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捡来的相公是皇帝> 捡来的相公是皇帝 第1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捡来的相公是皇帝 第13章

赵晏却站在原地,双眉微蹙,并不动身。
薛灵栀趁回家拿供品和香烛纸钱等物的间隙,凑到他跟前,悄声问:“怎么了?”
难道是刚才帮她制止九叔公时不小心牵动了伤口?
——旁人不清楚,她却是知道的,张公子之所以走得极缓,是因为他重伤未愈。
此刻两人离得极近,赵晏隐约能听到少女的呼吸。他神色一顿,后退半步,抬手指了指人群,语气古怪:“我也要去?”
他生平祭拜过的人里,从没有过像薛文定这样籍籍无名的乡野之人。他甚至想像不出自己和一群村民前去祭拜的场景。
“啊?”薛灵栀有点懵,她呆了一下,“不是,咱们说好的啊。你想想你什么身份,哪有未来姑爷不祭拜丈人的?而且我爹走的时候你都没来,我这边事情好不容易刚解决,你……”
怕被旁人听到,她声音压得极低,也不敢说的太直白。担心这人真的突然撂挑子不干,薛灵栀又急又气,没留意竟带了几分哭腔。
一时之间,她脑海里乱糟糟的,思绪迭起。
怎么办?他若真不去,就打晕他?然后说他水土不服,突然犯病,强行拉到爹爹坟前?
应该不会有人怀疑吧?
……
“我没说不去。”赵晏按一按眉心,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话。
他只问一句,她竟啰嗦这么多,还这么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跟他欺负他似的。
“哦。”薛灵栀闻言,顿时松一口气,“你吓死我了。”
他不反悔就好,她是真不想和人动手。
少女瞬间转嗔为喜,清润的杏眼里漾起了丝丝笑意。
赵晏凤目微闪。
现下他隐瞒了身份,其实真去祭拜一下也未尝不可,就当是感谢他女儿的恩义。然而看这位薛姑娘神情转变如此之快,不知为何,他竟罕见地生出一丝逗弄的心思,故意慢悠悠道:“但是我有条件。”
“什么条件?你说。”
“再给我做一身新衣裳,不要这个颜色。”
薛灵栀爽快应下:“行,这个容易。”
别说一身了,两身都行。
只要他肯老老实实遵守约定,不太过分的要求她都能满足。
第14章 答应
摆供、点烛、写酒、添饭、烧纸、祭拜。
薛灵栀跪在爹爹墓前,认真拜了三拜,暗自祈祷爹爹在九泉之下安心,也希望她可以余生顺遂。
站起身后,稍稍整理一下情绪,薛灵栀视线穿过人群,精准锁定张公子,悄悄使个眼色,示意其上前。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可真正看到薛大郎的坟墓后,赵晏还是怔了一瞬。
光秃秃的一座新坟,坟头没有杂草,亦没有石碑,只有一块木制的碑,简单写着“先父薛文定之墓”。
真简陋。
连个蒲团都没有。
接收到少女的眼神暗示后,赵晏眸光一闪,视线扫过脚下的尘土,以及少女青裙上的污痕,眉心几不可察地一蹙。他静默一会儿,阖了阖眼,终是将心一横,上前祭拜。
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默念三遍:死者为大。赵晏面容紧绷,强压下心头的别扭,匆匆结束此次祭拜。
在这个过程中,薛灵栀眼睛眨也不眨,紧紧地盯着他,一颗心高高提起。
直到他起身,她才舒一口气,悬着的心慢慢落了下来。
还好,还好。这位张公子虽然要求多一些,脾气坏一些,好在今天在大事上没含糊。
再想到他方才在九叔公面前维护她的场景,薛灵栀决定,除了新衣裳,另外再给他一些好处,算作是他的酬金。
思及此,她转头看向赵晏。
恰巧赵晏抬眸。两人视线蓦的交汇,薛灵栀一怔,立即冲他露出一个友善的笑容。
赵晏却轻哼一声,
铱骅
倏地移开了视线。
薛灵栀并不把他的态度放在心上,很快调整情绪,肃了面容看其他人祭拜。
自张公子后,陪同前来的人们以王村长为首,一一上前。或行礼、或上香,更有人不知真情还是假意,捶胸顿足,嚎啕痛哭。看上去比薛灵栀这个做女儿的还要伤心百倍。
……
祭祀结束,已临近晌午,薛家几个长辈铁青着脸率先离去。其余诸人也渐渐散了。
薛灵栀收拾了供品,同赵晏一起返回。
刚一进门,赵晏就道:“薛姑娘,我答应你的事情,今日已经完成了。”
“你放心,我答应你的事情,很快也会完成。”薛灵栀颇为豪气,“衣裳是吧?等会儿吃了饭,我就去镇上给你扯布裁衣裳。想要什么颜色的布?随你挑。”
赵晏摇头:“不去镇上,去县里,我和你一起。”
——他在此地养伤已有十余日,伤势虽未痊愈,但已能慢慢行走。
或许是因为这个村落太过偏僻,直到今日还没人找到这里。他急于了解外边情况,以便于下一步的动作。
“去,去县里?”薛灵栀讶然,同时一阵肉痛。
县里布庄多,花样也新颖。但布的价格要比镇上高出不少。转念一想,算了,他今天表现不错,县里就县里吧。
于是,她忍痛点头:“好,那就去县里。但是今天不行,太迟了。花溪村离县城有五六十里路呢。等我们走过去,天都要黑了。”
赵晏这会儿倒好说话:“那就明天,你去找一辆马车。”
“马车?”薛灵栀面露犹疑之色,似乎遇到了天大的难题。
“怎么?”
薛灵栀抿了抿唇:“张公子,我们村没有马。”
赵晏表情一滞:“那牛车呢?”
“也没有。”薛灵栀想了想,有些为难地道,“就算有,牛也是人家的宝贝,平时不下地的时候,精细养着,谁舍得让自家的牛套车拉人?”
赵晏:“……”
他早该想到的,方才从村口回来,一路上所见的房舍,大多老旧破烂,薛家的瓦房相对而言都算气派了。
小心觑着他神色,薛灵栀又道:“不过,我记得镇上有一户人家有辆骡车,他们两口子天天去县里送菜。你要是能早起,咱们明天到镇上的路口等着,给两个铜板,他们就能把咱们捎到县城。”
——当然,镇上肯定也有马车。可他先前问的不是村里吗?等明天等不到骡车,再想别的法子。
赵晏略一思忖,勉强同意:“嗯。”
有祭祀剩下的供品,两人这一餐吃的甚是丰盛。而同在花溪村的薛家几个长辈,却食不下咽。
十一太爷坐在阴凉处,面色阴沉,一声不吭。
薛老四急得转来转去,满头大汗,口中不停地念叨:“怎么办?怎么办呢?”
孙麻子给的那八两银子,他得了一两,如今已经被他花去大半。
他一直唉声叹气,薛九根心烦意乱,怒斥:“什么怎么办?你急什么?赔不了钱,你还赔不了新媳妇吗?你不是还有个闺女?”
“那怎么行?我闺女才十四。”薛老四吓了一跳,脱口而出,“再说,凭什么让我闺女赔?那八两银子的聘礼,才分给我了一两,你们比我拿的多多了。”
薛九根冷笑:“谁再多能多过你去?别当我不知道,你想要薛老大留下的房子!那房子可不止八两吧?”
“你——”
“好了!别吵了!还嫌今天不够丢人吗?”十一太爷手中拐杖重重敲击地面。
两人立刻噤声。
六叔公却笑了笑,安抚道:“别着急,那银子咱们吃下去了,也未必一定就得吐出来。”
他一向是几人中心眼最多的。
其余几人忙问:“你说怎么办?”
薛老四道:“我闺女太小了,孙麻子肯定看不上她。”
六叔公只当没听见他的话,自顾自道:“如今,大郎的闺女有婚约在身,不用嫁给孙麻子。可不嫁孙家嫁张家。既然她要出嫁,那咱们作为娘家人,收点聘礼,有什么不对?”
十一太爷一愣,继而拈须一笑,满脸赞许之色:“是啊,还是老六有主意。”
他只顾着生气,竟忘了这一点。
为什么非要执着于让她和孙家结亲呢?只要聘礼高,嫁谁不是嫁?他真是老了,脑子转不过来了。
六叔公笑道:“我看那张二郎家境不错,八两银子想来难不倒他。”
薛老四却问:“可是,张家要是不愿意出聘礼,怎么办?”
“那不正好吗?是张家没有诚意,不愿结亲。咱们给大郎的闺女另行许亲,也没人能说什么了。”六叔公不慌不忙,微微一笑。
几人对视一眼,齐齐点头。
“可是,可是大郎的闺女说要守孝,孙麻子只怕等不起三年……”薛老四仍不放心。
他是真的垂涎薛大郎留下的院子和三间大瓦房,真想让大郎闺女早些嫁出去,把房子腾出来。
十一太爷道:“这个容易,就照咱们先前说的,不能让她拖到十九,否则朝廷要惩罚的。她要是执意不肯热孝内成亲,咱们正好用族规处罚她。”
六叔公附和:“十一叔说的对,而且这个事可以请村长帮忙……”
“他会帮忙吗?”薛老四感觉还是有点悬,村长就是和稀泥的。
“给点好处,肯定会帮的。”
几人悄悄合计一番。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