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江户旅人> 第79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5节

但所有诸侯知行中五万石以下的,一万石置换六百两。实在是担心那些只有一万石或者两万石的诸侯,因为花钱花惯了,一点点钱不够花,最后明明是华族,却丢人现眼。
他自己丢人现眼也就算了,丢了华族的份,便是大事!
别忠右卫门废藩置县轰轰烈烈,干了一场漂亮事,转头就传出诸侯贫穷落魄,靠典当或者售卖祖产为生。
搞得好像忠右卫门让他们都成了破落户,十分的薄情寡恩。这对于构建忠右卫门是日本人民的小爸爸的形象,是不利的,是有碍的。
除开年金这个雷打不动,按照知行给予的现金之外,充任贵族院议员,还可以有一笔不菲的年俸,这就属于“职俸”,是幕府一以贯之的政策。
最后的最后,有些诸侯除了担任贵族院议员,还能够再兼任其他的职司,那么就能够再多一份职俸。总之幕府会尽量保全诸侯们的体面,以换取他们尽速接受撤藩,交出城池和户籍。
年金的问题解决了,剩下就是武士安置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也是先定一个大基调,就是你们诸侯直接把包袱甩给幕府就得了。只要是在1863年10月之前在籍的武士,全部留用,一个都不遣散。原本的俸禄是多少,之后还是多少。
有这么一个大基调定下,四方便不至于发生什么动乱了。毕竟六十万拿刀的要是跳起来,就算是忠右卫门有新军传习队也难以迅速镇压啊。
听在诸侯的耳中,约等于幕府直接把自己麾下的家臣给收编了。以后忠右卫门真的就是武家栋梁咯,所有的武家都成了忠右卫门的直臣。
直臣六十万,旷古未有啊!
基调说完,就是细则。在诸藩撤藩之后,以前怎么治理的,还是怎么治理。以前的诸藩官吏,还是担任官吏,地方的统治不能够瘫痪。没有登城奉公的武士,则原地待命,俸禄幕府照旧发给你,先把你养活了。
如此行事,诸藩上层原本执政的武士,就不会乱了。毕竟以前和现在一模一样,藩政还是我在管,不就是换个上司嘛。上司还是德川忠正呢,横竖没啥大差别。
大约这一项,可以安置五万人左右的武士。以后他们就算是转身成为普通官僚和一般的公务人员了,很自然的承接。
剩下的,就和之前岛津定义预料的差不多。起码十五万人安置到全国的铁道上,家禄高的就做售票员,家禄低的就做铲煤工、扳道工。幕府可只负责安置你一个工作,没说过让你能够天天一张报纸一杯茶,潇洒终日的。
全国的小学和派出所,也都需要建设扩张开来,诸藩原有的藩校和乡校什么的,都可以利用起来,充作校舍。
托当年松平齐宣坚定规划的福,为国家设立了教育基金,还每年专项拨款。全国雇佣个四五万小学教师,轻轻松松。
派出所又可以安置个五万人甚至七八万人,虽然用的都是旧人,可好歹在形式上,让幕府的势力深入了乡村,为将来“地租改正”打预备。而且忠右卫门也不可能原地安置,起码你得跨郡安置,就算将来还是能够形成地方关系网,起码得多花好几年吧。
好几年之后,全国邮政就开始设置了。幕府就又收编好几万人来做邮递员,同你进行互相监督,为幕府多加一支眼。
总而言之,幕府肯定会想办法安置武士们的,就算今天不安置你,你那份俸禄也绝对不会少了你的。
而且先用几年时间,慢慢的安置这几十万也差不多了,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他们自己都不急着安置。有些武士今年五岁,你让他去干嘛?有些武士五十多了,老的牙都掉了一半,膝下就一个八岁的女儿,等着过继儿子呢,能干什么差事?
幕府前前后后,所有的关节都已经打算明白了,那诸侯们还说什么废话?
翼赞!
都这个点了,你要是还不翼赞,那你就是睁眼瞎,等着死吧弟弟。
于是“撤藩令”正式在全国发布,所有的诸侯一致同意。英国《泰晤士报》随即报道,日本王国上千年的封建制度,一朝废除!
第62章 豪商亦可登华族
利用江户本城本丸和二之丸的巨大空地,所修筑出来的御宫,在春日的阳光照耀下,无处不散发着她的美轮美奂。
作为仿照法国凡尔赛宫修筑的江户御宫(实际情况可参照赤坂离宫,约1.5万平的法式宫殿),历时三年有余,耗资几乎百万,大大超出当年忠右卫门给出的预算。但终究将来要作为日本国王的居所,所以幕阁一再追加预算,这才使得他顺利完工。
如今,江户御宫将作为举办德川忠正陛下登基大典的场所。
已经华丽转身为华族的幕府大身旗本和天下诸侯,如今纷纷立于阶下,各国公使礼服在身,一道前来参加大典。
会场上还有几个原本众人意想不到的角色,比如恭恭敬敬的以侯爵的身份,出现在队伍中的九条尚忠。
担任了奉祀官署的会计头,九条尚忠和九条幸经突然就感觉到了某种不可思议的权力。七月份幕府解交奉祀官署十万两,十二月份又解交奉祀官署十万两。
然则事实上,原本的公卿朝廷并没有任何增加的开支,旧有的一切财产都予以保留。幕府给予的现金,还使得奉祀官署省去了出售大米的麻烦,直接可以花钱。
父子两人这便意识到,以前朝廷的关白还要在几家人当中,竞争上岗。现在实际掌握奉祀官署大权的会计头,已经是他们九条家世袭的职位了。
再者黄金二十万两就在他们手中,由其调拨支配,那种不可思议,却又美妙无比的感觉,萦绕着他们啊。
原本对于幕府还颇有微词的九条父子,有时感觉自己左大臣没得干了,干干会计头也挺不错的。
未曾想,今年元月,幕府撤藩之后,颁布了“华族令”。除了诸侯和大身旗本摇身一变成为华族外,在京都的九条尚忠也被赐封为侯爵,享受黄金三千两的年金,被邀请参加德川忠正陛下的登基典礼。
好家伙,自己本身享受三千两的五摄家知行,还有五千两的会计头职俸,现在再加三千两的侯爵年金,一万一千两的年收入,实属人上人上人。
九条尚忠还专门禀报了一番奉祀官统仁,这毕竟是自己的上司之一嘛。统仁因为见着三条实美、西园寺公望和岩仓具定被拉出殿外斩首的场景,还处于惶恐之中,并不敢发表什么反对的意见。
至于其他的公卿,或者说从祀官,为了拿钱的时候不被刁难,不知不觉的就开始流露出对九条尚忠的讨好。
一开始那种讨好,可能只是大伙儿和你勤问好,朝你多点头。慢慢的就变成事事都是你坐首座,人人都问你意见。这种情况的演变非常快,往往要不了很长时间的。
权力的美妙就在于此,三个月就能够改变许多东西。
于是九条尚忠就施施然的以侯爵的身份,出现在了会场之中。左右华族倒也没觉得有什么过于不妥的,毕竟九条家那是出关白的,一般人思想还没转变过来,觉得关白家和自己并列,没啥不对劲。
甚至十余位公爵,还心下窃喜呢。以后我比关白家还高一等,啧啧啧……
但九条尚忠还可接受的话,有三位出现在现场的男爵,就令人非常的惊讶了。甚至还令一些华族感觉到不满。
这三位男爵叫奈良茂、鸿池善和住友吉!
在第一批华族赐封之后,幕府还有第二批小范围的特授华族。包括九条尚忠也是第二批特授的,并不是以原先知行给与爵位的。
第二批的名单之中,就包括这三位紧跟幕府脚步的幕府股友大豪商。为了保证物议能平,忠右卫门还提前赐封了三人五千石的俸禄,都成为大身旗本的第二天,才赐封为男爵。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