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节
左右的鸿池屋管理层、一门众也是感叹,大好机会给了你,你不中用啊!
“也罢,拾丸尚幼,总有机会的。”拾丸今年六岁,要是鸿池善明年能够有个儿子,这事就还有机会。
“是是是……”鸿池善心里甚至已经涌出了赶紧去分家抱一个儿子的心思。
日本的文化传统大伙儿都清楚的,只要封建宗法承认,确立了继承权,养子有时候比亲生儿子都要亲。很多后世里的日本大财阀,他们都不太乐意生儿子,而是希望生女儿。
因为儿子生出来养大,是好是孬,一锤子买卖。要是是个歪瓜裂枣,这偌大的财阀集团就得败亡。可要是女儿就没问题了,女婿可以从成千上万的精英当中选择。最后收为婿养子,把企业交给最厉害的那个女婿,整个家族和企业就能顺利传承。
所以历史上甚至出现明明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不传,只传给女婿的事情发生。后世里的日本数得上号的财阀大公司,基本上都已经不是旧有的男系血脉在主持了。但苗字还是那个苗字,家族延续的稳稳当当。
“此事不急,总是允你了。”忠右卫门笑了笑。
拔擢一个商人当诸侯大名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予他一二千石,拔为御小姓,乃至于侧用人,这在幕府的历史上并非孤例。
至于说什么政商勾结?此乃时代特色,不得不尝啊!
瞧完了棉花地,自然也是要瞧瞧纺织所的,全套英国设备,技术员也是英国雇来的。价码不低,效果也很好。起码前头忠右卫门检阅传习队的时候,他们穿着的军服不错。
法国人不是还在江户创办了技工学校嘛,鸿池家已经派了精干的人员去学习了。现在还需要英国的技术人员,等自己人培养出来,就能完全国营咯。
纺织印染设备,忠右卫门也命江户第一机械所开始仿制,第一机械所幕府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高岛秋帆都曾入厂工作过,此外还集合了萨摩和佐贺的不少人才。前头英国人逼签不平等条约之后,又派了数十名英国技术人员入驻,现在整体的实力非常不错。
起码奈良茂所使用的蒸汽缫丝机,已经完全实现了国产化。谁叫生丝那么赚钱,有钱赚,这商人的动力就非常强劲。
往往缫丝机才下线,就被奈良茂用船拉去了全国各地增开的缫丝厂。只愁设备少,设备越多,能够产出的生丝才越多不是。
能够国产缫丝机,这纺纱和织布机,想来也不会是什么难事。
第56章 禁中似有收养意
鸿池善急忙赶回家,也不知道是苦练床上骑术,还是去人家抱儿子去了。忠右卫门的大阪之行也基本结束,准备先坐车去京都,了解一下京都的近况,回头向德川家定汇报。
之前京都变乱,好几个街町被烧成了白地,禁中内里也受到了炮击。还把祐宫睦仁亲王给吓死了,这皇居的围墙和宫殿,自然得幕府掏点钱出来,增补修缮一番。
论理来说,幕府将军有拱卫京都之责的咯。
另外就是关于畿内尊攘分子的逮捕和处置,这是井伊直弼比较关心的问题。井伊直弼主张,只要基本确定是尊攘分子的,直接人道毁灭拉倒。这些人滋扰世情,甚至纵火焚烧京都。
将来保不齐敢于在江户纵火!此时不杀,更待何时?而且井伊直弼的论调很直白的,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现在那帮人有了炸弹,谁知道会不会来丢我?
忠右卫门的意见到是不太一样,横竖是要处置这帮人,那不如把人全家捆了,送去桦太种甜菜,或者是去勘察加种土豆和捕鲸。
杀了顶多就是一时痛快,让他们为幕府的发展和建设添砖加瓦多好啊。甜菜种出来可以制糖,树木砍伐了可以造纸,鲸油直接拿去出口,欧美列强各个都要。
整个桦太和勘察加都缺人,与其强行逼迫老百姓去,不如就把这些尊攘分子送去。他在桦太或者勘察加,想要玩什么尊攘,都随他玩咯。反正没有船的话,他们是不可能游过鄂霍次克海的吧。
甚至有可能离开了聚居地,他们就直接冻死在了荒原里咯。虾夷的鸿之舞金矿,最早不就是用流放犯去开采的嘛,结果寺泽新太郎回来禀报说根本就不需要多少监工。
完全不怕人犯跑了!
你有本事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穿越几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那我愿称你为天降猛男。更重要的是,上述这些地区,除了勘察加已经开始种植土豆,有了勉强自足的能力外。
桦太岛和虾夷北部,眼下都是仰赖船只输送粮食的。没有外面送进来的粮食,你就等着饿死吧。还跑?跑不了两天,你饿的眼睛发绿,自己就跑回来了。
这几个月井伊直弼外出巡视,幕阁中枢的很多事情,就都是大伙儿商量着来。所以冲田总司抓捕到的尊攘分子及其家属,基本最后都被判了流放三千里,一股脑儿的送去桦太地方开荒咯。
英国人对于朗格里租界的快速“繁荣”,非常的满意,在得知幕府准备在当地建设造纸厂和甜菜厂之后,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
一般而言,英国的对于殖民地的态度,更多的是掠夺,而非是建设。就算是建设,也主要是为了方便更好的掠夺。
所以说咯,如果有利可图的话,英国人是愿意建设的。只不过英国最先派出的是金矿勘探队伍,在朗格里建立租界之后,当地不是有渔猎迁徙的阿伊努人部落嘛。英国兵用便宜的小刀和斧头,从他们手里换到了砂金。
不用问,英国人如获至宝,要求幕府的通事翻译官,和阿伊努人了解,这个砂金的出产地。香港总督方面,也就是英国的远东实际管理人,立刻就选了十几个精干的人手,跟着阿伊努人去找金矿去了。
造纸厂和制糖厂的事情,从长计议咯。
管他呢,忠右卫门到是想眼红,可惜这个桦太岛北部是英国人的租界,为期九十九年,以后还能够续期。这玩意儿,幕府暂时是不可能和英国争夺的,别起这个心思了。
到了京都,德川庆保早已派了人马,恭候多时。把忠右卫门接到了二条御所之后,便行招待宴会。他这个京都守护干了好两年,一直没有回江户,同忠右卫门自然也是好些年未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地叙一叙交情。
忠右卫门没有多喝,只是和他了解京都最近的情势。禁中内里早就已经修缮一新了,这一点请忠右卫门完全放心。本身德川庆保和孝明天皇的关系就非常的不错,为自己好朋友修补房子,还有啥说得。
京都在之前变乱中被烧毁的街町,已经在三井家的支持之下,基本修复完毕了。三井也是幕府的一个重要白手套的嘛,眼下还是比较听幕府招呼的。
况且恢复京都,对三井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们家积极的很。据说因为这场大火,三井家还兼并了好些京都内的土地呢。
就和鸿池家这二百多年,兼并了几十万亩土地一样。这一逢上灾啊,老百姓就得卖地求活。他们这些豪商就趁机吃尽,三井家更是大手笔,整条街整条街的买,啧啧啧。
总之请江户方面放心好了,现在京都的市面已经恢复了往昔的模样,治安情况也大大好转。新选组一连抓了数千男女,就算是最跳的尊攘分子,也都夹起尾巴做好人了,怎么可能还出现治安问题呢。
“对了,还有一事。”德川庆保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恩?”忠右卫门看他的表情有些郑重,便也放下了酒杯。
“禁中似有流言!”
“如何!”
忠右卫门眼神一紧,毕竟岩仓具视已经被咱们给砍了,难道又有什么不怕死的货色,到孝明天皇耳边说三道四了?不应该啊,安政大狱这才过去几个月,朝廷公卿噤若寒蝉,这时候应该没有人敢出头啊。
结果德川庆保凑到忠右卫门的耳边,说了一个颇为隐秘的消息。此事尚且还未有公议,大多数公卿也不知晓。即使是德川庆保,也只是和孝明天皇闲聊时,无意间听到他多嘴说漏了这么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