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节
如果他们自己也能生产出这样的电器,就好了。
许秀芳的心里,不可抑制的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来,但是很快的,又被她强行压下来。
不急。
慢慢来。
许秀芳告诉自己,不断的告诫自己,才将自己一颗翻滚的心,给渐渐抚平下来。
但许秀芳不知道的是,这一次的见闻,也深深的影响了她,让她的思维不再局限于面前的方寸之地,而是做什么重大的决策,都会想的更多,更远……
……
整个广交会的展馆,其实很大,又分成了很多个区域,且各种产品琳琅满目,一趟看下来花费的时间也不少,许秀芳带着崔晨三人,在开展的时间,返回了自己的展位。
谢溧明显的察觉到她情绪的低落,轻声问:“怎么了?”
许秀芳朝他露出一丝笑:“没有事情呢。”
谢溧略微皱眉,视线落向唐丽华三人,“是他们给你造成麻烦了吗?”
许秀芳摇头:“没有。”
谢溧:“那……”
许秀芳轻笑:“等回去再跟你说,咱们专心准备我们的茶叶。”
因为许秀芳与谢溧两个人,暂时可以忙过来,谢溧就让崔晨、萧金虎、唐丽华帮农研院的人一起忙活。
唐丽华听说不用自己泡茶伺候人了,自然也十分开心,就跑到杨红梅的身边,忙前忙后,十分热心,很明显的,能看出来她想讨好、巴结杨红梅的意思。
至于这个,只要唐丽华是认真做事情,没有惹麻烦,许秀芳就不管她。
……
展会正式开馆后,很快就热闹起来,农研院的展位附近,也来了很多的人,有几个与杨红梅应该是熟识的人,迅速就签订了订单。
许秀芳与谢溧的茶叶,摆放着,依旧无人问津。
杨红梅拿下订单,很开心,转而跟许秀芳道:“你们别着急,刚才的这位是马来人,每年都要跟咱们农研院订一批货物的,他们也能说咱们的普通话,所以跟我们没有沟通障碍。”
许秀芳笑道:“我就觉得奇怪呢,看他们的长相,应该也是亚洲人,说话也是咱们的普通话,我还以为他们是首都来的。”
不过一想,首都来的,应该也不可能跑到农研院的展位来订货,想要什么,直接跟农研院定就行了,不必要多走一道程序。
杨红梅道:“像那边过来的商人还是很多的,除了马来人,还有新加坡等等几个国家,他们那边占据着海上的交通要道,不少人跑船,将东西天南海北的运送,都赚了不少钱。”
许秀芳、谢溧都听得十分认真,这也算是一种见识了。
杨红梅只说了两句,马上就又有忙活的了,面前来了两个西方面孔,带着随行的的翻译,那翻译应该也不是本国人,是外国人。
一行三人,看上了农研院的一款产品,要跟杨红梅商讨出一个合适的价格来,这时,杨红梅就带上了自己的翻译。
许秀芳与谢溧看着一幕,听着那几个西方人嘴里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大串听不懂的言语,而双方全程的交流,都只能靠两个翻译,那一刻,许秀芳忽然就有了一个想法:“阿溧,如果有机会,咱们也多学一门语言吧。”
谢溧:“好。”
就在这时,一位黑发的老年男子,忽然走到许秀芳与谢溧的茶叶面前,指着茶叶,说了一句话。
两人没听懂。
那位老年男子,立马招手,让身后的一个年轻人上前,年轻翻译马上道:“你的这种茶叶,可以试试味道吗?”
许秀芳赶紧道:“当然可以。”
她很快就准备起来。
谢溧帮着一起招呼,很快的,茶水就泡好了,那位老年男子闻到味道,已经眼前一亮了。
接着。
在他喝茶时,许秀芳就跟翻译多聊了几句,问清楚这个客人的信息,才知道原来这位是一位新加坡人,不过并不会普通话,这次过来展销会,主要是购买一些华国的农产品,茶叶也是其中之一。
而这位新加坡商人姓马,他主要的客户群体,是一些在西方的华侨、华裔……
每年的华国广交会,就是他最重要的进货渠道,他每年春秋两季的展销会,他都要过来。
等他喝完茶,年轻翻译就问:“马先生,你觉得这茶叶怎样?要不要定下来?”
那茶香味,他在旁边闻着,都能感觉到,甚至他都有点想尝一尝了,可惜这位马先生比较严肃,马先生没有吩咐下来,翻译员是不敢乱动的。
听到自己的翻译询问后,马先生抬起头,看着许秀芳与谢溧,笑着问:“这个茶叶,非常不错,那能将另外一个茶叶,也给我试试吗?”
翻译员很快就翻译出来。
许秀芳与谢溧已经打算好了,等他喝完野茶后,也让对方尝尝苦茶,因此,一听说对方要品尝,就很快泡了一壶新的。
马先生喝完了苦茶,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眼里的光,还是骤然亮了一下,只是,他突然又皱起眉头。
许秀芳与谢溧,都有点摸不准头脑。
许秀芳主动问:“马先生,是觉得哪里有什么问题呢?”
马先生指着开水壶,道:“这水不行。”
听了翻译的话,许秀芳笑道:“您可以试着买一点回去,用更好的山泉水来泡,这样出来的茶汤,效果更好。”
马先生听闻了后,就笑道:“确实可以试试。”