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时空门 第80章
好在这里到底是边关,女子不像京城那些地方那样保守,毕竟这里的女子很多可能要在丈夫死后撑起整个家,不可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而且她们是蔺文手底下的兵,蔺文手上有高产粮食的事情已经被大家知道了,他们想要她手上的粮食种子,自然不会不长眼的跑到蔺文那里说三道四。
眼看秋收就要结束了,就有一些胆子比较大的人凑到蔺文面前,询问是否可以用这些新粮种支付他们的报酬。
蔺文原本就有这样的打算,自然没有拒绝,不过在那之前,她让人用新粮给大家做了一顿饭。
毕竟到底没有吃过,还是要先尝一尝味道才能知道的,而且蔺文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古代甜的东西很少,番薯的甜味虽然不高,却是有一点的,尤其是烤的,甜味更重,相信没有多少甜食的古人会很喜欢。
而且不同于番薯生熟都可以吃,土豆是只能煮熟了吃的,并且发芽后就不能吃了,这些都要提前说清楚。
蔺文也没有弄什么花里胡哨的,直接就煮了几锅土豆和番薯,给每个人都分了一小块。
“好甜。”吃到番薯的百姓们眼睛放光,人对甜的渴望那是天生的,但是他们获取甜味的渠道却不多,这会儿吃到了他们自然兴奋。
吃过后,蔺文给来帮忙的每个人都发了一斤土豆一斤番薯作为报酬,玉米没法,没办法,现在玉米的产量还是比较低的。
黄家军来帮忙的也不例外,大家都很高兴,准备将这些都作为明年种植的种子好好保存,蔺文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给他们科普了一下要如何保存这些种子过冬。
不过收获并没有到此结束,番薯土豆这些收完了,还有棉花呢,这会儿的棉花也不是现代那种,不能收好几个月,这会儿刚开始收。
百姓和士兵们都很好奇,不知道这个白色的东西又是做什么的,看起来不像是吃的。
黄将军也不知道,因为蔺文之前并没有说过这个,收的时候忍不住询问:“这个是什么?也是吃的?”
“不是,这个叫棉
花,是用来保暖的。“蔺文回答道。
“保暖?”黄将军采摘了一个棉桃,放在掌心,发现真的能生热,顿时看向棉花地的眼睛都亮了。
古人保暖一直都是问题,棉花是外来物种,虽然唐朝就传进来了,但是一直都当做观赏植物,直到明朝才在老朱的政策下推广起来,成为保暖必备。
在那之前贵族还能用皮草来保暖,百姓就只能用没啥用的柳絮、木棉以及稻草来保暖,每年冬天都会冻死很多人。
为啥不烧火取暖?因为古代的山林都是有主的,百姓上山砍柴还要交钱得到许可。
“不知道城主能否买与我一些棉花。”黄将军在知道棉花是用来保暖的后,就询问道。
“自然可以,这次收获的棉花我可以卖一半给你。”蔺文点头。
“剩下的城主也用不了那么多吧?”黄将军不是很满意这一半,他想要全部。
“剩下的我准备卖给城中百姓。”蔺文回答,黄将军没话说了,他是土生土长的边城人,自然知道这里的人冬天有多艰难。
第170章 :灾难爆发
“那我买一些种子。”黄将军说道,他决定还是自己种。
“可以。”蔺文点头,对于这位黄将军,她还是很敬佩的,他底层出生,做了将军后并没有忘本,对底层士兵很好,朝廷不发粮饷他就带头开荒耕种,并且禁止士兵掠夺百姓。
在古代兵如匪的情况下,黄家军虽然比不上岳飞的那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严谨,却也是不错的。
等棉花收完,蔺文直接将一半卖给了黄家军,还有种子,剩余的也没有说假话,在城里开了一家店售卖棉花和种子。
有了之前番薯土豆的信誉,蔺文说棉花能保暖,边城的百姓们也相信,纷纷来购买,毕竟蔺文定价也不高。
等做成衣服发现,这真的很保暖,顿时来购买的更多了,虽然蔺文规定了都要带户籍来购买,并且每人只能购买的斤数,可还是不够全城的人都买到。
不过就算没买到的人,也买了种子,准备明年自己种,毕竟这可是可以保暖的东西。
用一次秋收,蔺文收获了边城的民心,用一场战役,她的娘子军也让驻军心服口服,如此,蔺文之后的各种举措就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因为她开的学堂里面除了教导文学算学之外,还教导如何科学的种植养殖,棉花纺织、裁衣绣花、木工等技术,原本不情不愿的百姓们纷纷对上学的孩子耳提面命,一定要好好学。
毕竟在古代,学习技艺是要交钱还要当几年免费学徒的,就算这样,师傅还要留一手,可见学习技艺有多难。
这是对内,对外,开春后,除了指导百姓春耕,如何种植番薯土豆,以及原有的作物粟米小麦的科学种植之外,蔺文还派遣了一支商队进入草原去收羊毛。
商队的负责人是蔺星,毕竟她很会经商,在蔺文占领边城后,她就主动带人去开拓商队了,去年往南方去,带回了不少的粮食食盐和绸缎布匹,还弄了一些茶饼,刚好今年可以将这些卖到草原上去,换取牛羊牲畜。
蔺文倒是没想用羊毛来牵制游牧民族,毕竟小说只是小说,但是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也是可以的,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嘛。
不过她的主要目的还是增加一些保暖衣物的选择而已,棉花虽然好,但是羊毛也不错,反正清洗羊毛的洗漱材料她也弄出来了。
羊毛弄回来后,蔺文招聘了很多妇女来清洗羊毛,然后做成毛线,又教导他们织毛衣,虽然毛衣有一些扎人,但是也穿在里衣外面就可以了,也足够保暖,还比棉衣轻便。
蔺星带着毛衣销往中原,还是很受欢迎的,就这样,蔺文建设城市,改善民生,开启民智蔺星打通商道,带来各种货物,救援了很多女子女孩,时间转眼过了三年。
这天,原本出去跑商的蔺星突然提早回来了,让蔺文有些吃惊,“你怎么回来了?”
“路上遇到了一些人,听她们说起今年南方干旱,我才想起来忘了告诉你一件事情了。”蔺星说道。“两年后江南一带发了大水,好几个州都被淹了,北方干旱,田里的作物颗粒无收,各地都出现了流民,朝廷不仅不赈灾,还要加收税赋,直接引发了农民起义。”
听着蔺星爆出来的几个地名,蔺文皱眉:“这么多地方都出现灾情,朝廷居然不管还加税?这都没玩完?”
“是啊,都成了我之前两个丈夫的功绩了。”蔺星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嘲讽。
“不会其中还有你的功劳吧?”蔺文询问。
“有一些,但不多,我那两世虽然有钱,也种了番薯土豆这些,但和现在你开垦的那些荒地的规模差不多,毕竟资源已经被世家豪强抢占了。”蔺星点头:
“第一世是在军队镇压起义军后,我拿出番薯土豆安抚那些投降的流民,第二世因为我提前知道了,提前告诉了那人,并且将番薯土豆送给他,他提前储存了足够多的粮食,用来招降流民。”
“你是觉得这是个机会?”蔺文知道她特地赶回来的原因了。
“难道不是吗?第三世我因为心灰意冷,什么也没做,结果起义军虽然被镇压了,但是那之后,各地就陆续爆发了起义和反叛,国内乱成一团,整个真朝风雨飘摇,摇摇欲坠,结果京城的那些贵族官僚却只顾声色犬马,根本不管外面乱成什么样子。”蔺星嘲讽的勾起嘴角。
“王朝末年都是这样的,不过第三世乱成这样,你确定你第一世和第二世是太平的吗?”蔺文点头,然后询问。
“不知道,那会儿我已经在后宫了,根本收不到外界的消息,就连我的手下都联系不上。”蔺星表情冷漠,这会儿回想起来,其实一切都早有预兆,只是她非得等别人扯掉她眼前的纱布才能看清楚而已。
“再看看吧。”蔺文说道:“恐怕一时半会儿的我还走不开。”
“为什么?”蔺星不解。
“北方冬天大雪夏天干旱,那草原上呢。”蔺文反问。
天下大乱她的确可以掺一脚,但是前提是胡人不会趁机南下,蔺文可不希望在这个世界来一次五胡乱华,又或者清兵入关的情况,自己内乱结果让胡人摘了桃子。
“这……”蔺星想了一下,发现自己对于胡人是否南下根本没有多少记忆,最后,从犄角旮旯里找出了相关的记忆。
“对了,我好像听过边关告急的消息,三皇子好像说过皇帝想要下令让边关的将军平叛来着,但因为胡人南下,边关守军根本走不开。”
“后来呢?”蔺文追问。
“我想想啊,对了,我的商队好像说过西域那边不好走了,因为很多城市都被胡人占领了。”蔺星又翻找了一下记忆,最终找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
“看来,边关果然失陷了。”蔺文听她说完说道,“而且朝廷根本不重视,也没打算将这些失陷的区域给弄回来。”
“应该是,我完全没有印象。”蔺星点头,她发现自己几世的记忆里都没有边关的相关记忆。
第171章 :朝廷不为
蔺文猜测,他们这些地方,拿到的剧本大概是大唐安西四镇的剧本,安西四镇历史上是什么结果大家都知道,从安史之乱开始就和大唐失联,而驻守几座城的兵将至死都没有等到大唐的救援。
所以在猜测到这一点后,她自然不可能抛下这里回到中原去夺权,至少要将敌人给拦下。
“就靠你们,应该做不到吧。”蔺星皱眉,驻军才多少人。
“还有时间。”蔺文说道,实在不行那就只能上热武器了。“你这两年如果还要继续跑商的话,可以多带一些受灾的人回来。”
“好。”蔺星答应下来。
蔺星继续做她的游商了,蔺文则是开始为之后做准备,北方大雪,他们这边也是北方,虽然是西北,那也是北方范畴,往年就很冷,不可能其他地方都遭灾了他们这边反而无事。
所以蔺文决定在冬天来临之前,给家家户户都安排上火炕,火炕无疑是古人度过冬天的利器,前提是有足够多的燃料。
这个倒是不用担心,蔺文之前在这边蛰伏可没有闲着,除了日常教导训练那些女孩,还让人去寻找煤矿,毕竟
西北这片的植被比较少,想要取暖还是得依靠煤矿,而她自然也找到了。
蔺文要帮助百姓盘炕,倒没有多少人拒绝,华夏的烧炕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而这个世界既然是神州小说形成的,除了朝代名称历史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盘炕可以帮忙度过冬天,甚至有一些家里也是有炕的,至于为啥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自然是因为盘炕费钱啊。
而且拥有技术的人也不多,蔺文为了能给大家盘炕,可是专门找了适合烧砖的土壤然后开了个砖窑,还弄出了土法水泥。
否则根本不可能给家家户户都安排上,当然,她也不是免费的,她直接把盘炕当做了今年帮忙干活的人的报酬,毕竟升米恩斗米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百姓们对此接受良好。
到了冬天,果然比往年都要冷,要不是有火炕和棉被,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
城里的情况安定,蔺文和黄将军却更关注北边的情况,去年胡人就受了灾,今年又来,恐怕不会再等第二年了。
果然,第一场雪灾过后,斥候就送来了胡人南下的消息,而且不是之前那样的小股部队,而是有一支人数有上万的军队在靠近。
蔺文立刻将周围村庄的百姓都转移到城里,然后带着娘子军和黄家军一起迎接敌人,占领边城后,她的娘子军数量又扩招了,现在有两千人。
除了她之前搜罗的那些孤女之外,还有不少是边城长大的女孩,她们从小面对胡人,虽然没有修炼过练体术体质提升,心性却很不错,培养两年已经可以出征了。
在这一次的战斗上,蔺文用上了火药,虽然只是鞭炮,但是鞭炮的巨响对骑兵的杀伤力还是有的。
马儿受惊乱窜跳跃,摔死踩踏了不少人,趁着胡兵混乱,他们直接杀出去,斩首上千,溃逃了数千,剩下的那些也撤退了。
不知道是不是被吓到了,之后胡人没有再来他们这边,不过其他城市却没有那么好运,虽然都守住了,却损失了不少。
黄将军将事情上报,并且催一下粮饷和军备,朝廷却只是口头嘉奖了一下,粮饷和军备影子都没有。
最后还是蔺文给补充的军备,至于铁哪里来的,恩,自然是蔺文找到的,毕竟她可是有反心的,怎么可能不提前做好准备。
之后的两年,就和蔺星和她说的一样,全国各处都不太平,北方先是连年雪灾,然后是干旱,连冬天都没有多少雪。
而南方则是干旱,原本南方是个多雨的地方,前两年居然只下了一两场雨,而且时间还很短。
不过南方水域发达,稍微影响了一些收成,但影响不大。
到了今年,从春天就开始绵绵细雨,夏天更是接连台风暴雨,最后直接爆发了洪水,将很多城市都给淹了。
而朝廷呢,前两年的灾情朝廷还会派遣官员去处理,虽然赈灾的粮食被上下这么一搜刮,根本没有多少流入灾民手中。
今年更好,明明灾情更加严重了,官员却对皇帝说如今四海升平,皇帝也真就信了,真信假信不清楚,反正人家就是信了。
就算是真信的,蔺文也不会觉得奇怪,没看历史之前,还以为皇帝都是很高大上的存在,就算是昏君,那也是能够祸害国家的那种,看了历史之后,才知道皇帝中有很多奇形种。
有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有相信蝗虫会因为皇恩浩荡自己饿死的皇帝,有被抓后贪生怕死带着敌人回来叫门的皇帝。
皇帝不知道,那自然就不用赈灾了,于是各地遭了灾的流民开始跋山涉水的逃难,结果各个城市却都城门紧闭,不让流民进入。
这也无可厚非,人在饿极的情况下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这个时候的人类已经没有任何理性了,只剩下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