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
三楼的布置和二楼很像,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梵文、汉语对照(笔记),已经不甚清晰。
四楼的布置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里面有许多的壁画,不知道为什么,有很多都没有脱落,可以看出来是关于释迦摩尼悟道的经历——是老王看出来,我是看不出来。
而后,其中又有许多经书,但多了一张腐朽的木床,看来是有人在这里长住。
木桌上放着一张纸,上面的墨迹已经看不出来写的是什么,也许是有关经文的理解。
上到五楼,又是大变样。
纷乱的残破纸张散落在地上,什么消息也得不出来,灰尘可能是因为封闭(没有窗户,但是头上有一盏灯,也不知道灯油是什么,竟然可以燃烧这么长时间。)的关系,灰尘并不是很多。
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我们来到了六楼。
然后,我们知道,我们来对了。
这上面有一副地图,一副这座城市的地图——虽然上面的字迹不认识、看不出来是什么文字,但上面的图画还是很好的保留下来,也许是妖物为了以防万一而用了特殊材料。
看着城市地图,老王说道:“这城市就如同一只展翅的雄鹰,我们就在喙头。而后,你看……”
他指着“鹰”尾:“你看这里,这里应该会有出口,但是,很不好到达啊……”
我看着这副地图,愕然发现:“这座城市,完全就是一座迷宫!”
老王点头:“没错,就是迷宫。而且,你看,这些建筑在不断地重复,就是为了迷惑我们,让我们即便是看过地图,也很难走出去!”
“但是,应该有辨别的方法,”我说道,“要不然,恐怕设计者也会被困在其中。”
老王叹道:“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了……”
第124章 柳暗花明
我们在佛塔上看地图,找到所谓路线,自佛塔下来后,却又是陷入迷茫。
城市边缘,不是紧挨洞壁,就是房屋连在一起,不见缝隙,从中间穿行的方案是行不通。
所以,只能靠自己去找了吗?
我说道:“我们可以以鹰嘴为上,则鹰尾为下,面上背下,可以确认路线。”
老王苦笑:“说着轻巧,其实是很困难的。”
我:“不管怎样,走走看吧……”
我们走到鹰脖这里,而后左拐,却发现眼前是相同的街道——其房屋样式、结构等等都是完全相同。
老王:“之前我也是没有多走,否则恐怕就被深陷其中了。”
我问老王:“你记得是哪一条路吗?”
老王摇头:“记不得了。本来地图上路线就密集,还都一样,哪有那么容易记住?”
我点头:“我还略微记得些。是第三条路右拐,而后……而后……”
老王却打断我:“你有没有看出什么?”
我看着眼前的街道,不明白老王什么意思:“看出什么?”
老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豁然开朗。
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那么,我们就完全有机会走出这迷宫。
而后,又道:“雨漳,你怎么看?”
我:“我觉得你的看法很好,值得一试。而且,即便是一试,我们也还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因为如果按照这样的看法来,我们就需要走到最边上寻找,而如果确实是我们错了,我们也还可以原路返回,不至于迷路。
打定主意后,我们便向着最边缘走去。
我叹息:“也不知道是不是能找到出路……”
老王安慰我:“可以的。”
但我知道,他心中也没底。
不多久,来到最边缘处,忍着饥饿认真地在周围搜寻,可是一无所获。
老王拍拍我的肩膀:“吃点东西吧。虽然二界的时间不同步,但你也至少有几个小时没吃饭了。”
我没有告诉他我曾经回去过格尔,所以他并不知道……好吧,他说对了,我确实好几个小时没吃饭了。
我们各自吃了几个压缩饼干充饥,而后,喝了些水,继续寻找。
但是,却并没有如愿找到离开这里的路径。
是我们猜错了吗?还是我们的搜寻不够细致?
我不知道。
老王皱着眉头,仿佛这世间就没有一件事能让他把额头舒展:“我想,我们的猜测是没有错的,那么,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他回顾我们来时的路,我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