞才动了动,露出个笑容,看向身旁的同事们,露出个笑容道:“卧槽,这么猛……他们怎么卖这么多?”
何纲道:“估计整个生命周期肯定会超过400万台了,可能会接近500万台。”
“肯定超过500万台。”
余成东很肯定地道,“他们不是正在准备海外上市吗?现在只是国内市场的销量……”
顿了一下之后,他再次感慨道:“艹……太猛了!特么的……第一代就这么猛!”
大家对此见怪不怪,有人迟疑着道:“我们要不要也做一款大屏手机?”
余成东接受华为消费者业务之后,为了区别以前的贴牌低端机,效仿三星“Galaxy”系列,推出了华为“Ascend”系列手机,并且进一步划分出了从高到低D、P、G、Y四个系列产品线。
这四个字母,分别是钻石、铂金、黄金、年轻四个英文单字的首字母,D系列是旗舰,余总加班加点,正带领着团队努力做出来,正在准备去巴塞罗那发布。
华为虽然关注古诗手机的动向,却不认为大屏是潮流,或者说不认为5.3寸的手机会受欢迎,因为目前市场上影响力最大的还是苹果。
原本历史上,因为三星note系列的大获成功,2013年,华为在四大系列之外,模仿三星note系列推出了mate系列,主打“大屏幕、大电池”的影音体验,定位略逊于D系列。
Mate系列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分别推出了mate、mate2,又因为D系列销量扑街,Mate系列反而还凑活,在Mate3发布的半年之后,华为在14年9月推出了新款。
Mate系列正式取代D系列,成为华为旗舰手机,定位提高之后,逼格自然也要上去,华为于是采用了惯用的营销手法:名字!
新款Mate直接命名为Mate 7,为的是表明已经“超越”iPhone了,因为当时是iPhone6——数字超越也是超越嘛,7一听就比6厉害。
麒麟处理器命名为9系,也是同样的考虑,名字就是要比骁龙的8系高一头!
在这一代,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念的前缀“Ascend”也被正式取消。
Mate7发布之后,因为搭载的麒麟925体验提升,又赶上了15年骁龙810天坑,莫名其妙走红大火,销量突破了700万台,正式站稳了高端市场。
Mate 7的宣传语“爵士人生”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华为的代名词。
大为惊喜的华为手机团队于是提高了Mate的定位,并且再接再厉,在Mate7的基础之上推出了Mate S,售价直接从2999提高到了3599,可见当时华为手机团队对这款产品的信心。
然而,整个团队压根就没搞明白Mate7是怎么火的,推出的Mate S质感更好,但屏幕从6寸缩减到5.5寸,电池从4100毫安缩减到了2700毫安。
于是,Mate S销量直接扑街扑到了姥姥家。
几年之后Mate40发布会上,余成东回顾历代Mate系列手机,Mate S连出现在PPT上的资格都没有。
栽了这个跟头之后,华为这才确定了Mate系列大屏幕、大电池的定位,并且火速推出了Mate 8来救场,此后Mate9、Mate10持续进步,Mate20正式神功大成。
因为将进酒的成功,如今华为手机团队更早开始考虑做大屏手机了。
余成东明显意动,但考虑之后,还是摇了摇头,道:“先把我们自己的产品打磨好……”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