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2节

镇元子看向八戒,道:“恰如方才所言一般。此方天地诞生之前,便有无数天地曾先后被开辟。而贫道,则是在那女娲创世时成就地仙者,从亘古大岁月以前,一直活到现在。但也因此,如今此方世界,已无真正的‘地仙’。”
镇元子如此一说,师徒四人就真的全然明白了。
如他所说一般,师徒四人更明白,为何镇元子不拜三清,只拜“天”、“地”了。
因为镇元子既然是从大岁月以前活到如今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方三清也未必先于他而成道。但相应的,镇元子也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五庄观在三界中自成一方,却无介入三界事的理由。
直到如今,西游事,则是给他提供了一个契机。
如果镇元子收了八戒为徒,则可以以八戒之师的身份,介入到西游事中。
这也是镇元子之所以会如此说的含义。
不过,镇元子说到此处,师徒四人也都对他的坦诚而感到友好。因为镇元子就算不说这些天地之间的秘辛,加以其他言语,或许师徒四人也能理解他。
然而他全然道来,把事情的始末一一解释清楚,没有半点藏私,也无丝毫遮掩。将自己的“私心”袒露无遗,这反而更显出了大神通者的心性。
玄奘微微颔首,道:“镇元大仙,我与我这三个弟子,本就有名无实。平时西行赶路,也没什么可以教导的,因此如若他弟子三人有心转投名师,自然亦无不可。只是,是否真要如此,还得看八戒本人的。”
镇元子闻言不由心喜,道:“如此,便多谢玄奘了。”旋即看向猪八戒,道:“要不要拜我为师?如若你拜了我为师父,除了有一个可爱的师姐。那人参果树上的草还丹,便任由你大快朵颐,如何?”
镇元子此言一出,那清风、明月两个道童不由羡慕不已。
清风、明月乃是八百年前镇元子点化的两个道童,始终伴随在镇元子身前,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二人也未曾真正被镇元子收为弟子。现在看到这只猪竟然赢得了师父的欢心,又岂能不羡?
不过镇元子所说的,这两个道童自然也明白,当然也不敢说什么,只敢在旁边侍奉,接受如此的现实。
原以为那猪八戒听了此言之后,定然会欢欢喜喜的同意。毕竟,且不说那草还丹,单纯是镇元子的弟子这一身份,在三界中就已然是非同小可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却是,那猪八戒原原本本地听了此言过后,却道:“请老倌儿恕罪,我老猪既然已经拜了师父,就不会再转投到他人门下了。何况,师父平日里对我老猪也多有教导,绝非是未尽师恩。”
猪八戒如此一说,众人都感到意外。
就连那孙行者也不由道:“你这憨货,不是正愁西行路苦,难成正果吗?如今有了如此机缘,却如何又转了性子?”
“去去,泼猴!我老猪对师父始终忠心不二,哪里有什么转不转性子一说?”猪八戒说道。
两人嬉笑,那镇元子却微微皱眉。
以他的身份,出言收徒,却被拒绝,很显然会有些不快。毕竟从那“不拜三清,只拜天地”来看,也知道他还是很自傲的。
只是虽说如此,镇元大仙毕竟也已是得道之人,倒也不会动怒,只是微微叹了口气,道:“看来却无缘矣。”这西游之事,恐怕却轮不到自己的份儿了。
见到如此,那行者却目光转动,开口道:“老倌儿,勿要扫兴,我等还继续筵席,谈天说地如何?”
镇元子点头道:“可。”于是令人准备点心茶席,便不再说此事,与师徒四人又说开西行路中的其他故事。
他虽被拒绝,但除了最开始的皱眉意外,却也并未再加以颜色,仍旧是畅快交谈。
然而,镇元子却没料到,待到茶过三巡以后,那孙行者忽然又说道:“老倌儿,我听闻你与俺那师父,昔年曾有奉茶之情。如今时过境迁,昔年那金蝉子已成了如今的玄奘,却也快修得正果。虽若按辈分来说,俺那师父却是晚辈。但你既然都想收八戒为徒,当也不介意此事。如今投情,不如与俺老孙个面子,做个见证,与其结为兄弟如何?”
第三百三十九章 结义
行者此言,众人都没想到。但他说过以后,众人却都双眼一亮。
就连那镇元子,也目光闪烁,看向孙行者。
好个行者,想不到竟然另辟蹊径。虽然收徒不成,但若镇元子成了玄奘的“兄弟”,那西游事,又岂能没有他的一份?
毕竟,玄奘乃是西行路的领头人,也是西行队伍中的关键。若如此,较之收猪八戒为弟子,可能还更为合适。
镇元子看向玄奘,道:“我与玄奘法师的确有经年的交情,今日也一见如故。只是……不知法师意下如何?”
八戒拒绝了镇元子收徒。一则,是因为八戒已拜了玄奘为师。
二则,也是因为这西行路,并非是八戒一个人的事情。他身为斗姥的御车将军,代表的乃是道门。即使他人微言轻,但在此等状况下,如何能够轻易拜人为师?
拜玄奘,那是西行路应有之事,自然无虞。但镇元子毕竟是孤家寡人,也并未有道门仙老信引,因此,在这种事情下,他却万万不敢擅作主张。
但是玄奘却并不一样。玄奘和八戒,且不说身份不同。那镇元子只是要和玄奘结为兄弟,而非结为师徒。遑论镇元子已坦诚相待,真诚得很,如今玄奘又岂会拒绝。
当即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若能与大仙结为异姓兄弟,乃是玄奘的荣幸也。”
镇元子大喜,众皆快乐。唯有那金鼻白毛老鼠精神情微妙。
昔年在花果山水帘洞中,那玄奘跟随三星洞众多同门学艺,称呼时,也都是叫“老师”的。而如今,这玄奘却和自己的老师结为兄弟,而自己又是玄奘的“老师”……
这如何不微妙?
不过当然了,这种事情,实则并没有什么人会介意。何况,玄奘也并未真正拜三星洞的众人为师,只是有传授的情分。
因此白毛鼠这个时候,肯定也不会出来破坏气氛。
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镇元大仙得了如此事情,当然十分欢喜,便再令清风明月取金击子来,去敲了三五十个人参果,过来一应品用。
那白毛鼠闻言,顿时脸色颇为不渝:“老师倒作好情分,那些果子,可都是我辛苦种下的。”
却原来,自从当年白毛鼠留在五庄观后,日夜从人参果树中感悟造化,拨弄乾坤。到如今,那满树的人参果,皆是由白毛鼠抟土造来的。
平日里也舍不得吃,如今让镇元子宴请师徒四人,当然有些小气。不过,白毛鼠也只是说说,却未违逆。毕竟玄奘与她的情分也是很深,而且能种人参果树,本就是自己的福缘,若无此番机缘,也许自己也难能比其余同门超出三分。
只是在分果子时,有意少分了几个给其他弟子三人,尤其是那行者。
镇元子笑骂一番,令两个童子再调开桌椅,铺设丹盘,请玄奘坐了上面正席,三弟子坐在右席,自己坐在左席相陪,将那三五十个人参果,尽皆分而吃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