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0节

看到这一幕,赵金麦想起了什么,拍手笑道:“我知道,这是非牛顿流体。”
“没错。”
李逸点了点头:“最简单,容易制作的非牛顿流体,就是用玉米淀粉加水做出来的。
玉米淀粉也是生粉的一种,但它的吸水性比土豆淀粉更差,所以做出来的非牛顿流体效果最好。
但如果用红薯淀粉做,就达不到这么好的非牛顿流体效果,因为红薯淀粉的吸水性比较强,整体质感会比较稀,没有玉米淀粉效果那么好。”
赵金麦听得两眼发直,口中惊叹:“感觉好复杂,没想到淀粉居然都有这么多差别。”
直播间里,观众和她的反应大差不差,都在惊叹。
“学到了,原来生粉和淀粉不是一回事啊!”
“这真是专业厨师才懂的技巧了,不会做饭的人听得头都大了。”
“但凡是会做饭的,应该都知道吧?”
“我会做饭,但我真不知道,我以为生粉和淀粉没区别,不管勾芡还是挂糊,拿起来就用。”
“怪不得我上次在家作非牛顿流体没成功,原来是用的淀粉不对。”
“听说非牛顿流体能防弹,是不是真的?”
镜头前,李逸在调好生粉后,就抓起一把,放进了腌好的肉片碗里,又倒了些油,翻拌了起来。
很快,他就在里脊肉片上挂上了一层薄薄的糊。
拿起一片肉片,观察了下上面酸奶状的薄糊,李逸满意的放了回去,就动手准备兑料汁了。
“你想吃哪种锅包肉?”
李逸冲赵金麦问了句。
刘艺菲在一旁听得好奇:“锅包肉还有别的种类吗?”
“有的。”
赵金麦点头说道:“东北的锅包肉有两种,一种是老式锅包肉,是糖醋口味的,主要是黑省那边在吃。
我老家是辽省的,小时候都吃酸甜口味的锅包肉,是用番茄酱做的,现在还有的餐馆用橙汁。
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吃酸甜口的锅包肉,但用番茄酱做的我还能接受,用橙汁做的我就吃不惯了。”
“没错。”
李逸点了点头:“锅包肉的原名是叫锅爆肉,是光绪年间哈尔滨道台府厨师郑兴文,为了接待喜欢酸甜口味的鹅国外宾,用焦烧肉条的做法改的。
他用糖醋汁勾芡烹汁,做出来的锅爆肉是黄白色的,也就是现在的老式锅包肉。
你家那里用番茄酱做的红锅包肉,是经过二次改良的。
是因为当年在奉天府开会,郑兴文师傅为了照顾会议客人的需要,把锅包肉欧化了一点儿,把锅包肉的烹汁改成了溜汁,也叫卧汁,里面加了番茄酱,所以肉就变成红色的了。
从那之后,辽省的厨师都会做两种锅包肉,但其他城市的锅包肉,就都是老式的做法。”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才笑着补充了句:“除了这两种之外,蒙省赤峰那边,还有一种酱油咸口的锅包肉,你肯定没吃过。”
“啊?”
赵金麦懵了:“锅包肉放酱油?那得是啥味儿啊?”
“改良味儿啊!”
李逸笑着打趣:“你老家的番茄酱酸甜口,不也是改良版的么?”
“呃……也是。”
赵金麦没话说了:“但酸甜和糖醋也差不多,放酱油真的接受不了,我宁愿吃橙汁做的。”
第332章 锅包肉是我应得的!
在问过赵金麦的口味后,李逸就开始调汁了。
卧汁锅包肉的番茄汁,主料就是番茄酱,白糖和白醋。
先起锅烧油,等油热的功夫,李逸就拿了个小碗来,舀了半勺番茄酱,半勺白糖。
看着李逸毫不留情的舀起半勺冒尖的白糖,扣进碗里,刘艺菲瞪大了眼睛:“要放这么多糖?”
“就得放这么多。”
赵金麦咽了口口水,兴奋的帮李逸解释:“这道菜是酸甜味的,糖不够不好吃。”
见她口水泛滥,刘艺菲被逗乐了,打趣:“你可别被口水呛到了。”
“嘿嘿!”
赵金麦笑了声,伸手搂着她的胳膊,一脸期待的看着李逸的动作,感慨:“我都好久没吃过老家口味的锅包肉了。”
灶台前,李逸又往碗里加了小半勺的九度白醋,添了点水,迅速搅拌均匀,料汁就调好了。
这种新式锅包肉和老式锅包肉的唯一区别,就在于这碗料汁了。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