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节
得知幕府通信使团赶到,李王那就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啊,因为朝鲜同日本一直是有贸易和交流的,所以大致上知道日本国内的情形。清楚日本已经被列强打开了国门,开始了变法,也知道日本和英国似乎有过合作,但更深的情形则不知晓。
毕竟忠右卫门继位的时候,也没通知李王啊!
要是通知了李王,那么李王肯定也会派通信使前来祝贺忠右卫门的。只不过当初没人提醒忠右卫门,同时接待朝鲜通信使团需要数十万两之巨,恐怕这也是没人告诉忠右卫门的原因之一。
闲话不提,通信使团升殿拜见李王之后,进行了简单的招待飨宴,然后就是单独的召对谈话。宗义和就像是木胎泥塑的菩萨往那里一坐,麦华陀到是会一点汉语,但是说不利索,所以便由比较熟悉汉文的福泽谕吉,同李王,以及李王身边的几位赵金大臣们谈话。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得知大鼻鞑子已经打到了土门江边上,并且同清国划定了疆界,朝鲜正处于大鼻鞑子的兵锋之下后,李王君臣皆是大惊。
大鼻鞑子何等样人,赤发厉鬼一般的人物,如何对敌?
天朝上邦的带清已经说了,这事是朝鲜自己的国事,由朝鲜自己内部解决,带清也管不了。而大鼻鞑子已经杀到,请幕府通信使快教教我吧。
福泽谕吉便把自己的设想说出了一半,表示英国对朝鲜并没有什么土地要求,只需要租借巨文岛即可。朝鲜可以先和英国签订开国条约,到时如果俄国人打过来,英国就将立刻出兵,保卫李王的统治。
德川幕府愿意居中作保,保证英国人的诚意。
虽然德川幕府在李朝,属实也没多少的诚信,但是毕竟理论上德川家对李王有大恩。谁叫德川家康消灭了丰臣家,还杀了丰臣秀赖呢。光是这一点,就在李王这边大大的加分。
丰臣秀吉其人在李朝这边是大贼,而且是那种不可饶恕的犯陵大贼,李朝君臣都有义务去杀了他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算是为李王君臣报仇了,李王自当感谢。
总之今儿英国的使者也在这里,麦华陀会一点汉文的,可以直接写一点简单的语句。他也表示福泽谕吉说得是事实,英国对朝鲜暂无领土要求,只是希望租借巨文岛,以遏制沙俄的发展罢了。
一俟将来太平,便将归还巨文岛!
而且英国还愿意给予李朝一定数量的贷款,协助李王建立新式陆军,用以抵御咄咄逼人的沙俄势力。
如此大事,李王当然不可能立刻就下决定,他在听取了使团的建议之后,复又召集自己的大臣们进行会商。
江户这边,忠右卫门也召见哈什科维奇。作为当事国之一,你小子能够跑了?对马岛的事情,可不是区区两万五千磅就能够打发的,想要对日和平,签署放弃对朝鲜一切索求的条约,那是必须的。
第159章 威胁沙俄勿狂躁
哈什科维奇心中凛然,他不能理解,德川幕府是怎么一个批样,明明有远东第一的舰队,还有数万精锐的常备军。就这条件,放到欧洲,不说比肩英法吧,肯定比葡萄牙、比利时、丹麦之流要强吧。
普鲁士的那些小邦国,除了巴伐利亚,哪个能和幕府硬掰手腕的?
这么大一个国家,居然放着近在眼前的朝鲜不吃,上赶着去帮英国人吃朝鲜,堵截俄国南下。不是有病啊,是有大病啊。
什么狗屁的新不列颠岛,那地方人迹罕至,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全岛有没有二十万人还是个未知数。德川幕府就是有失心疯,要距离自己国土不知几千上万公里的破岛和东新几内亚,而舍弃近在咫尺的朝鲜。
原本还想着借此破坏一下英日之间的友谊,然后使得俄国在远东的压力减小。现在一看,不仅没有减小,反而大大增加了啊。
忠右卫门说得很清楚,是俄国人出兵攻打对马岛在先,已经视同向德川幕府宣战了。如果哈什科维奇不愿意签署有附带条件的和平条约,那么反正已经要夏天了,幕府和英国有的是数万大军,精锐舰艇,杀向尼古拉耶夫斯克。
幕府现在攻打俄国,那是天经地义的,全世界的国家,都说不出一个不好来。尤其是英法两国,早就已经站到了幕府这边。
美国有求于幕府,顶多也就是一个中立。至于其他欧洲大国,难不成普鲁士的俾斯麦宰相还能调遣数万大军,驰援尼古拉耶夫斯克不成?
奥斯曼土耳其巴不得你俄国死一死呢!
所以你到底愿不愿意和德川幕府和睦?
不和睦我可就要举着带英爸爸的旗帜来干你了啊,说干就干的那种。嘿,这感觉倍爽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居然也有咱们当面威胁人的一天。
哈什科维奇来前还想的挺美,觉得自己做事十分敞亮,既答应道歉,又愿意赔钱的。这德川幕府不说感恩戴德吧,起码也要怀着几缕崇敬的心情,愉快的接受伟大的沙皇陛下亚历山大二世的友谊。
剧本不对啊!
只得先推脱说要考虑一番,然后就在忠右卫门审视的目光下,好似“落荒而逃”一般,奔回了鹿鸣馆。
等人一走,英国公使巴夏礼紧接着就出现在了忠右卫门的公厅。在这件事情上,英日都有利益在,忠右卫门冲杀在前,到也不算是被带英当枪使。
巴夏礼见忠右卫门和哈什科维奇的交涉十分妥帖,心下对忠右卫门不由得又添了几分尊敬。以前都是从别人那里听到忠右卫门的事迹,现在他担任了驻日公使,和忠右卫门颇有两分交往之后,才觉得所言非虚。
现在朝鲜也交涉了,俄国也恐吓了,就看他们怎么决定吧。
李王从本心上而言,是不希望自己的国内发生任何改变的,丰壤赵氏和安东金氏全族暴毙除外。但是现在英国人陈兵江华和巨文岛,俄国人则已经打到了土门江边,日本人帮着英国人不断地说合。
真是李朝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啊!
唯一令李王觉得情况还不算太糟糕的是,外国只要求开国通商,而且不是全面开国,就开济物浦(仁川)或者富山浦(釜山)即可。然后就是把巨文岛租借给英国人,为此英国人还愿意出五千英镑呢。
就事实而言,其实好像对朝鲜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本身富山浦就是和日本常年做贸易的地方,甚至还建设有倭馆,日常上千日本人居住。
现在就算富山浦开港,和以前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无非就是再弄个什么英馆法馆,然后做点生意罢了。
租借巨文岛这个事情……
主要也就是这个事情,毕竟说得好听租借,说得难听一点,基本就等于是丧土失地了。别看李朝小归小,他的咸境道那可全都是一寸一寸,花了上百年蚕食来的。这开疆拓土的心思,贯穿始终呢。
也就是最近几十年,李朝基本熄了心思,开始放弃反清复明,尊周正朔。当然这也和朝鲜李朝的国力飞速下降有关。
在我这任上开了国,恐怕要成罪人了啊。
李王这么想,下面的人可不这么想。先领议政赵寅永之子赵秉夔,以及先领议政金祖淳之子金左根,正在展开激烈的争夺。
赵秉夔依托神贞王后这一定海神针,不断攻击金左根,并试图以洋扰问题,迫使金左根交出兵权,进行抗争。
至于是不是真的要抗争,咱们见仁见智。
而金左根自己心里很清楚,李氏王朝走到如今,已经算是到了末期,财政几乎崩溃。如果不能够掌握兵权,只去掌握虚有其表的财权,那么安东金氏的势道政治,很快就会瓦解。
除了面对外来的挑战,安东金氏的内部也不稳固。哲宗大王正妃哲仁王后并非金左根之女,乃是金汶根之女。不必说,金汶根自然觊觎整个朝鲜的大权,试图将金左根打倒,自己以朝鲜王朝国舅(朝鲜王岳父称国舅)的身份执掌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