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节
今儿德川家定已经乏了,不能再议。所以岛津定义的提议,暂且搁置,诸位回家去思考两三天,等之后御前下午茶会的时候,再行禀报。
散场回家,忠右卫门先和自己的叔叔松平齐民打招呼,人家辈分高,自然得尊重。然后又和久世广周以及胁坂安宅道了两声回见,这才有空去看岛津定义。
完全是鲜衣怒马少年郎模样的岛津定义,临走还站着和德川家定说了两句闲话,德川家定还拍拍他,示意他好好干。有他这个姐夫在,万事万安。
“又次郎方才的提议好极!”
忠右卫门和岛津定义一道出城,在城内可没有什么诸侯行列和卫兵,就算你是一百零五万石诸侯的前田齐泰,你也只能慢慢走出城。
突然感觉隔壁有什么紫禁城骑马,或者是宫内乘轿的赏赐,还挺好的。如果有年迈的大臣,能够坐着二人抬,一路到宫殿外面再下来行走,可以省下不少力气。忠右卫门现在当然不觉得有什么,要是将来五六十了,还要在城内绕两三公里的路,还必须抬头挺胸、姿势端正的走路,真就有罪受咯。
“不敢不敢,只是一时所得而已,值不上殿下如此夸奖。”岛津定义还年轻,被人夸了,心里面肯定是个高兴的。
他现在和忠右卫门政治地位上是相同的,都是老中。但是从他姐姐那里论,忠右卫门是他姐夫的弟弟。从他爸爸那里论,忠右卫门是他叔叔。这关系来回纠缠的太乱了,索性还是叫殿下完事。
毕竟称呼忠右卫门是江户川中将的话,就显得过于生分。又没有第三者在场,需要郑重其事的叫人。
“以我之意,不光是诸国海军合演,最好是再增设几所学校,教育东西人才。务必使得诸藩勇锐之士,皆有所学。”忠右卫门走在岛津定义前面。
“诸藩亦有藩校,鹿儿岛聘请了数位法国教官,颇为得力。或许殿下之意是诸藩之藩校更立,才捷之士进入幕府学校就读?”
岛津定义的话多少带着两分试探,虽然忠右卫门的话是临时起意所说,岛津定义没有什么预案可以应对。但是不妨碍他试探忠右卫门的心意,了解话中是否有特殊含义。
“不不不,我意举国一致,设立大中小学校。”忠右卫门多年前就有这个计划。
在全国普及初等小学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初级识字人力。还能够解决超过四万名武士的转业安置问题。
大伙儿应该都能够明白,一个文盲和一个上过五年或者六年小学的人,两个人一道下流水线,上过小学的那个肯定上手更快,操作更加迅捷。
同样的,招募炮灰步兵,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民,和上了小学的农家子弟相比,肯定是上过小学的更好。上过了学,就意味着能够理解长官们更加丰富的命令,能够了解各种军规章程,学习更加复杂的枪械大炮操作。
不是后世里有说,招募来一帮农民兵,因为都是文盲,甚至不辨左右。为了让他们分清左右,大棍毒打,分布鞋草鞋,来回教育,花了好几个月才让这群文盲兵合格。
同样的情况,换成学生兵呢?不需要多废话了吧。
至于前头说的下厂打螺丝,操作机器,服从管理,学习近代工厂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显然也是读过书的更好一些。
绝大部分的人读书,基本上也就停留在小学层面了。各藩的藩校,在忠右卫门的计划中,就可以改立为中学校。在中学,就可以相应的培养学生的才学智慧,为他们选择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
想去学军事的,就去陆士海士。想去学技术的,就去神户法国人办得技术学校。想学医学、外语、物理化学的,就去江户大学。
一步一步的筛选人才,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学习和上升制度。真的有本事的,军校毕业了能当军官,大学毕业了能做文职,技校毕业了也能下厂做技术员。
如今日本的大环境,缺的就是人才,只要你有一技之长,有得是工作机会。幕府和诸藩派遣去欧洲留学的大学生,这会子都走上了各种重要岗位。
强如槺疚溲铮丫疟砣ビ《茸髡搅恕JずV郯押岜跎檀0斓煤旌旎鸹穑±踔宜车某て橹聘炙擦冻隽说谝宦细竦母炙�
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自己的才智,为建设一个“崭新”的幕府而努力着。
况且前头也说了,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可以让超过四万名读过书的武士,转业成小学教师。让他们去教教小孩子片假名什么的,完全足够了。
三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什么的,显然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剩下来就是历史社会课程,我们亲爱的将军様德川家定,小时候看小鱼回游的课文不是早就编写好了嘛,直接往上搬就行了。
让那帮已经被收买的幕府御用文人们,再编点别的出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甚至德川家康的出生,也可以编点不一样的内容出来。管他呢,谎言重复千遍,小学生们肯定就信了。
说好的,要把便宜哥哥德川家定塑造成一位伟人的!
现在幕府的各类高等院校,实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幕府的旗本八万骑,忠右卫门也快要解决完毕了,可以开始着手处置更大范围内的就业安置问题。
“设立三(屏蔽)级学校?”岛津定义没有表达什么想法,只是想着。
“教育乃是强国富民之本。”忠右卫门也只是和他提一嘴。
全国普及免费小学教育的经费,忠右卫门还没有着落呢,起码得等这笔钱有个出处之后,才会开始在全国推动实施。眼下还是不要好高骛远,想那么多的美事。
就由着诸藩的藩校,培养藩内人才,然后再择其中的良才,送到江户就学,或者是送去国外留学。
第26章 两桩大事一同来
同岛津定义的“戏言”结束,忠右卫门打道回府。现在不需要接拾丸一道下班啦,因为拾丸已经六岁多,到了该读书识字的年纪。
所以德川家定安排了一名名师,教导拾丸,学习文化。等年纪再长一些,便学习弓马之道。而那名老师,就是咱们之前提到过的户川安清。
也就是战国时代,卖了宇喜多秀家的户川逵安的后代,从三万多石诸侯大名一路削到五百石旗本的那位。
户川安清的书法由持明院基政传授,这位也是笔墨传家的公卿。多嘴说一句,此人系安政勤王八十八廷臣之一,时任正三位右兵卫督。
历史上的户川安清,也被德川家定选用,专门教授德川家茂文化知识的。现在拾丸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了,因为年纪尚小,也坐不住,每天学两三个小时,点到为止。
嗐,德川家定比忠右卫门还关心孩子的教育呢。作为幕府的储君,德川家定也希望拾丸未来起码是个过得去的将军,而非在幕府滑向深渊时,踩油门的那个人。
这刚走到城门口,就见到助六急匆匆往城里走。一见到忠右卫门,助六就带着几分别扭的神情,拉着忠右卫门说话。
大伙儿都下值了,助六还赶着登城,不为了别的,是因为横滨传了两个大消息到江户。电报接收处那边立刻又送到外国奉行并助六的手上,助六要么是送给胁坂安宅,要么就直接面呈将军了。
外国传来的消息,不能说大,但也不小。
第一件,对幕府而言,或许算是一桩好事。轰轰烈烈的印度反英人民民族大起义,遭到了英国殖民者的残酷镇压。印度人民也体会了一把内外势力联合绞杀葛明进步势力的滋味,整个起义已经走到了末期。
率兵在印度作战的槺疚溲锖屯练剿耆砂⒍伎舜牛浜峡材泳簦衔д挛鞒恰>褪钦挛髋跛な氐哪亲钦颍蛭⒐岬拿皇樟苏挛髋跹拥耐涟盍斓兀米湃《让裰诒⒌姆从⑷惹椋挛髋鹾耪倬刹浚刖菡挛鞒恰�
据说这位年仅二十三岁的女王,作战时每每冲锋在前,骑着一匹雪白的骏马,挥舞刀剑。其英姿,为英印两军所铭记。
在英军攻入章西城之后,她又背负着自己的养子,率领起义军杀出一条血路,往瓜廖尔破围出走。她本人确实是逃脱了,可是作为反英中心之一的章西城,也落入了英国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