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节
今儿早上登城的时候,惯来都是骑着大洋马出门的松平齐宣,这会子也只能坐轿了。在大阪休养了一年多,只是把命给救了回来,再想纵马驰骋,恐怕是悬了。
刚刚井伊直弼过来和忠右卫门,先挑明一个步兵奉行的职位问题。虽然大伙儿的关系都很好,私下里甚至以兄弟相称。可是这毕竟是在幕阁中枢,权力就这么大,你占了他就少了。
把步兵奉行的要职完全让给你,你肯定就得支持一下教育总监的工作了吧。政治嘛,往往就是在各方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加上教育总监的工作应该不是非常的艰难和繁忙,正好适合松平齐宣继续安养,把身子给养养好。
“好极!教育总监一职当设!”忠右卫门直接同意。
“那你之前允诺的足尾铜矿的拨款?”井伊直弼之前不在江户,小学教育的经费问题,他没有过手。
当时是以德川家定的内帑四十万作为基金,然后每年的滨海关关余视开支情况划拨,实在不足的,再由足尾铜矿转拨。
就是转移支付,大伙儿懂吧。足尾铜矿的盈利都是兴业会社的盈利,兴业会社作为幕府的垄断企业,说白了就是国有企业。会社的盈利上交到幕阁中央,再由幕阁转拨给教育部门,充作教育经费。
别小看了一年的教育经费拨款,几十万两总是要的,人员雇佣的费用,以及一顿免费午餐的费用,都得幕府开支。几十万的经费过手,还是从三个方向拨过来的经费,确实得好好地明确下来,免得将来扯皮。
“放心,必定解到,不到拿我是问!”忠右卫门答应的飞快。
本来这个事情就是咱们推动的,现在不得加把劲把事情干成啊。而且松平齐宣新任教育总监的话,身为兄弟,当然得拉一把,帮帮场子。
“如此便很好。”事情谈妥,井伊直弼微微点头。
别说什么国家的官职,在几个人之间私相授受什么的。这不是德川家定已经御准了嘛,细枝末节的,大伙儿做臣子的补充补充罢了。
三人既然说完了事情,便一道离开御殿,向外走去。幕府一般只有上午办公,下午是不干事的。今儿开大会,没有人管下面的武士,保不齐这会子人都跑完了。
“对了,教育总监的官厅,安置在哪里呢?”走到城下的路老长了,好两公里呢,忠右卫门反正无事。
“就在城内吧,表奥寻一处公厅。”松平齐宣以前甚至就在传习队的大营办公,只有轮值的时候登城署理事务。
“唔……”忠右卫门突然想到。
咱们作为江户大学校长,最近两年已经把教务工作,都交给了福泽谕吉。实际上只是挂着一个名头罢了,根本没有太多的空闲去学校处置事务了。原本咱们的公厅还设置在新建的江户大学内呢,现在也几乎用不上。
每天都是在三大会社和传习队军营两头跑,再挑着江户大学的校长一职,对于江户大学未来的发展,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
江户大学肯定需要一个能管事的,而且有本事的校长,才能够继续发展壮大,为幕府培养更多的人才。
松平齐宣不用说,他是个积极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虽然未必有什么太高的才能,可他起码愿意学不是。只不过就是脾气大,而且是很大,一般不太听人劝。也就少少的几个人,可以和他坐下来好声好气的说。
这样的一个人,以教育总监的身份担任江户大学的校长,似乎是一个好选择。起码他支持学习,同时有本事向幕府要资源要投入。加上他并不会嫉贤妒能,会把事务放给专家去做。
应该还真可以……
“要不就把官厅,设到江户大学里吧。”忠右卫门并非是恋栈权位的人。
都是为德川幕府培养人才嘛,现在咱们顾及不上江户大学的教学工作,那就让同样忠心于幕府的松平齐宣来干。虽然让出了校长的名头,可是这个位置本来也不可能占一辈子的。
“恩?你的意思是?”松平齐宣眼神微微闪过一丝惊讶。
毕竟江户大学几乎是忠右卫门从无到有,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而且它区别于其他的幕府机构,整个教职员体系,和幕府的官僚体系完全没有半毛钱关系。教职员要么是外国留洋回来的,要么就是直接聘请的西洋教员。
说江户大学是忠右卫门个人的私产,都不算是太夸张。只不过他挂靠在了幕府的名下,又承担了一部分幕府必须的教育工作罢了。就比如留洋前学习英语和法语什么的,或者考上了御家人,来进行一段时间的近代教育什么的。
让出校长一职,约等于是化私为公了啊。
“校长一职,便由教育总监兼任吧。”忠右卫门坦然道。
第76章 琉球乃是清藩属
指针拨回到1858年,罗什伯爵在从幕府这边接获《国是诏书》之后,便赶往上海。毕竟清朝廷还是没有让外国公使进入北京,得再被痛揍一回,才算是彻底低头。
自然的,英法等国的公使,肯定只能继续在上海租界内办公,同时从清国北方南撤的军队,也需要在租界内进行修整。起码要等到清朝廷完全履行了《天津条约》之后,他们才会撤返回国。
罗什伯爵紧赶慢赶的,来到上海。法国驻清国公使布尔布隆,刚准备带着《天津条约》的文本回国,经由法国议会和拿破仑三世批准之后,和清朝廷换约。
这也是为什么英法联军入侵清国持续了好几年,中间有一段时间没有干仗的原因。英法两国的公使回国提交条约去了,结果咸丰皇帝就没准备履约。等人家回来换约,直接就翻脸咯。
当然现在这一切还没有发生,罗什伯爵是驻日公使,没有命令不能回国的。所以他就让布尔布隆把德川幕府的《国是诏书》带回去,交给拿破仑三世签字批准认可。
顺道的,反正你也要开船回国了,咱们搂草打兔子,一把也是干,两把也是干,直接把琉球国打成法兰西的保护国算求。
正在兴头上的布尔布隆二话不说,立刻就答应了。他刚刚在清朝廷身上刷了一波功劳,反正也要开船回国的,半道上弄一下琉球,多添一份功劳也很好啊。
法国远征军都在布尔布隆的指挥下,有他的命令,二千法军立刻坐上了轮船,跟着回国的布尔布隆往琉球那霸港开去。
因为之前法国已经和琉球国签订了所谓的友好通商协定,那霸港对法国军队而言,就是自由来去的地方。港内也完全没有任何的武备,炮台什么的全然没有,连守备的军队都无有一人。
如此情况下,法军非常顺利的登陆那霸港。琉球王国的首都首里城,则还需要进入内陆十几公里才到。
虽然在港口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可是留驻港口的琉球官吏和岛津武士,也都飞奔往首里城,向琉球尚王以及岛津氏设置在琉球的奉行禀报此事。
琉球已经开国开港了,法国军舰可以在那霸港自由进出。除此之外,琉球还有什么值得法国人大动干戈,带着大兵和军舰来索要的呢?
正当首里城乱成一团时,法国人的使者也已经来到了首里王城。而且法国人的准备非常齐全,不论是汉语翻译,还是日语翻译,法国人都准备了。不怕你语言不通,听不懂法国人的话。
得了,这人都来了,肯定得见啊!
凭借毫无武备的琉球“军队”,或者编制三百人,实际上还不满编的岛津武士团,绝对不可能和占据那霸港的法国大军抗衡。你就是现在回岛津搬救兵也没用,法军不仅有步兵,还有六条战舰呢。
萨摩藩就一条大船可以和法国海军相抗衡,除非幕府的海军亲自下场,包括咸临丸、观光丸、春日丸、凤凰丸等诸多军舰齐至,否则还不够法国海军玩的。
不管了,一边向鹿儿岛求援,一边听听法国人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