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节
法国的使者顾思,以及神父南格禄拜见了琉球尚王。除要求严格执行之前法琉两国的友好通商协定之外,更需要琉球王国接受法兰西的“好意”。
之前那些修建教堂,派驻耶稣会传教士,开港通商,自由进出之类的东西,还流于纸面。现在不仅要立刻做到,还需要允许法国人在首里和那霸派驻军队,建设租界。
没错的,法国人准备把那霸直接化为法国的租界,和刚刚从清国强行开辟的台岛淡水、台南两地呼应,直通日本神户居留区。
光是听到租界,坐在宝座上的尚王就已经眉头直跳了。顾思还提出,法国派遣军官团,进入首里,协助尚王编练新式军队,充当首里王城的护卫部队。
话说得还怪好听,为了保证琉球王国的独立与自由,琉球王国需要一支足以自卫的军队,来保障首都和王室的安全。
可只要不要傻子,就能够明白,一旦法国人的军官团进驻首里王城,然后还编练亲法军队,占据首里的各种津要,那首里就不是尚家的首里了。以后首里就是法国人的首里,琉球的尚王那就是法国人保护下的傀儡,什么用处都没有咯。
对了,顾思这不是在和琉球协商,是在通知琉球!
懂吧,幕府好歹烂船还有三斤铁,起码编练了不少传习队新军,向外国购买了西式军舰。又在江户湾修建了非常严密的炮台防御工事。凭法国人在远东的实力,虽然可以打进江户,但要付出的代价不会小。
所以幕府才有和法国人坐下来谈的权力,可即便如此,最后法国人还是强行擭取了神户居留区,也可以到大阪去做生意。甚至垄断了日本西国的铁道规划,极大地扩充了在日影响力。
总之今日法国与琉球之事,只在允与不允之间!
你要同意了,那么就立刻签订条约,成为法兰西的保护国。你要是不同意,那么我法兰西的大兵,这就开拔,向首里进发。
不论是尚王还是岛津奉行,看到法国人咄咄逼人的姿态,都慌了。尚王一旁的大臣毛凤来见情势危急,立刻出列,向顾思回答。
琉球乃是大清藩属,藩臣无外交之礼,请先同天朝上邦交涉,一俟天命送达,下邦自当遵从听命。
恩?顾思和南格禄互视一眼,牵扯到清国的问题,就不是他们这样层级的人有资格做决定得了。于是在放了几句狠话之后,便转身回到那霸,向布尔布隆和罗什伯爵回禀。
布尔布隆和罗什伯爵听到琉球方面的回答之后,也是皱眉。原想着琉球离着日本这么近,应该是和日本有关系,结果到头来又是清国的藩属国。
不过清朝廷内忧外患的,肯定管不到琉球的事,直接和清朝廷招呼一声就是。
第77章 求告无门又无路
罗什伯爵和布尔布隆的想法非常简单,你既然说你是请朝廷的藩属国,没问题,那你也是一国。藩臣无外交?
你现在有了!
之前和我们签订《琉法通商条约》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你自己藩臣无外交?从你签订条约的那一刻起,你就算是融入世界帝国主义加资本主义的外交范畴了。
眼下不管你说啥,先把条约给我签了。我回头能不能让清朝廷承认,是我们法兰西的事情,和你琉球王国无关。
刚刚和清朝廷大战一场,胜利结束同咸丰皇帝以及恭亲王对线的法国,很清楚此时的满清根本无力顾及远在外洋的琉球王国。法国人只需要海军一横,清军就算百万,也上不了琉球的岸。就这一点,清朝廷还不如德川幕府呢。
起码不论是本位面,还是历史位面,德川幕府和后面的明治政府,一直在猛追世界海军发展的潮流。历史上再过几年,德川幕府都向美国人购买铁甲舰了。而清朝廷居然还在犹豫到底是添购新式西洋军舰,还是旧式的木质帆船。
有了布尔布隆和罗什伯爵两个人的支持,顾思再度前往首里王城,限期三日,要求琉球尚王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眼见得法国人气势汹汹,根本无法拖延,不论是岛上的琉球尚家,还是岛津氏的武士,都只有认命的份。
1858年十月下旬,法国逼迫琉球签订《首里条约》,擭取了那霸租界,以及法国在琉球群岛的各项权利。包括但不仅限于驻军、传教、警察、王室监护等,不一而足。
心下慌乱的琉球尚王,立刻派遣毛凤来去往清朝,向宗主国清朝廷求援。而岛津氏留守在首里的人马,也立刻派人回转鹿儿岛,向鹿儿岛告急。
其他的事情暂且按下,只说乘船去往福州的琉球大臣毛凤来在福州向清朝廷的地方官禀明法国逼签条约一事,清朝廷的官员一听事涉法国,唯恐避之而不及。
立刻推诿,要毛凤来去上海,拜见五口通商大臣,由专管对外交涉的专员来处置此事。毛凤来见满清官吏,上下畏洋如鬼,皆称同洋人交涉有如“事鬼”,心中便有了不好的预感。
清朝廷的官吏,不用似乎,就是不愿意和洋人发生关系,不愿意同洋人交涉。可如果清朝廷不同洋人交涉,那还有谁能够为琉球王国挽回国家呢?
心急如焚的毛凤来求告无门,只能期望此时的五口通商大臣有个人样,可以依仗。
幸好福州方面的满清官吏,希望赶紧把他这人给弄走,于是为他雇佣了一条美国商船,星夜兼程,送他北上上海,去拜见现任五口通商大臣。
谁?
何桂清!
何桂清(1816~1862),字丛山,号根云,云南昆明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之役中在常州弃城逃跑,最后被清廷在京师菜市口弃市问斩。
这里咱们不妨插一句嘴,清代的两江总督管理前明南直隶旧地,驻节南京。但是现在那地方叫天京,耶和华家老三洪秀全坐着呢。所以何桂清没有办法在南京办事,只能在两江署地另寻一处地方。
咸丰皇帝对于剿灭太平军极为重视,要求各路剿贼大臣,分守讯地。人在城在,城破人亡。比较典型的就是浙江巡抚王有龄,杭州城破之后自缢而死。还有安徽巡抚江忠源,庐州城破,投水而死。
没了南京的何桂清能够选择的讯地不多,扬州时而在太平军手里,时而又在清军手中,况且江北有和春,他不乐意去。苏州则有江苏巡抚驻防,上海有江海关和上海道。别看江海关只是个海关,可特娘的在满清的海关都是内务府的上三旗家奴出任。
你一个汉人的总督,不好意思,是比不过天子家奴的。去了上海保不齐是谁指挥谁呢,所以何桂清又要在江南指挥战事,又要不受辖制,那剩下的选择只有一个。
常州武进县。
所以一路赶到上海,毛凤来左右询问,五口通商大臣到底在哪儿,大伙儿便告诉他,何大人在常州城,你去寻他去吧。
去?怎么去?江南打成一团乱麻,江上全都是太平军和清军的船只。整个江南被打成了一团乱麻,别常州没到,就被抓了丁或者填了沟吧。
还是送他来上海的美国人好心,提醒了毛凤来一句。长江上面确实非常危险,可是再危险的地方,也有安全的小道。
英国人的轮船,只要挂着米字旗,就能够在长江上顺利通航,不受阻拦。清军和太平军都需要英国人的枪炮弹药,以及粮食补给。英国商人也非常乐意大发战争财,把各种各样的军需品卖给交战双方。
所以,你要是想要顺利且平安的赶到常州城,只能去坐英国人的轮船。反正何桂清守土有责,是不可能离开常州到上海来的,你自己选择吧。
那还能怎么选择,毛凤来只能去求英国公使普鲁斯,特使额尔金也要带着《天津条约》回国给女王陛下签字的,所以正准备出发。
原本正常来说,一个来路不明的人,是肯定见不到英国公使普鲁斯的。但是普鲁斯突然听到侍从说,来者自称琉球王国使臣,有十万火急的事务,请求拜见他。
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