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
我们两个人把门推开,一股腐烂的味道扑鼻而来,我们两个连连后退,用手把还停留在鼻尖的气味挥去。
老王:“应该是很久没用了。”
我点点头。
待到那气味减轻了许多,我们才慢慢靠近了那房屋。
老王:“一股来自地底的味道。”
他是考古工作者,所以,他所谓的“地底的味道”,自然指的是墓葬里的味道。
老王率先走进了屋子,而我则在他身后进入。
屋子里的家具很少,大部分都是木制,已经腐烂,但看起来并没有受到虫子的打扰。
看样子,这房子只有一层,类似于巴黎圣母院的结构,也有着一些壁画,但因为潮气,而且这里空气可以流通,大部分已经脱落。
老王惋惜地叹口气:“这房屋应该和教堂的作用一样,都是寄托他们信仰的地方,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教堂是在城市边缘。”
我问道:“怎么得见?”
老王解释:“你看这建筑里面的构造,没有太多实质性可以使用的东西,反而有着东方传统里的蒲团。”
他指着一团腐烂的东西,然后看向蒲团前方:“还有这蒲团前方的桌案。”
最后,他总结道:“这建筑很有可能就是妖物在接触到人类文明后自己借鉴建造出来的,所以,兼具东西方文化特色。”
我撇撇嘴道:“就是有点不伦不类。”
却又想起刚刚看到的精灵树屋:“但是那精灵树屋确实是我们人类没办法建造出来的。可是,妖物凭什么能建造出来?而且,如果史书上记载的外星文明确实是他们,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老王:“就像我们人类在某些弱小的生物眼里可能是神,妖物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就是如同神一样可怕的生物。我这里的‘可怕’不带有任何的倾向性,只是说他们的力量令人惊叹。”
我明白老王的意思:“也就是说,妖物是我们未曾见过的物类,又总有强大的超出人类想象的力量,所以才会成为史书记载的样子。”
“没错。”老王点头,“好了,这里也没什么好看的,估计只是对考古工作者有用,对我们两个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去下一个房屋吧。”
我们从教堂里出来,走进旁边的类似于佛塔+***寺庙的建筑。
这里的门是石门,很不容易推开,直到进入里面我才想到:“老王,你身上有没有带着食物?”
老王找了找:“还有点压缩饼干和半壶水,估计够我们在这里生活两天。”
说到这里,我们两个的脸色都很不好——他的是看出来,而我的是感觉出来。
我:“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两天之内找到离开这里的通道,是吗?如果找不到,就是死路一条吗?”
老王没有回答,而是走进了这房屋。
这房屋类似的是大雁塔,而不是那种存放舍利子的佛塔。
从外面看应该是有六层,只是第一层可能是存放着什么不见天日东西,没有入口,直接就是上二楼的阶梯。
我们上楼的时候看了眼旁边的石砖,是那种厚实的青砖,中间并没有苔藓。
老王摸了摸:“看不出来是什么时候的,毕竟,在这种地方,可能会与地面上的时间发生很大偏差。”
而后,我们两个来到了二楼。
二楼的布置很简单,只有一些散乱堆积着的书籍、两个腐朽的木椅和一张腐朽的木桌。
老王上前拿起一本书,上面的字是繁体字。
老王推断说:“这本书应该是使用活字印刷术刊印的,而且是宋体字。”
我问道:“上面写的什么?”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我瞬间听出了这佛经的来历:“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老王奇怪地看了我一眼:“你拥有佛教信仰?”
“不是的。”我摇头,“当初小学时候,实在没书看,就从别人那里借了一本《心经》看。后来上大学之后,我们寝室一个家伙很喜欢这类佛教音乐,就记住了《心经》里的一些断落,比如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老王点头,把书放下:“也就是说,这一层里的这些书就都是佛经了。”
他又捡起一本书:“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佛经我却真正没有听过。
老王看了我一眼,笑道:“为什么这样著名的佛经你却不知道了?”
而后,放下书:“去三楼吧。”
我笑而不语。
难道我会告诉他我的记忆力很不好,简直算是老年痴呆吗?
当然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