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节
毕竟宣传要用到节目的渠道和流量,自然不能绕过王恬。
对于美食节的筹办,王恬也乐见其成。
这份活动主要出力的是李逸,她要做的,只是通过平台帮忙宣传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失败,不会对节目造成任何影响。
但万一成功了,那好处就大了,不光能为节目塑造好口碑,在领导面前也极为加分,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一顿饭吃完后,一份四方协议也被拟定了出来,由高邮市旅游局,天成文化,李逸,以及《中餐厅》栏目组共同签订。
一整晚,刘艺菲,赵金麦和吴垒三人都没怎么说话,只是兴高采烈的吃着晚饭。
酒店真的炖了赵金麦钓上来的那条青鱼,烧了一桌子菜。
但赵金麦几人努力的吃了一晚上,却才只吃了一小半。
酒足饭饱,众人起身告辞分别,李逸一行人直接回了酒店。
这一趟跑下来后,出门要办的事儿就都办完了,他们明天也可以回京城了。
后天就是餐厅营业的时间了,他们也要提前回去准备。
但在明天中午之前,他们可以好好休息,睡个懒觉了。
然而,李逸第二天一大早就起了床。
昨晚他只顾着陪王局他们喝酒,菜都没吃几口,睡了一晚,他一早就被饿醒了。
既然在高邮,那早上必然少不了一碗阳春面。
李逸洗漱一番后,出门就直奔陈小五而去。
陈小五是高邮本地颇有名气的一家面馆,早上卖阳春面,下午卖馄饨。
阳春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面食,也叫光面或者清汤面。
得益于汪老先生,高邮的阳春面也是大有名气,是很多游客来高邮必吃的小吃之一。
相较于其他地方的白汤阳春面,李逸会更倾向于高邮的酱油阳春面,因为味道更丰富一些。
陈小五的名气不小,一大早就已经人山人海。
李逸来到店里,就被灶台大铁锅里漂着的搪瓷碗吸引了注意力。
这是高邮酱油面的特色,被称之为“锅上漂”。
店门口在排队,李逸排在了队尾,刚排到近前,正要点餐,手机却响了起来。
拿出手机看了眼,是刘艺菲发来的信息,问他起床了没,去哪里吃饭。
李逸见状,直接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了她,然后冲老板示意:“我要一碗。”
老板的手脚麻利,回身抓过一把面,就丢进了大锅里。
面汤在翻滚,刘艺菲的电话也打了过来。
“你在哪儿?出去吃饭怎么不叫我们呀?”
“我以为你们要睡懒觉,就没打扰你们。”
李逸看着老板把盛好作料的碗也放到了锅里烫着,一边问:“你们要来吗?我在陈小五,你们下楼顺着主路往西走一截儿就能看到了。”
“好吧,那你等我们啊!”
刘艺菲说完,就挂了电话。
李逸收起手机,就从老板手中接过了面碗。
煮熟的面已经捞起放在了烫好的碗里,李逸小心接着,找了个空桌子坐了下来。
等她们是不可能等的,一烫抵三鲜,面要趁热吃,不然就坨了。
高邮阳春面的汤汁不多,更像是拌面。
李逸拿过筷子搅拌了几下,酱油的香气就飘散了出来。
这家面馆的酱油是熬过的,有复合香味,里面还放了虾籽,而且还加了不少胡椒粉和猪油,拌开后,香味很是浓郁。
李逸趁热连汤带水的将面吃完,出了一脑门的汗,整个人也都清醒了起来。
他吃完了面,刘艺菲也来了。
她素面朝天,只是简单挽了个头发,但一到面馆,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来得这么快?”
李逸笑问:“怎么就你一个人?麦麦呢?”
“麦麦不想起床,我有点饿了,就刷了个牙先来了。”
刘艺菲坐在了李逸对面,看了眼他碗中剩的酱油底,笑道:“让你等我的,你几分钟都等不了?吃得这么快?”
“我以为你还要化个妆什么的,面不能等的,放一会儿就坨了。”
李逸笑着冲老板示意:“老板,麻烦再来一碗。”
阳春面很快,没一会儿就端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