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节
“坐吧。”
“殿下拨冗相见,下官不胜荣幸。”二宫尊行跪坐在忠右卫门面前,似乎是有些拘束。
他们这种中低级官僚,所谓御普请役,就是当年小栗忠顺出国留学前,担任的那个御普请组长的下属。说的好听是个官,实际上也就是个办事员。而且一般是在现场,指挥几个民工的那种,晒的老黑。
“不说这些闲话,弥太郎前来寻我,所为何事?”忠右卫门就这点空闲的时候,不能够浪费了,得直接谈事。
“下官所来,是为了利根川整备工程。如今正夏,若是能立刻筹备,今岁秋后,便能调集民夫力役开工建设。”二宫尊行望了望富田高庆,也不迟疑,快速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整个工程的经费,所需多少?”见两人的目的果然如此,忠右卫门也直来直去了。
“大约四十万……”二宫尊行显然已经准备了很久,立刻报出了这么一个数字。
整备利根川这样的大河,不是说只要修筑好堤坝就完事的。仅仅只是修筑堤坝的话,用不了那么多的劳役,也花不了那么多的钱。
既然是水利工程,那自然有配套的分流区、沟渠、水门、水车等设施。幕府花钱去整备利根川,不光是为了让他不泛滥,还是为了利用利根川的河水,灌溉两岸的无数田地,保障地方上面的生产和生活。
“……”忠右卫门不答。
四十万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上次的地震破坏的太严重,整个利根川水域,都需要整备,二宫尊行报出的这个价格,应该是实数。只是幕府一时间拨转不开这四十万两,要是到了年底,滨海关到是能解来不少钱。
可幕府上上下下,多少人盯着那几十万两,虽然钱没到,可保不齐去处都定好了。这儿也想要,哪儿也想要。还得预备个二三十万压箱底的钱,作为应急使用。
说句不好听的,哪天德川家定突然蹬腿了,难道借钱给咱便宜大哥办事吗?
保不齐这年头就有个三灾六难的,洋鬼子打来了,你总得给士兵们发上几两卖命钱,鼓舞一番士气吧。或者要是又发生了火灾,将军様播迁,一应生活用度,也得另行开支。处处都得有准备,之前井伊直弼当家,借了上千万的洋债,还未必够使。
“此数已不能再少了……”见忠右卫门沉吟不语,二宫尊行以为忠右卫门是嫌贵,小声的解释着。
“不不不。”忠右卫门示意他别急。
咱也没有嫌这个钱多,只是在想这个钱从哪里支。铁道上面的钱,得留着培训新选上来的旗本御家人。邮船通信上的钱,按照忠右卫门的吩咐,只要有就拿去购买蒸汽轮船。尽全力革新整个日本的航运业,淘汰旧有的帆船。
能支应的也就是兴业会社上的钱,可是这个钱也是都有用处。自从忠右卫门开了允许从三大会社挪借资金,补贴幕府运营的先例,幕府就老觉得三大会社是个进项。虽然因为忠右卫门坐镇,而没有扑上来吸血。可也一直盯着这一项上,有事就会来开口。
“新太郎,派个人去传岩崎!”忠右卫门朝外面喊了一声。
之前在招考之中,考中甲等第一名的岩崎弥太郎,被忠右卫门送入江户大学学习,并且还在兴业会社里面兼职。这位老兄的本事都是做生意上面,忠右卫门也是有心培养他的。
最近已经安排他过手部分会社的账目了,所以咱们只要直接把人叫来,就能知道兴业会社的账面上,还能支应多少钱。
“你二人所呈之事,我都已知晓。然则明日御前议事,未必能论及。且过二三日,你等回去拟个细细的条目,若有办法,我呈给上様。”忠右卫门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一切都仰仗殿下了!”听到能够上奏德川家定,二宫尊行松了一口气。
还是那句话,咱们的将军様,不管内里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在外面,那就是永远光辉,永远伟大,永远正确的伟人。老农民都知道,只要申诉状递到了将军様面前,那么就一定能够求得公道。
似这等治水大事,于国计民生有大用处,德川家定见了奏报,肯定会过问一二。到时候就算不是全修,也能先一段一段的,把地震破坏的水利设施给修复起来。
“你且同我说说你父亲金次郎,恢复乡村的事情。”忠右卫门感兴趣的主要还是这个。
“恩?家父的《日光雏形》和《报德记》均有记录,可一并呈给殿下。”二宫尊行也不清楚忠右卫门到底是想要了解什么。
“好极!”
原来二宫尊德还留下了著作啊,那感情好。忠右卫门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听二宫尊行讲述自己父亲的事迹。但是可以抽空看书,了解一下二宫尊德当年是怎么处置已陷破败的农村的。
第30章 天领内五年计划
转天御前会议,气氛就不是那么轻松了。大伙儿都知道清国又败了,简直离谱,一下子赔了数百万。不仅仅是赔钱、开口,连传教权都让了。
至此之后,不论是天主教、基督新教,还是东正教的传教人员,都允许自由进出清国传教。并且这些人都享有治外法权,不再受到清国司法机关的管辖。对于他们的传教行为,清朝廷还必须施以保护。
同咸丰皇帝一样,德川家定对于基督教这一系列的宗教,都持敌视和怀疑态度。这一类宗教一旦进入国内,就有可能动摇原本就不太稳定的封建统治。
加上日本本身还有过“天草四郎时贞之乱”,岛原上数万基督教起义军,打的幕府征讨军灰头土脸。更是让幕府对于基督教充满了戒备之心,对于国内的基督徒也是严厉镇压。
是以之前英法美荷等国,同幕府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时,幕府在传教自由这一条上面,始终没有松口。
不可否认的,传教士中确实有不少治病救人,或者是宽仁慈爱的好人。但是更多的传教士,是充当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先驱,在地方上面发展教徒,熟悉地理。一俟列强大兵来到,便主动同列强合作。
他们倒是传播了他们所信仰的上帝的福音,可是这种福音,对于被殖民被侵略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就未必了。
“《天津条约》各款,触目惊心。”松平齐民多少有些失态了。
“比之幕府往昔诸条,亦有胜之啊。”久世广周也没想到,清国这么快就兵败了。
昨天传到幕府的,还只是签订条约的消息。今儿传回来的,那就是全文详细内容了。上海的洋人报刊,已然全文刊印,广而告之。反正对他们而言,是他们获得了巨大的外交胜利,有什么不好大肆宣扬的。
“只恐洋人得陇望蜀,再回横滨。”胁坂安宅是外国奉行,他当然担心这种可能。
丧权辱国的条约要是签了,以后会怎么样不知道,反正现在的日子不会好过。名字落在条约上,将来必定是要上史书的,青史流芳还是遗臭万年,很难说。
如果有可能,胁坂安宅当然不想以老中·外国奉行的身份,去和外国人交涉,并且最终签订什么条约。
“忠右卫门。”德川家定昨天就知道这个事情了,所以省去了思索的部分,转头询问忠右卫门的想法。
“臣弟在。”
“怎么看?”
“或许洋人在清国,一时间须得增开十余口,难以顾及日本。”忠右卫门这话其实颇有些投降派的意思。
英法美俄等国在清国横行无忌,一下子又擭取了庞大的利益。整个清国沿海,几乎无处不开口,无处不通商。连海南岛和台湾岛都被划出通商口岸,长江内口,更是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