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节
赵队正给薛绍提出了建议,让他努力成为一名“越骑”。骑兵是冷兵器时代最珍贵最高端的兵种,越骑又是骑兵中的精锐。赵队正对薛绍卓越的军事素质很是欣赏,但他说的最多的是让薛绍寻找机会转为军中的文职,成为行军管记与录事参军这样的谋士最好。
赵队正的眼光很毒,他认为薛绍只作为一名搞后勤的募兵实在是太浪费人才了。是人才,就该出现在最需要他的地方。他从来没有半点嫉贤妒能的意思,相反一直非常着重的激励和培养薛绍。自己带出的兵有出息,这对赵队正这样的基层军官来说既是宝贵的人脉财富,更是无上的荣耀。
整日和薛绍为伍寸步不离,牛奔跟着学到不少东西。除了一身过硬的格斗功夫,他甚至还认识了几个字。就像是一块顽铁和磁石贴在一起贴久了,自己也会具备磁性。不知不觉间,牛奔的军人素质大幅提高。很快,他受到的关注与培养也多了起来。
赵队正认为牛奔是一员天生的猛将。但是针对牛奔,就是另一种培养方式了。赵队正每天都派好些个老兵来“揍”牛奔,一次比一次揍得很。揍着揍着,那些老兵就合起来也揍不过牛奔了。这个奔着混饭吃来的猛人,第一天就因为偷吃军粮挨鞭子在新兵当中出了名,现在他在军队里更加大名鼎鼎,却是因为他有一身猛人好胆和硬功夫。
薛绍与牛奔,在两万五千名新兵当中,脱颖而出。
薛绍认为,大唐军队尚武的光荣传统和质朴的军人作风,的确是培养人才的一片沃土。这使得大唐的将才代有人才出,其中更是涌现了不少的草根将军。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如今的当朝宰相刘仁轨,和曾经的大唐战神薛仁贵。
因为赵队正的赏识,队里上上下下给了薛绍很多的方便,笔墨纸砚这些原本只供军官的东西,私下让薛绍用了不少。
一个月下来,薛绍写下了厚厚的七本行军笔记。之前死前硬背的《六军镜》和《兵法四十六诀》当中的很多内容,成了实实在在的知识和经验,沉淀在了薛绍的脑海里。
大军休整的第三天上午刚刚吃过了早饭,赵队正把薛绍和牛奔叫到了一起,说带他们去个地方。
两人没有多问,跟着赵队正走到了行军总管的中军将帐前。
“行军总管李将军要见你们,自己进去。”赵队正说道。
牛奔看着眼前两排铠甲耀眼战袍鲜艳的中军卫士很羡慕,帐前的十六面大军鼓和整齐的旗帜、团牌和金角,又让他感觉一阵天然的威压不敢随便张望。
薛绍在将帐前的护卫当中看到了一个熟人,郭元振。
能够护卫中军主将帐前的,都是司戟、司阶、中侯这种仪仗军官,是主将的心腹近卫。郭元振的个子很高,在那群护卫当中鹤立鸡群。相比于一个月之前,郭元振的气象也像是换了个人,精神抖擞一身凛然威风,显然不是再是那个十八岁就中进士却跑去混黑社会的麻烦县尉了。
军队,真的很煅炼人。
薛绍和郭元振没有交谈只是互递了一个眼神,然后就和牛奔一起进了将帐。
李多祚一身铠甲戎装端坐在将帐里看一本兵书,左右各有三四名文职书史在忙于案头。二人进去参拜后,李多祚扫了二人一眼,既不冷漠也不热情的道:“本将听说你二人,是这一期新兵当中较为出色的。本将有意给你们新的考验,敢接受吗?”
“敢!”两人不假思索的大声应诺。
第0212章 实战来临
李多祚未有多言,对薛绍二人说道:“从今天起,承誉去勋一府越骑团,牛奔去勋一府陌刀团。”
大唐的军制中,两队为一旅,两旅为一团。团是军队编制的一个重要基层单位,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连队。大唐军队的一团有两百人,最高官长是校尉。
牛奔听到李多祚的话当场笑得一脸稀乱,“将军,俺这就成为三卫五府的兵啦?”
“你想得美!”李多祚一点没客气的给他泼了一桶当头冷水,“只是让你去跟着他们同吃同睡同训练,上了战场一起战斗。但你的卫士编制还是普通的募兵。除非你能立下战功才可以正式转为勋府兵!——承誉,你也是一样的!”
“是。”薛绍笑了一笑没有多说。
“同吃,这个好啊!”牛奔一阵傻笑,笑得很乐,“听说翊府兵每顿都有肉!”
“看来赵队正说得没错,你就是一头专贪吃喝的蠢熊!”李多祚没好气的骂。
牛奔倒被骂得乐了,一个劲的傻笑。
“来人,把这头蠢熊给我带走,扔到勋一府陌刀团去!”李多祚下令道。
马上进来一名中侯军官,把牛奔带走了。
牛奔边走边喊,“承誉,到了勋一府千万记得要来找俺哪!”
薛绍冲他扬了个拳头,表示一定。
牛奔走了,李多祚斥退了左右的文吏并拉上了军帐,这才请薛绍坐了下来,亲自给他倒了一杯高级军官才能喝到的龙膏果酒。
薛绍摆了摆手,“不喝这个,茶水就行。”
李多祚就笑了,“莫非是嫌弃?”
“我一个小卒哪还有资格嫌弃?”薛绍笑道,“我是怕我今天能喝到,以后都没得喝,那日思夜想的滋味太难熬了。你可不知道我初入军营的头几天有多难受,都想跳到别人身上去咬两块肉来吃了!”
李多祚哈哈的大笑,给薛绍换了一杯茶,说道:“现在薛公子想必是非常怀念长安的锦衣玉食和风花雪月了吧?”
“说不怀念那是假话,谁还不想过好日子呢?”薛绍喝下了一整杯茶水,吁了一口气,说道:“但这一个月的苦当真没有白吃,我学到不少东西。”
“那就好。”李多祚在薛绍旁边坐了下来,说道:“裴公慧眼如炬,果然没有看错人。两万多名新兵当中,薛公子脱颖而出成为最出色的一个,这可全是你自己努力的成果。”
薛绍笑了一笑,煞感兴趣的道:“我挺好奇,李将军青春几何,从军多少年了?”
李多祚笑了一笑,说道:“李某本是靺鞨人,家父曾是一名部落首领,数年前家父率领族人归附大唐,才被赐姓为国姓。李某八岁那年就被父亲推上了马背,十三岁跟随父亲开始打仗第一次杀人,今年已经二十八了。”
“十五年的老兵?”薛绍有点惊叹,“饱战之将啊,难怪裴公对你如此的器重与信任。”
李多祚呵呵直笑,“我不行,毕竟读书太少脑子太笨。裴公甚至叫我去跟妖儿姑娘学习读书,这让李某很是汗颜哪!”
薛绍哈哈的大笑,“很多东西,都不是书本上能够学到的。年仅二十八岁就已经是十五年的沙场宿将,李将军前途无量!”
“不指望、不指望!”李多祚笑道,“还是薛公子这样聪明的读书人有前途。你这一个月学到的东西,能抵得上李某十五年所得啊!”
薛绍笑了一笑,其实李多祚更想说的恐怕是,我光凭出身就能抵得上他十五年的征战攀爬了。
“薛公子,知道我为什么将大军按在并州不动了吗?”李多祚突然道。
薛绍皱了皱眉头,“莫非不是因为休整?”
“这不是主要的原因。十七日行军,根本不算什么。当年追随裴公在西域远征,一连走上两三个月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李多祚说道,“前方,又传败讯。朔州都督曹怀舜领兵出击,在长城关外遭遇阿史德温傅,一战大败死伤无数。我怕我率领的这一只新军和粮草辎重队擅自上前,听到了败讯会影响士气,或者是遭遇突厥主力攻破朔州杀进长城,被劫了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