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生活>重振中医> 第15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节

到底招标会的那一天,即便做到了万全的准备,大家还是忙得兵荒马乱。
钟义一天到晚的脚步就没有停止过,跑完飞机场跑火车站,然后又回到飞机场。甚至有时候还要去高速路口接人。胜在他头脑精明,这才把人一个个的安排了过来。
老刘那边也没有预计会有这么多人来,比如哈市的纪建同就带了十一人的团队到来。其中有行政的、有制药的、有工人老手、甚至还有律师。北京的杜德辉也带了司机、制药人等等六七人前来。其他人不用说了,只多不少。
幸好县里面早就有准备,给中医院开了不少后门,不然老刘连同等级的宾馆都订不到。总不能让大连的章乐英和上海的范乐生不住同一个等级的宾馆吧?那样太打脸了。
冯芬和文洪那边也是如此,灯光一会儿不对了,座位也要增加,太多的琐事需要他们去忙活了。
彭林和李建国等人不断的背着台词,生怕自己等一会弄错什么数据,被人抓住把柄。
整个招标会中,最清闲的人莫过于钟医了。
下午两点,所有人都吃完饭落座在场中。
冯芬准备的是政府的会议室,能要到这一个会议室可不简单,至少代表着会议的级别,以及江州县中医院背后是有政府在支持的。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众多药厂的人一一进入场中。
北京的杜德辉主任看了一眼在座的众人,自然而然的去跟江州县县委的打气了招呼,他是体制内的人,不和其他人一样。
哈市和大连药厂的两位坐在了一起。
上海药厂的范乐生厂长长着一张和气生财的脸,不了解他的人还以为他很和善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可是一个善于击垮对手的人。
至于浙江的侯风雪、云南的张秋、四川的霍学多、湖南湖北的邓奇文和温学文,都知道自己不是主角,来这儿不过是碰碰运气的不甘心罢了。
咳。
钟医轻咳了一声,走上了台去。
他的这一声轻咳声音不大,却打断了在场所有的喧哗,所有人的目光自然而然的汇聚在了钟医身上。人们的目光或是打量、或是好奇、或是在权衡利弊。
“在下钟医。江州县中医院的院长。”钟医介绍特别简短,来这儿的人不可能不认识他。
“年少有为。”北京药厂的杜德辉主任先声夺人地赞扬道。
在场的人虽然各有目的,但是对这一句话还是认同的。
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也算是对钟医表达一些善意。
钟医对着大家沉稳的点点头,继续说道。
“客气的话就不多说了,我们直接进入今天要谈的事情——银翘散吧。不过在此之前,我有请我们的研究团队为大家讲解一些证明的细节。”钟医说道。
“大家好我们是这一次研究团队彭林、李建国和乐寿。”几人上台说道。
介绍完之后,他们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了银翘散的作用、如何证明银翘散的作用、做了哪些实验、以及禁忌事项和抗体反应等等。
如果是外行人,早就觉得十分乏味了。
可是在场的都是内行人,大家听得十分的认真。
时不时还有人提问,很多人奋笔疾书,要把这些东西记下来。
一个小时过去了。
钟医又回到了台上。
“细节已经讲完了,现在我们要谈一谈银翘散的归属和制作了。”钟医单刀直入道。
“银翘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立马就有人说道了,说的人是哈市的纪建同。
第九十三章 招标会(三)
哈市的纪建同当然有这样的底气这么说。
新中国成立,哈市是第一批建造药厂的地方,再加上得天独厚的环境,以及天然的人工优势等等,哈市的药厂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是相当的高。
比如什么哈药X厂的钙中钙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很多很多药,哈厂制作起来毫无压力。
“此话差异,虽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你也可以用,我也可以用,但是还是要讲究个依据,不然谁都可以用了,那谁还研究和推广这个东西了?这个在国外叫什么来着?对,叫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懂不懂?”北京的杜德辉主任说道。
背靠北京这块大树,再加上各方关系,北京药厂依靠买国外专利药物起家的,他必须要拥护知识产权这一块的利益,不然以后凭着北京高人工、高地税、高物价等等,怎么能和别的地方拼抢?
“对。还是要有个章程才好办事。”上海药厂的范乐生厂长也表示道。
“可是这又不是江州县中医院弄出来的东西啊,它是老祖宗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富,我想我们都能用吧。”浙江的侯风雪说道。
“对啊。我们都能用吧。”
“老祖宗的东西,我们都应该有继承权,不能说谁注册了谁证明了,谁就能用吧?这哪儿说理去。”其他药厂的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李建国等人在台下看得十分着急,不明白怎么变成这个模样了。这么说他们这么就的努力和工作白做了?
老刘却拉了李建国一把,示意李建国稍安勿躁。给了李建国一个眼色,让李建国看钟医的模样。
钟医在台上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好像下面的争吵和他一点用都没有。
“你们院长是一个什么意思?”县委的领导问冯芬道。
冯芬也不了解钟医到底是什么意思,她只能说道:“我也不知道啊,可能有他的想法吧。”
钟医的确不在意下面的争吵,反正也吵不出什么结果。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