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一切以科技说话。一切有数据做了蓝本。这样极大的降低了误诊、错诊、漏诊的可能性。
钟医特别满意。
不仅仅如此,文洪还招聘了五位检验科技师,五名检验科护士。
在极短的时间内,搭建起了检验科。
钟医不止一次的表扬了文洪,实在是文洪这事办的太漂亮了。
其实这也是国家级试点医院的名头太诱人,一来了就能解决事业编制,还能拿到五险一金,这当然吸引人了。
更何况现在中医院有钱有钱,要名头有名头。
自然能很快搭建起一个检验科的台子。
又隔了一周到两周的时间。
重度烧伤的患者也陆陆续续的出院了,大家恢复状况良好,甚至比县医院和西医院等以西医为主的医院恢复的还要好。
这不仅仅彻底打了紫草烧伤膏的名号,更让中医院在人们的心中摆脱了破旧医院的看法。
在加上推土机和挖掘机在中医院的土地上来回的移动。
更加坚定了大家对中医院的认识——这是一家能治好病的好医院。
人民的认可,可比其他什么都还要重要。
在一月一开的会议上,钟医点名表扬了在这次重大伤病中有特殊表现的人,并且给予了大家奖励。
同样又宣布了,紫草烫伤膏也获得了药监局的批文,可以生产上市了。
众人对乐寿投去了羡慕的眼光。
这该可以找到女朋友了吧!
乐寿自豪的挺起了胸膛。
不过没有嘚瑟太久,乐寿就被钟医扔进了实验室中。
“特重烫伤患者需要一种药,活血生肌,甚至有祛疤功能更好。你先思考思考,如果有想法了,再告诉我。”钟医说道。
“我???”乐寿不敢反抗钟医,只有认命。
这件事情剩下的只需要两个收尾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还有三个伤者,中医院一定要救治到底。
第二件事情,中医院这一次在救治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谁来买单?
“肯定不是我们来买单啊。即便不挣他们钱,也要去把药费和其他费用给我要回来。”钟医口中的他们,就是六六厂。
既然出了这种安全事故,就要为自己的疏忽付出代价。
文洪又一次被派上了用场。 ???
文洪满脸的问号,是不是因为我好用?所以钟院长就一直用我?这应该说是负担了?还是欣慰了?
钟医可不管这么多,他的目光又回到了养老科中。
第四十章 养老科日常
把难办的事情交给了文洪,钟医终于能把目光重新移回养老科。
养老科里只有一位医生孟若,还是钟医从内科调上来的。
刚刚过去的一个半月,即便每天再忙碌,钟医也会抽出半个小时时间来养老科,病房如此稀缺,钟医也从来没有想过压缩养老科的空间。同时,钟医还将新成立的检验科用在了养老科上。
这样就能随时随地知道养老科中唯二的两个病人,杨老太爷子和孟闲的身体状况。这两位的身上的疾病,不是说好就能好的。
钟医翻看了两人的治疗记录,发现两人的情况竟然比他想象中的要好。杨老太爷已经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坐起来了,还能进行简单的对话。而孟闲已经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顺便发火了。
不过,这还不够。养老科需要专门的医生、护士、甚至护工来协助。现在这样,仅仅两个人就已经十分困难了,这还是建立在家属能来照顾的基础上。
按照钟医的构想,养老科以后收治的病人,要么是老无所依并且长期患有疾病的病人,要么是需要医生护士照顾,家人没有精力和时间来照顾的人。
钟医先按下自己心里其他的念头,还是要等中医院养老科新的养老楼建起才行。
“就想这样吧。把手上的病人安抚好,走一步算一步吧。”钟医自言自语道,养老科本来就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地方。必须要让病人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才行。
不能操之过急。
钟医收起病例,让养老科走去。
走过长长的走廊,前几天还人满为患的中医院,随着大部分人的出院,而重新归于了平静。
一开始阴暗的环境,也被钟医布置的相当温馨。
他走到养老科的病房外,透过玻璃窗往里面看去。
病人中只有孟闲和杨老太爷两人。
孟闲坐在杨老太爷的床边,拿着一本安徒生童话,正在给杨老太爷读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孟闲用成年人的声音,儿童的读书方式:“从前,有只鸭妈妈,就是那种会飞的鸭子的妈妈。她生了好多好多……蛋,蛋里都生出了小鸭子,其中有一只小鸭子特别的难看,灰灰的,鸭妈妈和它的兄弟姐妹们都很讨厌它……最后你猜怎么了?”
“变成天鹅了!你笨死了。自己不会……往下看,非要……问我……这个老头。”杨老太爷大声地说道,虽然声音很大,脸上却透着钟医重来没有见过的温馨和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