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节
有同门支持,剩余的人即便有所反对,悟空也并不在意。如此便推动起了麾下的生灵尽皆修道修真的大盛举。
虽然,大多数生灵资质有限,缘法不够,不能够明悟,可谓是困于泥潭之中。但仍有不少明悟了许多道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因悟空此举所谓,出现了不少误入歧途者,幸好在悟空早有十几年的准备下,维持了一个大致的稳定,并未产生什么大乱。
又数年,传法甚为平和,凡在悟空治下,尤其是北俱芦洲和东胜神洲,开始陷入空前的繁荣。
这一日,悟空在那花果山上,扫视四大部洲,双眼金光显现之处,当即浮现出了异常宏伟的大气象。那正是麾下大部分生灵修道时,引发的一种难以明说的力量。
亦或者那并不是真正的力量,而是类似“气运”的事物。此气象缥缈难明,但却真实存在。随着气象愈发壮大,悟空也觉得自己的头脑越发清晰了起来。
“看来俺之所为,并没有错。只是仍需要一个好的时机。”悟空仔细斟酌着。
昔年苏道真创道时,在南瞻部州创立青羊宫,也曾行过类似的举动,当然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不过,创道并非是一个短暂时间便能得成的。想当初那苏子有道祖、孔圣人的相助,据闻又得到了一块混元石碑,方才书道证道,创下道果。而如此,尚且需要经年,遑论是如今的自己?
更不要说,当初苏子创道之前,便已经有了思路。自己到如今,却还只是仅仅看到一些轮廓罢了。
“看来还需要一些时间……”悟空如此想着。就在这时,他目光一闪。
天空处,忽然浮现出了一道金桥。那金桥从天门处飞架,缓慢落下,所落的位置,正是花果山!
第二百零五章 美猴王上天受封
且说悟空看到天降金桥。而在不久之前,那天庭,灵霄宝殿上。
这一日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驾坐灵霄宝殿,聚集文武仙卿早朝之际,忽有洞灵真人出列启奏道:“陛下,臣有事请奏。”
玉皇大天尊听闻,道:“不知何事?”
洞灵真人道:“下界东胜神洲花果山,有天产石猴。体悟天心,感应造化。今已成道,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封其一个仙箓。”
玉皇大天尊点头道:“卿言吾已知晓。”宣众文武仙卿,问曰:“诸卿可知道这石猴是几年生育,何代出生?当授何职?”
一言未已,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道:“这石猴乃是两百六十年前所生,不知这在何方修炼成仙,幸未曾惹出祸患,反有不少功绩。”
玉皇大帝宣旨道:“都有何功绩,令人着表呈上,不得有误。”
当即有左右仙官传令。不一时,各方仙神都有表上奏。
前有浮丘公引奏金童,接上表文,乃东海龙王表奏。
表曰:花果山美猴王,敬天敬礼,知民知心,勒令精怪,流通诸国。列发技术,多生贤德。广布才学,惠及众生。使海岳清宁,下元安泰,万姓倾心,四方仰德。奉奏。
再有葛仙翁使传言玉女,接上表文,乃冥司秦广王赍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太乙救苦天尊进上。
表曰:花果山水帘洞天产石猴孙悟空,顺应天理,从明轮转。功德累积,多行善事。其麾下皆有私德,多留于幽冥,逢迎天数,亦有不少灵官在内。使得天心感应,阴阳整理,地府永安。奉奏。
后有通玄真人奉使仙吏,接上表文,乃佑圣佐使五百灵官进上。
表曰: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孙悟空,齐心天地,应称大圣。其顺天应人,有功德心。不忍苍生罹难,雄兵百万,发攻北洲,荡平妖魔,扫除邪患。处东洲以惠天下,文治武功一应齐全。念陛下垂赐圣恩,盖功封赏。奉奏。
三表奏毕。又有诸多神官神将上前递奏,大多都是三界中的仙官仙卿,俱表那花果山美猴王孙悟空的功绩,方开始玉帝逐一观看,后来便使人念诵,皆观看过后,点了点头,于众仙卿家道:“诸卿所言,我都已知晓。由此看来,那石猴的确有不小的功劳,无怪如此表奏。只是他出身不明,亦不好直入仙箓。”
玉帝言毕,班中闪出太白长庚星,俯首启奏道:“禀陛下,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此猴乃天地所生,岂无出身?何况其立有大功,当从善处置,由此方能显露天威,契合道理。”
玉帝闻言甚喜,道:“既如此,便依卿所奏。即着文曲星官修诏,由卿前去降下金桥,前往迎来。”
金星拜谢圣恩,领了旨,出南天门外,使天女打开天门,降下金桥,直至东胜神洲花果山水帘洞。
……
……
且说那猴王看到金桥,当即意识到,那定然是天庭降下了旨意。目光转了转,定住心神。此时花果山的小猴们也都察觉到了异象,俱都好奇围观。
有龙女急忙过来,对悟空又喜又忧地道:“猴子,那是天降的金桥,方才我听龙宫的消息,玉帝以父王表奏,却要封你为官。你切不可轻慢了,以免惹来祸患!”
悟空闻言,果然得知,道:“龙女,不必担忧,俺自有安排。”
龙女闻言,方才放心了许多。
不一会,那金桥愈发凝实,紧接着又天女招展,降下仙音,便看到桥上出现了一老人,背着一角文书,在天空上对这悟空微笑。
悟空毫不犹豫,轻轻纵身,直接踏在了金桥上,走到上面对那老人道:“老倌,从何而来,可是来找俺老孙的?”
那老人正是太白长庚星也,星君见状,微笑行礼道:“大王有礼,我乃太白金星,奉玉帝招贤圣旨,下界请大王上天,赐受仙箓。”
悟空闻言,道:“原来是星君!所谓: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既主智慧,也主杀伐。要星君下界,俺却甚是不好意思,着实消受不起。”
金星笑道:“大王过誉了。”附耳道:“今来有请大王,不仅是因圣旨,亦受了苏子关照。请大王上天受封,万不可辞。”
那悟空本想推辞,闻言顿了顿,道:“老倌,如何说得。俺这两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拜一拜玉皇大天尊。岂不知大天尊先垂赐了恩慈,岂敢拒绝?你远道而来,一番劳碌,当受筵席。”教:“小的们!安排筵宴款待。”
即有龙女忙命人准备筵席,须臾席已安置,金星推脱了一番,难容拒绝。便上到席中,又叫来了三星洞的一些同门共叙。虽白牛、罗刹女、黑熊等不在,但所来者亦都是三星洞门下,可谓是有道修真。
那太白金星在席上观看了一番花果山,暗自点头。果然到处都是仙灵气息,并无一丝邪祟。酒过三巡,众人仍待挽留。金星道:“圣旨在身,不敢久留;就请大王同往,待荣迁之后,再从容叙也。”
悟空笑道:“承光顾,必多有奉礼。”呼唤众人道:“俺便上天去拜一拜,不日便可回归。你等且记住照拂,切不可生了什么祸患,恐反误了天心。”
众皆领诺。
悟空心中大安,即与太白金星一同纵起云头,升在空霄之上,正是那: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录中。
两人同出了洞天深处,一齐驾云而起,踏上金桥,升入天门,便由此来到了九重霄上。不断浮云掠过,直至南天门外,早有八百仙官久候,迎面的正是增长天王领着庞、刘、苟、毕、邓、辛、张、陶,面向悟空,恭敬行礼道:“请星君与上仙升入!”
悟空见状,心中略微复杂了起来。昔年他因镇元子之事,想要拜访苏子,经过南天门时被阻拦了下来。如今却终于有资格在仙神的迎奉之下正式踏入这扇门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