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
两人便在扩充以后的棋盘上继续对弈了起来,半晌后,棋局不完自终,未分胜负。因为按照如今的规则,只要无人认输,这棋局将永远也下不完,毕竟棋盘无限,两人只是布局,却不厮杀,即使苏寻有半子的优势,也仍旧难以界定孰胜孰负。
又过了一会,玉帝命人奉茶,与苏寻一同饮茶,斟了几杯,忽然道:“苏君,今日对弈朕心甚喜。只是在朕看来,两个人的棋局终究会有所无聊。若围棋可以加第三个执棋者,岂非更加有趣?”
苏寻面色不变,心中却微动,玉帝的此番意思,他自然是知道的,他如今身掌道门,而玉帝则为天庭之主,如若要加上第三个执棋者,那恐怕便是源于西方的佛门了。
昔年虽有紫气东传,但佛门仍旧非同小可,就算他和玉帝两人心照不宣,但当“棋盘”扩充到西方的时候,是否还能够维持如此的和谐呢?
顿了顿,苏寻说道:“这围棋虽为黑白,但执棋人未必只有黑白。若陛下想再加几个人,一起落子,也无不可。不如说,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只要棋局不乱,执棋者越多,越是一件好事。”
玉帝看向苏寻,道:“既然如此,苏君觉得这第三个人应该是谁?”
苏寻目光微微闪动:“以人来计算,未免小气了一点。”
玉帝道:“不错,既如此,不如以四方为计算,你看西方如何?”
苏寻摇了摇头,道:“只加入一方,怕是打破了黑白均势。我看围棋有东南西北四方,棋盘愈大,距离愈广,执棋者便愈多,只要方向开了,来多少人都能容纳的下来。”
玉帝微微皱眉,道:“但有资格执棋者,却未必有那么多。”
苏寻道:“只要棋盘够大,执棋的人总会越来越多的。”
玉帝颔首道:“既如此,那便依你所言。只是,棋盘虽扩,恐棋子难以支撑。而执棋人越多,或许便约会产生纷争,若直到最后棋局生乱,又该如何?”
苏寻道:“若能洞悉全局,执掌规则。即使棋盘生变,亦能稳持。如若当真一子误差,致使满盘皆输,即算我输了此局便是。”
玉帝眼中浮现出了几分赞赏,道:“苏君倒是不计较胜负,果真是道法自然,无为如水,难怪道祖愿意将执棋的位置交给你。”
苏寻笑道:“陛下过誉了。我并非是不计较胜负,只是更希望能够没有胜负。胜就是负,负就是胜。一旦出现了胜负,哪怕一时赢了,最终也总会有败北的那一天。”
玉帝道:“此话不错,既如此,下次执棋,继续对弈此局,你我便都用一种颜色的棋子罢。”
玉帝说着,轻轻点了点棋盘,那棋盘上的黑子和白子当即发生变化,逐渐地形成了一半黑一半白的棋子。原本黑白纵横之势并未改变,但却分不出哪方是敌,哪方是我。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敌便是我,我便是敌。亦或是根本不存在敌我之分了。
苏寻甚喜,因为他知道,从这一刻开始,玉帝才真正愿意加入自己的棋局。在此之前,他和玉帝所下的黑白棋,终究只是旧棋,而如今,才是玉晨掌道的新棋,当即道:“陛下英明,我甚感服之。”
玉帝笑了笑:“苏君有安天之功,帮了朕这么大的忙,朕还未报谢,何况苏君天人创道,已初见成效。说不定有朝一日,真的可以开辟出一条朕也想要见到的道路。既如此,出手一试又能如何?只是不知道,朕的下一手,要落在哪里。”
苏寻道:“无论落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玉帝点头,思索片刻,拿起一枚棋子,执落在了棋盘的西北方。
光芒扩散。
从这一刻开始,南瞻部州的天道气象,便开始四方散落,最终汇聚到了西北的方向,而其余四方的人道气象,则也开始承天崛起。
两人暂停对弈,玉帝命人将棋局收起,等待日后有雅兴时,再去琼楼金阙请苏寻,便亲送苏寻出了灵霄宝殿,又命人送了许多珍宝逸品。
临至最后,苏寻忽然道:“陛下,那杨戬虽被我镇压,但日后有朝一日,或许能够悔过。他毕竟有平水患,止烈阳的功劳,此次在灌河之中,或许更将再立显圣之功……”
玉帝想了想,说道:“天规如山,有罪当罚,有功当赏。若他真的能赎回罪过,朕自当连当年的功德一并封赏。”
苏寻道:“既如此,杨戬必能感恩天心,日后奉天行事,听天所命。”
玉帝轻轻点头,眼底深处,竟然浮现出了几分温情道:“若真能如此,那便好了。说来自五帝之后,朕便没有再见过紫气元君,此次蟠桃盛会,请遍三界大神,当也奉一份礼与元君,朕有要务,便请苏君代为交付罢。”
苏寻见状,亦颔首道:“我自当尽心竭力。”
第一百一十五章 驾取云軿升斗府
苏寻辞别了玉帝,回到太极宫,太极宫的天仙侍女都在门外迎接,除此之外,但见太极宫亦有不少童子等待,原来都是那些道家仙老差遣的童子,再一次对玉晨大帝献礼,表示自家主人翁的心意。
加上这一次,那道门的众仙老,已再三上表敬心。苏寻知道,这是因为自己与老君在兜率宫的一番论道,留下了道气阁,以及又别托付执掌道门的缘故。
一个金阙玉晨大帝的位子固然尊大,但却绝不会让这些至尊如此恭敬。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有一个“好师父”的原因。
昔年老子解化大道,起无始,运自然;秉教法、造天地;诞玄灵,传经蕴,一气化三清。方才有了道门众仙。
可以说,如今但凡是道门的天尊,都算得上是受过老君的教化,但似苏寻这般,由老君亲传,称得上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存在,却并无一人。
当然了,这一点也归功于,苏寻本身的功绩,他在短短数百年间便演太极,悟苦海,天人创道,留下了道果共众仙参照,也称得上是有大功德。此次对杨戬之事的处理,也全然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人,因此众仙对老君这个决定也算得上是并无微词的。
苏寻对众童子各自答复,并说近几日,便会去一一拜访诸位仙尊,便遣散了众童子,将太极宫关闭,自己在养心殿中,喝茶静心。
他双眼微闭,近些日子的光景不断地在脑中回现,不知过了多久,忽然轻轻叹了口气。
“滴答”。
茶杯之上,忽然浮现出了一点波纹,苏寻睁开双眼,眉头微皱。与此同时,有梅兰竹菊四仙女在殿外恭敬道:“门外有自称为天蓬元帅的呈拜帖求见,说乃是奉了中天梵气斗姆元君诏令,前往请拜陛下。”
苏寻心中微动,道:“既奉了斗姥之命,便请其进来罢。”
“是。”四位仙女皆俯首回命,不多时,将天蓬元帅引入了养心殿。
天蓬元帅进入养心殿,恭敬行礼道:“拜见陛下。”
苏寻微微抬眼,看向天蓬元帅,发觉其生有异象,长得威猛无比。
有诗赞曰:
身如夔牛巨力大,口如狍鸮利齿强。
今是玉帝守门帅,曾为斗姥御车郎。
掌御银河八万兵,赐授礼器九齿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