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最关键的是都无法知道运往何地,这就更难判断了,找不着大致方向,派人进去就算不折,那也找不到不是?
于是,飞机在每天温度最高的十一点左右,开始天天光顾哈尔滨,但,除了看到装车,却根本看不到往哪运,都停在了军营里。
此时,董库可顾不上日本人的小动作,他安排完了边境的事情,一脑袋又扎在工业园区里,那里,一包包,一箱箱的焊条正装进卡车。
五天时间,钢管全部运送完毕,总长度八十五公里。这些钢管也都被下到了地槽里,,就等着专业的焊工来抄平,然后焊接了。
这些,都将在木杆底下秘密进行,直到焊接完毕,东土回填。
五天时间,枪械的生产车床也全部组装完毕,试车后,明天就可以让产量提高到每天三千多支的速度。
炮管,在钢管到来前就已经完成加工,并被组装完毕,也进行了测试。
新型的75高炮的特点是射程远,精度高,高度已经超过八千米,完全可以击落零式。
两边相比,董库这边始终快日本人半步,等零式到来,这里已经是铁板一块了,就算零式,也同样要扔在这里。
管道运送完毕后,董库安排卡车将钻探的设备和所有井口用的钢管等物资秘密送往管道尽头的一处平坦的地方,用木杆盖上棚,用积雪掩埋,留下一个班看守,等待天气回暖。要不,一但开化,这些设备在稀溜溜的泥土地里,都难以运送。
在这其间,苏俄人很安静,一直就没有动静。他们拿到防御图后,结合公路图,他们发现,唯有主攻虎头是最佳位置,其他的,一旦开化,部队就算打进边境也无法运动,因为,到处的沼泽,到处的汪洋草甸子,根本无法行军。
“看来只有强攻虎头一途了……”
斯大林看着地图,嘴里喃喃道。
一名上将站起来说道:“我认为,趁着地面冻结,应该全线攻击,这样,顺着边境迂回增援,也可以对虎头这里起到帮助的作用,要不,一旦开化,我们只有进攻虎林这一条路。”
他的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斯大林也同意这个说法,认为不能等到开化。要不,他不会源源不断的向达列涅夫琴斯克增兵,他就是打算在开化前将大门打开,进入黑龙江,这样,在夏天路干爽的情况下,就可以占领黑龙江全境了。
第254章与时间赛跑
ps:就要大战了,也马上到月底了,在这里向各位兄弟姐妹求张月票,拜谢拜谢
董库此时顾不上管其他事情,也不搭理日军侦察机的光顾,他现在需要时间,也可以说,在跟时间赛跑。
战斗,随时都可能爆发,苏俄人在准备,日本人同样没闲着,而他,除了老赵和已经回到根据地,并站稳脚跟的老杨是帮手外,他并无援军,也没有任何支援,可说是孤军奋战,就连关内爱国热血的青年,也无法越过敌占区,进入与世隔绝的黑龙江。
老蒋的暂停,让局势似乎得到了缓和,但他并没有进攻热河的动作,导致关内的民众也无法向日本人发动点什么,除了游行,暂时也作用不大。不过,民众已经开始觉醒,这将是掀起全国抗日的种子,华夏之声功不可没,而先遣军更是功臣。
但这些,却对董库一点帮助没有,起码目前是这样。黑龙江,就是孤悬海外,波涛中的一叶孤舟,没有陆地,没有岛屿可停靠,不但有汹涌的海浪,还有随时可颠覆他们的巨兽。
再者,老蒋虽然是掌舵人,实则他目前能够调动的部队并不是很多,他也需要时间,来整合资源,需要玩弄平衡之术,来掌控军阀手里的力量。
日本的国家机器疯狂的运转,在有了火烈鸟即将入列的情况下,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加快了脚步,四艘航母已经开始建造,最慢,在37年就可以下水。而快的,今年年底就能下水测试。四艘重巡洋舰也同时加入了建造的行列。相关配套的驱逐舰,轻型护卫舰,也在同一时间开始了打造,意图组建一支超过任何国家的庞大海军,称霸海洋。
坦克。在铁拳面前不堪一击,这让日本人意识到了目前的97式是纸糊的,不适合战场上冲锋陷阵,他们的对手既然有能力制约他们的装甲和坦克,那,就必须在坦克上下点功夫。否则,数吨的钢材在战场上就是废铁,就是火炬。
于是,一直没有投入精力研制坦克的日本在这一刻,开始了坦克的研究,因董库的出现。因铁拳的出现,导致日本滞后的装甲部队在迎头赶上,或许,用不了两年,日本的坦克就会赶上世界水平。毕竟小日本的聪明,世人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