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节
朱八戒的脸色顿进变得苦恼无比,“公子,要辩真伪确实不难。难的是,小奴将要如何对天后回话呢?”
薛绍便笑了。
并州一案的事实,朱八戒了解得很清楚了。可是两个姓武的突然冒出来,非但想要抢功,还想借着他朱八戒的手来对薛绍进行一番打压。
薛绍不能不笑,这两个姓武的当真配得上一个后世的经典骂名——“傻逼”!
他们仗着自己是天后的侄儿、向来也算受宠,就妄图想让朱八戒做他们的走狗奴才,替他们办事。或许在他们看来,朱八戒既然是天后的人,那也就是他们的“家奴”。
但他们怎么不想一想,朱八戒除了是天后的人还是太平公主的贴身内侍。如果没有太平公主这个大靠山,朱八戒现在还不知道在内廷的哪个角落里洗马桶——他敢做出对我薛绍不利的事情吗?
“公子何故发笑?”朱八戒看到薛绍笑得那样戏谑和无所谓,心里反而是慌了,连忙拜倒下来小心翼翼的道,“小奴始终记得自己是太平公主殿下身边的一介家奴,那便也是薛公子的家奴!再者公子曾对小奴有着天高地厚之恩,小奴宁死不会做出任何对公子不利之事!……可是小奴也不敢得罪了那两位姓武的公子。因此还求薛公子赐教,小奴该要如何是好?”
“请起。”薛绍抬了抬手,微然一笑,说道,“他二人的用意,想必你是非常清楚了。”
“是,小奴清楚……”朱八戒老老实实的点头。
薛绍说道:“那你回朝之后,就按他二人所教授的言辞,向天后回报好了。”
“啊?!”朱八戒大吃了一惊,“这、这如何使得?那小奴岂不是要害了公子?”
薛绍笑呵呵的直摆手,“放心,不会。”
“何、何以见得?”朱八戒嘴里都有一点哆嗦了。
薛绍笑道:“如此惊天大案,岂是你一名内侍三言两语就能说了算的?事实摆在那里,公道自在人心,朝廷之上自有能人会将此案的真相查得水落石出。二圣必然自有明断。”
朱八戒的脸色更加难看了,“那小奴岂不是要犯了欺君之罪?”
“你只是被人胁迫。”薛绍笑眯眯的举起酒杯来,示意敬酒,“明白吗?”
朱八戒连连的眨动眼睛,心中一寻思,对啊,我就照着武懿宗的话去回报天后,天后是个明白人,肯定知道我是在“胡说八道”。她老人家一发怒,我就“被迫”如实交待是武懿宗让我如此回话——那天后还能怪我吗?都是她的两个好侄儿干的好事,我一个内侍家奴当然不敢得罪了他们呀!
如此,天后必然牵怒他的好侄儿!——好巧妙的借力打力!
思及此处,朱八戒表情极是难看的咧了咧牙,“薛公子,如此一来,小奴就算是死罪可免,活罪也是难逃啊!”
薛绍呵呵直笑,说道:“你回去后,先将此事原原本本的对太平公主殿下说明。殿下必然不会让你受太多的苦,会在天后面前为你做保求情的。”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多谢公子赐教!”朱八戒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对薛绍拱手长拜,心里非常的恼火,暗说没来由的冒出两个愚蠢之极的蠢货,害得我夹在中间难于为人!
薛绍看到一向笑眯眯的朱八戒脸上都浮现出了一抹愠色,不由得心中暗笑:那两个跳梁小丑想要驱使朱八戒来对付我,却反倒得罪了朱八戒,最终还要在天后那里吃鳖。
做人能够愚蠢到这份上,也算是不容易了!
第0309章 新官上任
两日后,朱八戒离开并州回长安,薛绍托他给太平公主捎去一封家信。信中除了叙说两人的情意与思念,也提了并州之变的内情与太平公主在长安将要注意的一些事项,比如密切注意李仙童与武承嗣的动向,帮忙在天后那里担保一下朱八戒。
此刻薛绍感觉,在一些工作、生活、娱乐或者其他的方面,自己或许会有很多的红粉知己。但真正涉及到一些重要的事情,还是只有太平公主能是自己的得力帮手。二人虽然还没有正式成婚,但已经有了立场利益的统一与“团队”的默契。自己身边的其他女子,身份各异亲疏有差,但没有一个人能让薛绍将一些关乎命运的重大之事放心相托。就算是忠心一百的月奴,她办起某些事情来也是有心无力。
夫妻就是彼此生命的另一半,薛绍觉得,这句话还是挺有道理的。
朱八戒前脚刚走,薛绍回到大都督府就收到并州传来的一些消息。前方裴行俭的三十万王师终于集结完毕,并于前几日之内连续对突厥的大军发起了正兵讨伐。突厥人的可汗都落在了大唐的手里,再加上此刻他们急需用胜利来为自己正名、鼓舞士气,因此悍然迎战。
两军在长城以北的东于石谷及周边一带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斗。在裴行俭的指挥之下,恶来将军程务挺作为勇战先锋连破敌阵,左翼李谨行与李多祚、右翼张虔勖等部尽数得胜三战三捷,突厥人直接放弃了黑沙牙帐、一溃千里向北逃遁到了于都今山一带。
三战下来大唐斩首万余级,救回此前被突厥人掳走的百姓三万余人、牛羊二十万余头,获得了一场巨大的胜利。
消息传来,自然是军民沸腾、一片欢庆。想必长安方面如果得知了详情也会扬眉吐气。
可是这对薛绍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因为坐镇大都督府而错过了这样的一场大战役,失去了一次绝佳的煅炼机会。
不过近些日子以来薛绍在并州,也算是大有收获。一来是和司马柳盛等人一同料理军务民政,让他在理政方面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另一方面,也让薛绍积累了一笔宝贵的人脉资源——并州大都督府包括其治下的许多州县官员,都和薛绍混得很熟了。再加上薛绍此前平定都督府叛乱、亲自从监牢里放出一批人来,这使得他很轻易的就在河北这一带做下了不少的人情、笼络了大片的人心也竖立了一定的威信。
看不见的人脉资源,对初入仕途的薛绍来说或许比写在功劳薄上的军功,更加有意义。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两相对比,薛绍觉得自己要立军功还有得是机会,但短时间内就能经营起这么大的一张人脉关系网的机会,却不是时常都有。
所以,留守大都督府,还是值了!
几日后,薛绍派薛楚玉押运一批粮草与医药物资送往朔州,并托请他私下的问一问裴行俭,大概什么时候与突厥谈判?
草原幅原辽阔不亚中原,部族林立盘根错结,想要彻底的扫清草原,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年太宗皇帝“平定”草原,也只是打散了突厥人的主力军队、然后擒贼擒王捉了颉利可汗。
如今三场大捷,估计该是到了“挟胜而交”坐下来谈判的时候了。薛绍记得裴行俭曾经提过,要让他薛绍担任使者的重任。这可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岂能坐视放过?
哪怕是要牺牲一下色相,也无所谓嘛!
入夜之后,薛绍如同往常一样让月奴给他洗脚准备安歇。正要宽衣上床之时,郭元振突然跑来,在门外道:“公子,长安来人了!”
“谁来了?”
“梁郡公,李孝逸!”
薛绍心中一凛,李孝逸曾经四次担任过益州大都督府的长史。时下大唐有一说“扬一益二”,意思就是扬州是天下最为富庶的地方,益州其次。李孝逸能四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分证明他理政是一把好手。二圣能把益州这个天府之国的重要政务交托给他,也足以显得对他的信任。再者薛绍早就知道,李孝逸与天后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是天后的心腹。
他在这时候突然驾临并州,肯定不是小事!
于是薛绍把刚脱了一半的衣服马上穿了回去,拉开门走了出来,“人呢?”
“已到大都督正堂!”郭元振答道。
薛绍一挥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