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9节

“最好别这么玩,粮食也能淹死人的。”
李逸提醒了句,就抽出了手来。
眼看老板打完电话回来,赵金麦忍不住冲李逸问:“逸哥,咱们买些这个绿豆吧?回去也能做绿豆糕。”
“少不了。”
李逸笑了笑,就冲回来的老板示意:“这里的杂粮,每样都拿两袋。”
在面点的制作中,坯皮需要用到很多杂粮粉。
通过不同杂粮粉的配比,就可以制作出疏、松、爽、滑、软、糯、酥、脆等不同质感的坯皮。
“好!”
老板欣然同意,一边说道:“奇台新麦已经联系到了,可以一起帮你送过去。”
“可以。”
李逸回头看向了正在玩芝麻的吴垒,提醒:“小垒,这些杂粮,回去都要磨成粉的。”
“啊?”
吴垒惊恐的回过了头来,如遭雷击。
磨成粉?
那岂不是又得出动磨盘了?
这么说,他当牛做马的日子,又要回来了?
这才过了几天舒坦日子啊?
吴垒的心情,瞬间就down到了谷底。
欣赏了下他欲哭无泪的表情,李逸才推着刘艺菲来到了米的区域。
米的种类也有很多,除了常见的粳米、籼米和糯米之外,还有小米,薏米,黄米,黑米,糙米等等。
不同米的种类,适合制作的食物也各不相同。
李逸扫了一圈,就冲老板问:“有没有丹阳的长糯米?”
第388章 稻米史诗
“有,必须有啊!”
老板熟门熟路的找到了一袋糯米,就从中舀起了一勺,递给了李逸。
李逸从勺里抓了一把出来,观察了一番,又捏了几颗送进口中,细细嚼碎,品尝着味道,才点了点头:“嗯,可以,给我拿五袋吧!”
“好。”
老板回身去吩咐,后方的赵金麦忍不住好奇问:“丹阳的糯米很好吗?”
“挺好的啊?”
李逸随口解释:“丹阳地区出产的酒米,号称米中之王,历代都是进贡皇宫的贡米。
丹阳当地把糯米叫酒米,是用来酿制黄酒的。
《丹阳县志》里就记载过,糯稻,崇明、绍兴酿酒用之,名酒米,有酒米出三阳,丹阳为最良之谚。
意思就是说,丹阳的糯米,是品质最好的。”
“米中之王?”
赵金麦不禁咋舌:“这口气也太大了吧?”
“还好。”
李逸笑道:“在长糯米里,丹阳产的可以算是第一梯队的好米了。”
“为什么叫长糯米?”
赵金麦不懂:“难道还有短糯米吗?”
“没有短糯米,只有圆糯米。”
李逸解释:“长糯米一般是产自南方,圆糯米产自北方,这是通俗的叫法,正式的叫法是粳型糯米和籼型糯米。”
“粳型?”
赵金麦更迷糊了:“我记得粳米不是熬粥的吗?怎么又和糯米绕在一起了?”
“是这样的。”
李逸耐心解释:“糯米只是一个通俗的叫法,它并不属于一个单独的品种。
国内的栽培稻只分为籼和粳两个亚种,这两个亚种都有糯性米和非糯性米的类型。
稻米的粘度,主要和它内部淀粉的组成有关系。
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