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
学堂是在原本一座废弃学堂的基础上修缮的,等到迎春花开的时候,学堂也正式开了课。
沈若怜从绣坊回去时无意间路过学堂门口,她在门口站了站,抬头看向门匾上“温宁书院”几个字,心底一悸。
在村子里那两日,她曾给他说过,路上看到穷苦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这件事,希望这些孩子有免费的学可以念,没想到有朝一日他真的做到了。
少女穿着一身烟粉色纱裙,手中捧着一捧艳黄色的迎春花,她仰着雪颈看了半晌,湿润的眼底忽然有笑意一圈圈荡漾开来。
……
六月初一这日,是京城的花灯节。
乌金西坠,星月漫天,京城的大街小巷高张灯火,放眼之处尽是一片银花火树,丝竹管乐声、人群熙攘声、小贩叫卖声融为一体,泱泱盛世一片繁华盛景。
街坊酒肆的百姓们津津乐道着他们的储君平安归来,赞颂他为了淮安城百姓孤身入疫区,险些搭上性命,最终拯救了绝大多数淮安百姓免于瘟疫。
沈若怜听了听,面纱下的唇角也跟着不由自主扬了起来。
她跟着人群去了万寿楼,据说今日万寿楼又请来了南方的戏班子。
她和秋容坐到了去年的位置上,身旁的座位空着。
裴词安已经娶了妻子,她方才远远看到他扶着妻子下马车,看那女子护着小腹的动作,似乎是有了身孕。
白薇和褚钰琛自打知道她还活着后,两人就欢欢喜喜定了亲,据说最近又一起出了京城,欢欢喜喜闯荡天涯去了。
正想着,万寿楼的掌柜忽然来到了她们这一桌旁,那掌柜笑对她说:
“这位姑娘,您被选为今晚的幸运宾客,可以与我同去后台看看这变脸戏法的真相,您……可愿?”
沈若怜猛地瞪大眼睛看向掌柜的笑脸,耳中不断砸进自己紊乱的心跳声,她急促地呼吸着,心底隐隐泛出一丝期待与惶恐。
停了两息,她轻轻点了点头。
沈若怜被掌柜的一路带着朝后台走去,脚底下步子有些发软,每一步都有强烈的不真实感,手心里沁出层层细汗。
两人来到门口,掌柜的撩开帘子,同一年前一样,笑着对她道:“姑娘,请吧。”
沈若怜攥紧手心,胸膛深一层重一层地起伏,过了半晌,才慢慢走了进去。
从门口到那暗室只有几步,她却觉得脚步极重,眼底也被翻涌的情绪逼出了潮湿。
渐渐的,她的视线一点一点能够看清那暗室。
然而空空荡荡的暗室只有一盏风灯,孤零零摇晃着,灯光映照下,那张她曾坐过的桌子上,覆了厚厚一层尘埃。
她脚步一顿,像是从云间突然坠回了现实。
外面的喧嚣重回耳畔,心跳恢复成平淡而有节律的跳动,手心的汗被风一吹开始发凉。
她只敷衍地看了几眼那戏班子的戏法,便匆匆从后台出来了。
“姑娘”
秋容的话还没说完,沈若怜不发一言抓着她的胳膊,快速从人群后面绕着离开了万寿楼。
……
金玉满堂。
掌柜的看着眼前的男人,觉得自己比一年前更加崇拜他了。
他笑容谄媚地将一套头面捧到晏温面前,“殿下,这是按照您的要求打造的攒珠累丝金凤头面,您瞧瞧可还满意。”
晏温的面色有些苍白,他掩着唇轻咳了一声,拿过当中一支凤簪瞧了瞧,眼里蕴着笑意,温声道:“有劳了。”
掌柜的受宠若惊,连连摆手:
“殿下这么说可是折煞我,这套头面还请殿下允准,由小店敬送给殿下,殿下在淮安城的事迹,我们可都听说了咧,您这样一心为民,我们简直感激涕零。”
晏温的眼神有一瞬的怔忡,随即笑道:“好。”
掌柜的看了看他,总觉得这次殿下来,同从前每一次都颇有些不同,似乎……更加平易近人了。
虽说从前殿下也总是笑意温和,但却隐隐透着一股疏离感,唯独这次,他似乎真的像是与他们亲近了。
那掌柜的心下说不出的激动和崇拜,推了推刚倒好的茶,热情道:“殿、殿下您喝茶!这次的茶比去年的还好!”
李福安站在晏温身后,刚想接过那茶,说些敷衍的理由,就见晏温笑着道了声“好”,而后接过茶杯将那茶一饮而尽。
李福安:“……”
掌柜的见太子喝得好,又让小二从后面拿了一大包出来,连头面一起送给他,晏温也笑着接了。
李福安捧着头面和茶叶出去之后,忍不住小声说了句,“殿下要这么多茶叶,去年万寿楼敬您的茶叶奴才还没喝完呢”
“谁说让你喝了?”
晏温回身瞧了他一眼,轻咳了一声,笑道:“孤尝着这茶确实不错,孤准备带回去自己喝的。”
李福安再一次怔住,过了片刻,他才回过神来,快步追过去,将披风给太子披在肩上。
殿下打从去年染上疫病,整整大半年才死里逃生后,身子就一直不太好,这都六月的天了,如今还有些畏寒。
他的视线扫过太子左手手腕内侧,淮安城染上瘟疫的百姓都比太子康复得快,太子因为那日解毒放了许多血,身子太过羸弱,这才缠绵病榻半余载,期间三次险些没挺过去。
李福安一想起这半年殿下所经历之苦,又忍不住红了眼眶。
他长叹一声,匆匆将东西放进马车,跟着殿下徒步去往万寿楼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