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接着。
用不了半天,许强就得到王婆子那边准确的消息了。
原来王婆子之所以提前知晓这事,是因为意外偷听到了谢建国他妈谢大红与她闺女私底下的谈话。
谈话的内容,主要他们认为许家不行了,病的病,瘸的瘸,没一个中用了,取了许家女就是娶了一家子的拖油瓶,带不来一点的助力。因此,谢家要商量好如何跟许家退亲,还能拿回定亲时送出去的礼钱,并且不能让谢建国落下不好的名声,影响谢建国在部队的发展。
也就是说谢家这是想既要、又要、还要……事儿他要做,钱不想亏,坏名声也不想担,啥不好的,都想要推到许家,推给许秀芳来承担。
王婆子偷听了后,当即狠狠唾弃了一口谢大红一家子。只是,她眼睛滴溜溜一转,立马生出了一个想法。
谢家退亲后,许秀芳的名声不就臭了吗?
这敢情好。
能给她娘家宝庆捡个便宜,反正名声不名声的,她娘家也不在乎,宝庆一个傻子也不在乎,只要许秀芳给娘家那边生一串孩子,留下血脉就行。
于是,王婆子这个眼皮子浅的,兀自兴奋了半天,都不等谢家将事情做绝,当天就急哄哄冲到许家,想要白捡这桩便宜了。
说来说去,要不是王婆子沉不住气,许家没能提前得到消息,搞不好真的要吃下一个大闷亏。
这样算下来,竟然还要‘感谢’王婆子。
许强很生气。
……
无耻的人,许强见过不少,但像谢建国一家子从上到下都无耻到这种地步的,他还真没见过。
是。
许家今年真的很难,妻子生病,儿子腿伤,两件事如千斤的重担,压在许家,便是许强自己也深觉喘不过气来,谢家与许家结亲,短时间内肯定要受点拖累的。
许强原也想过这事了,家里的银钱,暂时得留着给妻子与儿子治病,这没法动,许强便决定等年底闺女结婚后,就尽可能多准备点陪嫁的东西。
陪嫁的棉被,棉花、被套,是早就已经备好的,找人定做就好。
大红喜字的脸盆、保温壶……也早早就备好。
挑箱、衣柜……这几个大件,他赊账也要给闺女打制好。
另外,谢家送来的聘礼,无论是礼金、还是礼物,许强是决定一件也不留下,全都给闺女带去婆家。
然后
等闺女与谢建国结婚后,便不让闺女时常回来,让闺女好好留在谢家,以免谢家人多想。
……
可,到现在,许强知道自己这一心一意为闺女、女婿着想的计划,全都没用了。
谢家不领情,还要退婚,退婚也就罢了,还想将退亲的责任,都推到许家,推到闺女身上。
这不能忍。
但凡是个当爹的,也不能叫闺女凭白受这委屈。当时谢家来提亲,可不是许家拿着刀逼迫的,是谢家瞧着自己当着大队会计,家里条件好,闺女模样好,性格温顺……谢家这才主动托人说媒的。
说来说去,错不在许家。
许强紧紧攥着拳头,半响,他告诉自己不要冲动。
接着。
许强便找到许家几个族老、以及大队长等人,将谢家要退亲这件事说明白,并请求他们到时候帮着撑腰。
许姓在坝子村是个大姓,占据了村里将近二分之一的人口,其他诸如王姓、蒋姓、何姓……加起来,也才勉强有一半的人口。且,许姓族人都比较团结,一家出事,百家帮扶。
许家几个族老听说这事后,都很生气,其中一位叫做许二爷的年纪最大,今年已经八十有三,他眯了眯已经浑浊的眼睛,说:“确定了谢建国与梁云经常在学校幽会吗?”
许强点点头:“已经基本确定了。”
许二爷道:“再仔细确定下,搞清楚具体的时间、地点、两人幽会多长时间,用什么打掩护的。”
许强闻言,略有些明白了:“二大伯,我明白,会办好的。”
许二爷拐杖轻轻敲击了下地面,忽然又道:“这件事你去办不行,我让栓子去做。”
栓子是许二爷孙子的孙子,也就是曾孙,今年才八岁,但为人十分机灵。
许强忙道:“那边麻烦二大伯安排了。”
许二爷冷哼道:“谢家不就想既退了亲,又占据好名声,让别人都说他的好吗?”
“那便拿着他最在乎的东西,狠狠的踩一脚。”
许家其他几位长辈,纷纷深以为然。
这事儿,并不是许家要做绝,而是谢家自己惹出来的事情,谢建国如果不在背地里跟人勾搭,许家也没有办法抓到他的马脚。
因此,许家几位族老聚在一起商量后,便定下来必须要守住的原则,那就是许、谢要退亲可以,但谢家必须将坏名声背尽,许家、许秀芳绝对不能替谢家的背信弃义负一丁点责任。
许强原本也是这样打算的,但有了族中长辈的支持,那效果又是不一样的,此时,许强的心更定了几分,对于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更不怂,更从容了。
……
这天,天气很冷,寒风呼呼作响,天色阴沉沉的,飘散着小雨,许二爷的幺孙许栓子跟家里的兄姐斗了几句嘴,没讨到好,一气之下跑出门,待栓子父母归家,没瞧见栓子,便满村子找。
找了一圈,没找着人,栓子父母着急起来,便发动亲友们,在四周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